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骑虎难下的左轮君 2020-06-08 09:56:45

6月6日是对北京的朋友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北京市消费卷隆重登场。作为一个自诩要消费降级的人,10点一到我就在两个平台分别领了60和30的消费卷大礼包,而且周末这两天我就已经花掉了2张10块的了。

看来消费卷真的很有刺激作用,等到我想起来提示家里人一起领的时候,发现居然已经都领完了。说明大家的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让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又充满了信心。

另一件大事就是北京官方媒体——北京日报,发布了一篇非常重磅的文章,叫《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内容不用我多说,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啥意思了。

作为一个整天写各种报告的金融民工,我对某些说法还是要有一些必要的敏感性。现在正是地摊经济大热的时候,也是全国各地非常给力推进的时候,目前已经有20多个地方出台了关于地摊经济的相关文件、政策了,北京官媒这个时候发布这个文章显然是非常有深意的。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比较常见的说法,比如说“地摊热下的冷思考”“如何应对地摊给地方治理带来的难点”等等,都是很好理解的,毕竟不能一放就乱嘛。稍微冷静冷静,把握把握方向和度,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北京这边直接越过了“冷静思考”这个环节,一上来就泼一发冷水,这还是有点在意料之外的。不过,要是梳理一下北京这10年以来的政策脉络,仔细想想,北京这次的说法不仅是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

1.大家还记不记得“以房管人”“以业控人”?

“以房管人”“以业控人”。这两句话出处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2010年,也就是10年前,我就知道这是北京市人口调控以及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则。

不过当年并没有接触很多的政策解读,也不是很明白这其中“已经非常明显的意思”。只知道这两个原则是指导着当时非常热的,现在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限购政策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稳定房价之前,为了调控北京市的人口规模,限购这项措施就已经有了。

所谓“以业控人”“以房管人”,其核心是围绕户籍和房产两项手段,以限制落户指标、限购、打击群租房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容纳流动人口无序增长的空间。所以在“以业控人”核心思路的指导下,地摊本身就不可能在北京再落地生根。

在买房子之前,我过去租过的房子也不算少了。我第一次租房子是住在劲松的小区,当年一到夜里,天桥也好、散步的街道也罢,特别是临近潘家园旧货市场那里,到处都是地摊。甚至偶尔,马路上还会来一个马拉车,上面卖着各种水果。小区里偶尔也会出现卖早餐和饺子的流动小摊。

不过那几年,真的就是街上的小商小贩最后活跃的几年,之后基本也就都消失了,或者非常少见了。因为“以业控人”在原先的基础上又一次升级了,并且北京是出了大招了,那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如果说“以房管人”“以业控人”是10年前的说法,那5年以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可就是10年前政策的升级版。不少应届毕业生在这一年真的吃了大亏,所以对这一年印象特别深刻。

因为2015年一开年,北京非常突然地就宣布了新的应届生落户政策,也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24、27、35这三个本科、硕士、博士落户必须要满足的年龄门槛,没有留一点点缓冲的余地。很多工作以后再深造或者当年高考复读的同学,以期再冲击一次北京户口,被这个政策彻底拦在了门外。

2015年同样也是打击群租房真刀真枪的一年,还是北京市“曾经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正式外迁的一年。后续几年,阜成门小商品批发市场、大红门市场陆续都关闭并迁移到其他地方。

除了这些,北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显然,地摊也是“非首都功能”之一,而且是重点治理的地方,那么北京“不欢迎”地摊就非常合理了。

这几年北京直接针对治理地摊做的事情太多了。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2017年开始集中治理“穿墙打洞”(其实2015年就开始了)。所谓“穿墙打洞”,就是许多小区里面的1楼业主,将外围墙拆掉,用来出租做商铺,常见的比如理发店、杂货铺、奶茶店等等。在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下,1楼全部被重新装上了围墙和防盗网,小区里面小商贩的数量大幅度的减少了。一楼的房价也下来了许多。

上面这是“堵”的措施,另一个方面是“疏”。把这些不让摆摊的小商贩,引导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原来的秀水街,改建成了新秀大楼让商家入驻。还有原来的雅宝路,改建成了雅宝国际商城让商家入驻。还有许多原本地摊卖菜、卖日用品的,统一入驻到小区里的菜市场。这一堵加一疏,效果其实很明显,经历过这段时间改变的朋友都看得到。

所以,真的引进地摊,让上面这些努力都“倒退”吗?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3.用市场化手段办事的逻辑

从北京的暂住证升级到居住证(居住卡)开始,北京对于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手段其实是越来越松的。以前租房办暂住证,还需要房东出面陪同到派出所办。但是现在办暂住证只需要租房合同、网上就能打印的社保证明以及房产证复印件(正规租房合同就有),很简单就能办理了。

但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力度,大家也能切实感受到比以往大了很多。为什么?因为疏解非首都功能,不再是行政手段,而是更多地融在无形的市场化手段里,融在每天的生活里。

当吃穿住行,每一样生活成本都上涨,而工资涨不动的时候,大家敢来北京吗?20年前,北京周边省市,甚至更远一点的地方,怀着梦想来北京的绝不是少数。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姐姐告诉我,她当年(2005年)身上就带了200块钱和一些行李,别的什么都没有也没有熟人,就一个人来北京闯荡。现在听到这话就和做梦没什么区别。

现在来北京,首先住在哪里就是一个大问题。群租房已经被严厉打击了,高昂的房租面前,不是谁都像大学生一样可以每个月花几百块钱住在宿舍里。如果住的元,每天交通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路上更长的时间将严重影响休息。伙食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之前很多人可以带着一腔热血来北京,但是现在连高校毕业生都在“逃离北上广”,这就是市场化手段的威力,也是市场化手段的逻辑。

所以地摊经济,还是不可能挑战以市场化手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这本就无需多言。

0 阅读:10

骑虎难下的左轮君

简介:红罐盐灸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