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911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又有痛风者在评论区留言问降尿酸为什么不能停药的问题,今天这篇科普不妨再次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点——痛风的本质是尿酸高,还是代谢不行?
说到降尿酸预防痛风这件事,按照西医理论,尿酸高是痛风的生化基础,且贯穿痛风疾病始终。尿酸结晶沉淀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包括痛风石的形成,也以尿酸高为基础。
因此痛风是体内的邪,这和中医所言的“痛风非风”相一致——痛风的浊毒之邪不是来自于外,而主要在体内生成,并极积聚于体内,得不到很好的排泄而形成痛风。
临床上,虽然痛风发作时,中医是按照痹症来治疗的,但究其本质,痛风的病因和其他单纯因为外界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类风湿关节炎等不同,痛风疾病是先有内生的痰湿浊瘀等病理物质痹阻经络,复感外邪风寒湿侵袭,外邪诱动内邪不通则痛。
那体内的痰湿浊瘀是怎么产生的?本质还是脾肾功能失调,脾肾代谢功能一直得不到恢复,才导致痰湿浊瘀毒邪贯穿于疾病始终。

尿酸高痛风,有遗传倾向,中医里就是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上后天失养,脾肾功能差,才是痛风的发生基础,或痛风本质。
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天、五脏六腑、四肢百脉肌肤腠理都要依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和气血之濡养。
脾位居中土,主运化和输布水谷津液,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降浊。脾虚,脾失健运,则气血乏源,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升清降浊失权。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水液代谢和蒸腾气化。肾气不足,则分清泌浊失司,清浊不分。

如果生活饮食上长期偏食肥甘油腻厚味,好烟纵酒纵情,久之累及脾肾,脾肾代谢功能差,则水谷不能正常运化,湿、痰、瘀、浊毒因此内生,诸邪合邪为患,积聚痹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导致痹症。
我对已故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对痛风的观点特别认同,认为痛风:
源于中焦,流注下焦,病于下肢,起于脾胃,终于肝肾。
感觉这句话总结的很是到位。
所以,痛风看似尿酸高的问题,实则是肝脾肾功能差的问题。
另外一位国医大师朱良春给痛风新命名为“浊瘀痹”,称痛风疾病内因湿浊瘀滞为主因,外感寒湿为痛风诱因。
总结来说,尿酸高痛风,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浊毒、瘀血为标。痛风病机特点是脾肾亏虚,浊毒入络。
痛风尿酸高,虚是本,尿酸高是表象,降尿酸仅仅是治标而已,本虚得不到扶正,降尿酸药怎么能停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常悦硕士论文《基于“治未病”理论综合管理间歇期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