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图。
当你看到这样一个门头的时候,你肯定认为这家的主打产品是牛肉面,味道也应该不错,进去以后,你大概率也会点一个他家最拿手的产品试试吧。
错了,这家店的主打产品是饺子,不是牛肉面。
这是社群一位老板提供的案例,他说:
自从加入老陈的开店笔记社群,一直也在关注周边的店子,尝试着了解门面转让的情况。
我看见家里一个牛肉面馆转让,打电话问了老板,老板说他们家主打产品是云吞,招牌取名牛肉面,是因为我们这边吃粉吃面的人多。
我当时想开店不应该把店里招牌的产品取名嘛,比如我们这边比较出名的李五麻辣烫、袁记云饺。各位老板,你们觉得这种思路对吗?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不太恰当的谚语:挂羊头,卖狗肉。
虽然这样不违法,但是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极不可取的,老板贴出了转让,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蹭流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这样虽然会蹭到不明就里的顾客第一次进店,但是也会导致三个问题:
1,顾客吃了牛肉面,发现味道一般,下次再来的可能性小;
2,宝藏产品反而被藏起来了,让真正爱吃云吞的人反而进不到店里;
3,随大流,差异化招牌产品反而没有显示,显得这个店没有特色。
老板的这种竞争策略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跟一个本来很有思想深度的人,却是想通过穿戴流行服饰来获得别人关注一样,本末倒置了。
把云吞做好,大大方方地告诉顾客,我就是个云吞店,我的云吞是最好的,进来不会后悔的。如果产品真的好,爱吃云吞的人就会被吸引进去,就会留下来,口碑就会传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爱吃云吞的人来。
这里我要说一个很多老板很普遍的心理,就是不敢不一样,不敢做自己,别人咋样,我也咋样,就不会看看自己手里有啥,有什么优势,这样的结果就是拿着自己短板去竞争,用劣势来对抗别人的优势,胜算当然不高。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学校教育留下的后遗症,我们的教育讲究统一,培养的是追求标准答案的人,标准答案就是求同,追求一模一样,你如果不一样,不仅自己心里没底,家长打压,老师更打压。
长此以往,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就是模仿,抄袭,跟风,随大流,不敢有丝毫不同,更不敢创新。你看每年会总两三个突然爆火的品类,同一种店短时间内遍地开花,比如去年火起来的中式汉堡店,冒烤鸭,零食店,前两年的采耳店,火锅食材店。。。
是需求突然增加了吗?不是的,是跟风开店,看到别人生意好,我也开,甚至看到别人开了,不管生意好不好,我也开。
结果就是一段时间倒掉一大批店,我开店十一年,发现真有这么个规律:每年都会突然起来一两个品类,然后过两三年又销声匿迹,留下的是满地狼藉,一片叹息。
我建议老板们要敢于不同,敢于不一样,敢于做自己。这个不同,不是说你非要做不一样的事情,做不一样的产品,而是即使做同样的产品,我也敢于在细节上与别人不一样。竞争的维度很多,我们在某一个方面做好,就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活了这么大岁数了,我深刻认识到,做事上不仅要活出自己,生活中也要敢于活出自己,我教育孩子,也要敢于活出自己:不攀比,不跟风,不随大流,才更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才能有内心的安宁,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祝大家都敢于做自己,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