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充满了“人生智慧”诗词,心泰然,身自由,人生无外乎如此

快乐鉴骚词 2024-12-02 04:42:47

曾经流行过一阵的爽文,号称“心灵鸡汤”。这种“鸡汤文”,往往给人打鸡血,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看完过后,却往往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因为那些“鸡汤文”,往往把复杂的现实事物简单化了,公式化了;但现实往往是复杂的,让人无法应用“鸡汤文”中的各种方法。因此,近几年,“鸡汤文”往往让人反感。

心灵鸡汤

与“鸡汤文”相反的是,古人的一些智慧格言。它初看平淡无奇,甚至是清汤寡水,让人食之无味。但人生有了一定的阅历以后,再看这些平平淡淡的格言,却有一种让人醍醐灌顶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些智慧格言,往往不是叫人热血沸腾,而是让人心情平定,给人心理按摩。现实世界,往往毒打我们,这些智慧格言,教会我们以平常心看待这些。那些所谓的“坎坷人生”,古人早已遭遇过,甚至比我们更惨。既然他们能以平静对待,并且平稳渡过,那我们也能。

1.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僧志璇

人的内心,往往收到外界的干扰。比如,最近股市大涨,很多人难免不眼热,跟风进股市。而“出家人”一辈子的修行,似乎就是在跟自己的内心冲动作斗争。所谓“出家”,并不是要与世隔绝,而是要让自己内心平静,不受尘世的影响。所以,绝大多数高僧的感悟,莫过于内心的平静,这首宋代诗僧志璇的《偈五首·其四》,也是如此: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

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月穿潭底水无痕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躲在尘世之外修行,只能说明你的脆弱。正所谓“大隐隐于市”,你要是能在“声色犬马”之中,安稳睡眠;要是能在“豺狼虎豹”中安然念禅,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竹影扫阶尘不动”,竹影虽然在台阶上摇曳,好似在扫动尘土,但实际上尘土并未因此而移动。这里表达了一种外在动作与内在本质的分离,即外在的扰动并不影响内在的平静和稳定。

“月穿潭底水无痕”,月亮的倒影穿过清澈的潭底,但水面上并未留下任何痕迹。这描绘了一种超然的状态,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宁静和不被干扰。

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内心的安定是最为重要的。任何的抉择,都需要冷静的思考,当你深受外界的影响,是无法做到独立思考的。

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

大文豪苏轼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内心安定,不受外界影响的。当他因为“乌台诗案”而被拘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甚至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因而方寸大乱。当他最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他终于悟了,在《定风波》中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要在意那穿林打叶、神神秘秘的雨声,何不放开喉咙,大声吟咏,甚至是长啸,从容而行。

这难道不是苏轼对“乌台诗案”的释然,“乌台诗案”中的种种打击,就像“穿林打叶声”一样,没什么值得害怕的。我不妨大声吟诗作对,慢慢的走好后面的人生路。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只要一身蓑衣,就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潇洒自如地过好我的一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现在回头再看看当年所谓的“乌台诗案”,其实,那虽然不算是人生的晴天,但也没有多大的风雨嘛,我这不轻轻松松的就过来了。

从此以后,苏东坡越活越通透,他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更加豁达了。

3.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徐石麒

人生最大的迷茫,就是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都不同了,那事更加会不同。而现代人和事的节奏,比之古代,则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在这剧烈的动荡中,保持内心的稳定和宁静,这是我们每一位现代人必须考虑的。清代词人徐石麒的《八声甘州·乞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那些所谓的“英雄”,面对无端的忧愁也束手无策,无法摆脱,这怎么能称得上“英雄”?他们的那些所谓“锦囊妙计”,不过是猴子戏法,鬼魅伎俩罢了。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即使耍一些小聪明或机智,也无法欺骗或隐瞒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良知。因为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所以忧愁和烦恼在心中不断积累,体现在面部表情上就是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其实,人生何须如此麻烦。只需要“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人生难免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但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忙碌和纷扰的人生中,一定要像享受到“一枕清风”一样的宁静和安逸。人生就像一千杯浊酒,每一杯的滋味都不同,不管是酸甜苦辣,我们都要坦然接受。

4.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人的一生,又有谁没有经历过在当时看来,似乎是“山穷水尽”的时刻。当我们挺过来时,回头再去看看,却会发现,那算什么“山穷水尽”,不过熬一熬,却是“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时刻。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深刻的理解了大诗人王维的那首《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在世,难免会走入一个死胡同。但所谓的“死胡同”,难道就真的“死”了吗?其实,就看我们能不能放宽眼界,换一种思路。“走”不通,我们能不能“飞”出去呢?

就像王维,他沿着溪水走啊走,终于走到了溪流的尽头,看似没有路了,这是一条“死路”。但当他坐下来时,却看见白云,正从下面冉冉升起,原来这正是“生机”之路。

毫无疑问,这里的“水穷处”,正是象征着人生或事业的尽头;而“云起时”,则象征着变化和转机。整句诗的意思,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平和心态,静观其变,等待新的机会出现。

5. 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周密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个概念非常广泛。其中,“亲近大自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亲近大自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像宋末元初词人周密在《风入松·为谢省齐赋林壑清趣》中描写的那样:

枇杷花老洞云深。流水泠泠。

蓝田谁种玲珑玉,土华寒、晕碧云根。

佳兴秋英春草,好音夜鹤朝禽。

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

好风不负幽人意,送良宵、一枕松声。

四友江湖泉石,二并钟鼎山林。

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亲近大自然”?

一是,“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所谓“心境”,指心情和环境。所谓“心境俱清”,意思是人的心情与周围的环境一样清朗、清逸。

你要闲下来,静静的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同时,你也要有时间,静看云起云落,云聚云散。这时候,你需要做到你的心情,就像大自然一样清逸。

二是,“好风不负幽人意,送良宵、一枕松声”,吹一吹大自然之风,友好的山风,往往不会辜负隐士的心意。在这美景良宵,你可以好好享受一夜的“一枕松声”,你要好好体会它,既象征了“归隐”,又象征了“高洁”。

一句,“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就是要我们闲下来,既要身闲,也要心闲。仔细地聆听大自然的天籁,感受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认真地观察云展云舒,云海变幻,感受云的自由自在。

这样,你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真正的放松!

6.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梵思

其实,人要得到真正的休息,环境和大自然只是外因,不起决定性作用。真正的休息,是放下心中的包袱。只有从内心放下了,大自然才真正一年四季都有美好,让你去享受。这就是宋代诗僧梵思在《颂古九首·其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有你再也没有闲事挂在心头,不过分在乎红尘中的蝇营狗苟,那么,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

为什么这样说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因为春天有百花盛开啊,让你的心情可以灿烂一季;而秋天,则有高洁的秋月,让你的心情飘逸一秋;夏天呢?则有凉风,让你可以透心凉;冬天虽然冷,但有白雪皑皑,是那么纯洁,那么冷酷!

只有当年心无闲事,才可以在一年四季中发现美,享受美。如果你心事重重,就算是近在咫尺的美,你也发现不了。

7.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纳兰性德

如何“亲近大自然”?绝大多数人喜欢去找那些美如仙境的地方。但风景其实并不能改变我们什么,关键是我们欣赏风景时的心境。当人的心情安定时,再寻常的风景,在你眼中也是仙境;相反,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再好的风景,在你眼中也是不存在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少年游》中,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现在想来,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那样的。哪样的?是只有那些有感情的人才能理解并珍惜的美好时刻。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如果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使是一般的风景,即使是很平常的日子;即使是随意谈笑,只要称心,一切也都很好。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等两个人已经整整十年了,都断了联系;往事也渐渐被遗忘了。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即使是优美的一钩残照,半帘飞絮,却不能让人有半点欣喜之情,只会让人苦恼不已。

8.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人生在世,不顺心是常态。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是唉声叹气,还是举重若轻。元代词人姚燧在《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中写道: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这里的“风月”指的是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景色。词人通过“笔头风月”表达了自己以文学创作记录和描绘美好时光的生活状态,而这些美好的时光不断地流逝。而词人眼前的儿女子孙逐渐增多,象征着家族的繁衍和生命的延续,自己老了。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有些人时常问我,这辈子经历的事情,该如何做一个总结。我的总结是,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不起风波。

既然是这样,那么,等闲视之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一切都会过去。

成功也不要太留恋,失败了也不要太在意!仅此而已!

0 阅读:4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