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高手谈书法创作,通俗易懂,建议收藏

四海易文字 2025-01-21 03:15:28

临摹古代碑帖,天天跟古人打交道。过去有的人学字,有一种教训,就是迷古,认为古人的字就是好,不加分析,不辨优劣,一味地摹拟,说得好听的,说他有师承,其实是甘愿做古人奴隶。赵子昂一直到晚年不是专法二王吗?从右军的《黄庭》和子敬的《十三行》之外,以“不杂他人一笔”而自得,但论书者说赵“无己撰”,是“奴书”,这种论点,从“创”的角度看,不能说没有见地。

我们研究书法发展史,大家承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风”,个人风格的形成也是要受时代影响的,因此,我们一面学习古人,一面不能背“时”而驰,要跟上我们自己的时代;如果更进一步,超越时代,那当然是更大的创造。晋朝有它的一代书风,而王羲之学古人,“备精诸体”,在当时应该算是成就最高的,为什么他能够达到这样地步呢?

我们可以说,是由于他能做到“古不乖时”;清代邓石如看到当时帖学将要由盛而衰,于是他学书先从篆隶入手,直追秦汉,以篆隶的古茂浑朴来压倒时人学董赵的纤弱柔媚之风,他抓住“时弊”,做到“今不同弊”,为一代碑学开宗。王、邓是不同时代的善于处理古今关系的创新人。

学习书法,进入创的阶段,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形成或多或少的书法上的习气和习性。若是习染较深,摆脱干净,要费很大的气力,据《宣和书谱》的介绍,李邕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的“笔力一新”,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旧习对学书的人来说,是前进中的最大障碍。落笔飘浮,运笔草率,结体平庸,造型丑俗,等等,有人终生认识不到。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抓住自己的特长,能有这种自知之明,然后始可言“创”。

在处理好古今关系之中,能够取诸长而总成的,我们认为也是“创”的一种方法和成就。“集古字”与“百衲碑”,未尝没有创的构思过程的,经过“集合”,必须呈现出个人的风貌,这就是一种创,因为他达到了“总成”的境界,“总成”决不是原体原形,而是给人“一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的感受的。

《书断》评论王羲之,说王“增损古法,裁成今体”。所谓“增损”,我们认为也是一种创。对古的有所增损,才能创出今的,今即创新。把“古法”看做是建筑材料,由我们自由选用,而“今体”则是经过我们自己设计出来和建筑起来的琼楼玉宇。所以古代书法家往往肯从“增损”上下工夫,工夫够了,也就创出来了。“增损”不等于“删繁就简”,“增损”须是“推陈出新”。历史上柳书跟颜体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公权出自真卿。朱长文明确指出柳是对颜法下过“增损”的工夫的,朱说:“盖其(指柳)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柳所增加的具体内容则是柳的独创。

以上谈的,是属于“创”的第一个问题。属于“创”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谈谈“变法”。

书法有法,而法不是永恒不变的。法不变则死,法不变不新。历代书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习书法,先是执法。执而后能通,通指的是洞晓活用,法能为我所用,我就赢得了“变”的主动权。宋徽宗的瘦金书,据说是变了薛稷的法度而创出来的,变的结果是不是“意态天成”?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徽宗确是变法的。人们对瘦金书的评价虽有不同,而瘦金书毕竟是新体。

学书法,学的是法,我们如何对待它?其中就有个“入”与“出”的问题。学法,入;变法,出。入是为了出的。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正说明变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颜真卿在我国书法史上是最有成就的变法大家,他一变古法,他的变法本身的胆略气魄和变法后形成的“颜体”的端庄而不可犯的风貌相一致。“学”到了不得不“变”时,“变”是有多方面修养的基础的。“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一个“流”字,形象地说出了“不得不变”的“变”的冲力。

第三,谈谈“创”要立标准的问题。创应该做到“前无古人”,否则不算是“创”。创要取得自立之地,站得高,立得住。所谓自立之地,是说由学法到变法,最后要立法。我立我法,斯谓之创。艺术上成为一个流派,没有不建立自己的艺术标准而能取得较高的成就的。

创是自己创造,别人不能包办代替,因此,标准只能自立。

标准要高,当然,高是相对的。你我书法实践的时间长短、努力程度、领会深浅、修养高低的不同,咱们对标准水平的看法会不一样。但“高”不神秘,“高”是由实践来培养而取得的。高标准,严要求。严要求,就是以严格的实践来实现高的标准的。清代傅山常告诉人学书的方法,他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我们看这四句话是傅山自己学书所立的标准,也是他自己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法”。他拿出这个标准告诉别人,是要说明学习书法在“创”中必须有个标准的意思。“创”不能强加于人,他不会不知道。

能名一家的书家,都有他自己的独创,他向哪方面去创,自己必定有一个标准,有的把他所立的标准明确地说出来,有的没有说,而心中是有数的。经过实践立标准,这标准又通过实践来检验,它就会逐渐提高。这个“高”必将被人们公认。达到广大范围公认标准的书法,应该列入第一流的创作。

最后谈一个问题,就是独辟蹊径。上面提到创要做到前无古人,这里进一步要求,创还要是独辟蹊径,就是说,在书法上,能独自开辟一条新的路子来。所辟的一条新路,倒不一定要别人照着走,而它对来者至少有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郑板桥的创是大胆的,也是有贡献的,评论书法的人有的称他为“豪杰之士”。他在创中充分地表现了他书法艺术的才华。至于他个人能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并间以画法,纵横驰骋,一代风流,他的确立了新法,使我们在创的问题上至少能以之借鉴,而不必非沿着他的路子走不可。创的道路是无限宽广的。

0 阅读:0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