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苏联援助中国执战的总滴回忆

山雁说过去 2025-02-01 16:34:40

彭竹林/文

一、关于空军方面的援助

抗战初期,日军恃其空军优势,狂轰滥炸,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正当中国空军处在最困难的时候,苏联派空军直接参加我国抗战。在西安飞机场苏联飞机经常停留有8到10架,每当防空部门发出第一次警报时,他们迅速驾机起飞,隐蔽在终南山以南高空。俟日机飞临西安上空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空冲下来或由侧背包抄痛击日机。

1939年春的一天夜间,日机10多架飞临西安机场上空,投掷了炸弹后返航,当回窜到黄河时,遭遇到隐蔽在秦岭至华山附近的苏联飞机迎头痛击。日机两架中弹起火,一架落在朝邑县境,另一架中弹后虽勉强逃过黄河,后亦坠毁。由于苏联空军常驻西安,震慑日机不敢随意入侵,为保障西北交通重镇潼关的安全发挥了作用。

二、关于国防工事的指导

抗战初期,苏联还多次派各方面科技专家顾问参加实际工作。1939年夏,我任国民党一〇九师补充团团长,驻在潼关附近。从西安到潼关,必须经过风陵渡日军炮兵阵地,要冒极大的危险。我们火车每次通过潼关时,都会遭到日军炮火的袭击,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亡与损失。这种冒险通车,我们称为“闯关”。当时西安行营派来两位苏联军工顾问,他们甘冒风险“闯关”,视察潼关的国防工事。

顾问们下车到达我团团部,我即电话报告师长,胡松林师长电话传来第三十四集团军总词令胡宗南的指示说:让他们看看一般工事就算了,永久据点工事(钢筋水泥构筑的重点工事)毋须引看。我便引导苏联顾问在无关紧要的工事地带走走看看。但苏联顾问并未因我们的敷衍应付而放松其视察指导的责任,他们一段一段地仔细检查,那怕小到一个枪眼或一个踏脚孔,有不合实用的地方,都很耐心地剖析它的利害关系。从上午11时直看到下午3时,拒不接受招待,赶乘客货混合列车回西安去了。(1962年5月)

作者时任第一 九师补充团团长。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