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族,在今天并不是个新鲜词汇。因为常常和商业利益挂钩,加上某些大粉丝的疯狂举动,一度被贴上了不太好的标签。
但是西汉初年,也有这么一位疯狂追逐偶像的粉丝,他通过追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这位粉丝,就是西汉名臣——魏勃。

魏勃出生于齐国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曾在秦宫中担任宫廷乐师。
一般像这种艺术家庭出身的孩子,往往会子承父业,但是魏勃不按常理出牌,他凭借寒窗苦读,修得了一身学识。
只是在还没有科举考试的汉朝,魏勃的前途却并不光明。
魏勃没有灰心,他以齐国的宰相——曹参为偶像,做梦都想见曹参一面,向他学习经世济民的学问。
如果能在曹参手下求个一官半职,那当然是全天下第一美事了!
只是日理万机的曹参那么高的地位,哪里是平民百姓想见就能见的?
魏勃左思右想,想出这样一条妙计:扫地。
每天夜半时分,魏勃会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跑到一个人的家门口去扫地。
等到这个人早上起来时,家门口往往已经一尘不染了。
这个人是曹参吗?非也。这个人是曹参的一位贴身侍从。
无功不受禄,侍从没想到凭自己的地位,居然会有人来为自家义务劳动,很是纳闷。
一次刻意早起捉到魏勃后,侍从好奇地问魏勃几个意思,为啥这么好心?
魏勃非常真诚地回答:“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特别崇拜曹丞相,想见他老人家一面。”
侍从被魏勃的诚意给打动了,便带他去拜见了曹参。
曹参听说这个小老弟为了见自己一面如此不辞辛苦,本已十分感动,加上魏勃本身的才华也十分出众,干脆让魏勃也跟在自己身边做了侍从。
这就是“扫门求见”这一典故的由来。
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跟定曹老板后,魏勃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积极干活儿,用心表现,时不时地还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次,他给曹参驾车时,随口对一件事情发表了意见,让曹参大为赞赏,随后曹参将他推荐给了齐王刘肥。
曹参推荐的人,那还能有问题?!随后,曹参被齐王封为内史,开始在朝政治理上大放异彩。
刘肥死后,他的儿子刘襄继位,成为齐哀王。
魏勃因为能力特别强,颇得刘襄的欣赏,被封为中尉。虽然不是丞相,实际的权力却不比丞相低。
后来吕后去世诸吕作乱时,刘襄本欲出兵讨伐,但是丞相召平作为汉室安插在齐国的官员,发现齐王要私下调动军队后,抢先一步派兵包围了王宫。
危急关头,倾向性不明的魏勃主动找到召平献殷勤说:“齐王想发兵,但是他没有朝廷的虎符凭证,如同谋反。丞相您及时围住王府,实在太英明了!”
召平见魏勃如此支持自己,顿时放松警惕,对魏勃大倒苦水:“虽然暂时稳住了齐王,但是接下来能否向朝廷交差,还是个未知数啊!”
魏勃顺坡下驴:“丞相,齐王府门高墙厚,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您都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还是先休息一下吧,微臣来帮您看住齐王。”
召平点点头:“既如此,那你来帮本相守会儿,本相先去休息一下。”
魏勃拿到兵权后,还没等召平喘口气,便下令围住了召平府,逼得召平含恨自尽,解了齐王府之围,接下来又在平叛诸吕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无论是通过迂回途径接触到偶像曹参,还是在危急关头假意投诚,骗取齐相召平的信任,魏勃的处理方式均十分灵活机动。
即使是从现代人的角度,也不得不佩服他化不利为有利的高明手段。
有人拿魏勃和毛遂相比,认为魏勃是毛遂自荐的另外一个版本。
其实魏勃的处境远比毛遂要糟糕,因为毛遂起码已经是平原君的门客,只是暂时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罢了。
而魏勃却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民百姓,曹参对他来说过于高不可攀,是纯纯的一个挂在天上的偶像。
但魏勃却能够另辟蹊径,从细微处着手,引发偶像的注意,在关键时刻灵活应变,化不利为有利,从而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这确实是思维改变命运的经典范例。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