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进士出身能入阁为大学士吗,死后又能不能获得谥号?

左都御史有料 2025-01-18 16:50:38

御史闲暇之时喜欢翻看文章评论,有时也会从读者评论中获取创作灵感。比如1月5日发布了一文,就有读者评论“不是进士不得入内阁”、“不是进士不得谥文襄”等等。

看来,还是有很多朋友对清代内阁大学士的任职资格,以及谥法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疑问。御史借着这个话题特撰此文,与诸君分享探讨。

清代内阁建制的形成

天聪三年四月,皇太极成立“文馆”,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记注“本朝得失”,这就是清代最早的大学士。

清入关以前,随着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化,开始建立封建政权。天聪十年三月,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这时内三院的职掌,不但比以前的文馆扩大了职权范围,实质上,已初步具备了后来内阁的规模,并在内三院之下,分设翰林院、詹事府的职务。

顺治二年三月,定内三院为二品衙门,同年,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故三院名称上都加上了“翰林”二字,即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弘文院。顺治八年四月,又明定大学士品级与各部尚书同。

顺治十五年七月,沿袭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始加殿阁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形成三殿三阁之定制)。

顺治十八年六月,康熙帝恢复旧制,改内阁为内三院;康熙九年八月,复改内三院为内阁,至此内阁之名一直沿袭到清末。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一直实行满汉分品制,到雍正八年才最终定满、汉大学士为正一品,通称“中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文职最高品。

内阁大学士的任职资格

清初时期相对来说,内阁大学士的任职起点不高,汉大学士普遍都是明朝投降过来的文官,也有世居辽东的汉人。

如崇德元年的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他本是沈阳中卫学生员,学历不过是个秀才。入关以后,对内阁大学士的任职资格稍有提升,但大多数仍是前明进士出身的官员。

以进士出身入内阁是康熙以前较为常见的现象,因为顺治朝的翰林们,当时资历尚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跻身阁臣。

进入康熙朝之后,尤其是康熙九年复改内三院为内阁的时候,对大学士的任职资格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本原则还是沿袭明制:“非翰林不入内阁”。

不过“非翰林不入内阁”只是针对汉大学士,对满大学士没有出身方面的硬性要求,正常情况下,满大学士出缺,例在六部尚书、左都御史等官中开列请旨。

那是不是汉大学士一定就得是翰林出身呢?显然也不全是,也有不少是以进士入阁的,但总体而言,数量十分稀少,占比不到15%,且大部分都是康熙以前的。

御史以清代大学士最多的江苏省举例说明,江苏共出了22个大学士,分别是:陈名夏、吕宫、金之俊、王永吉、宋德宜、徐元文、张玉书、王掞、王顼龄、蒋廷锡、嵇曾筠、史贻直、蒋溥、刘纶、于敏中、程景伊、嵇璜、阮元、潘世恩、彭蕴章、翁心存、陆润庠。

其中陈名夏、金之俊、王永吉是前明进士出身,剩下19个人中,只有彭蕴章一人是进士,其他清一色的翰林。其他各省的大学士大致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说,雍正朝以后,如果只有进士出身入阁的概率极低。

有读者在御史文中评论,说慈禧之所以赐左宗棠进士出身,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入阁。这种观点御史是不太认可的,道理很简单,左宗棠即便是获得进士出身,也不代表他就有入阁的资格,左公入阁靠得是军功劳绩,就是举人出身也没有人会质疑他的大学士有水分。

进士出身能予谥并能“以文为谥”吗?

持此论的读者朋友恐怕是要失望了,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很少有人去研究清代冷门的谥法制度,御史由于经常接触到官方史料,就来梳理一下相关方面的内容。

《清史稿·卷九十三·志六十八》中,对官员赐谥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皇帝、皇后、妃嫔以及诸王贝勒因不在重点讨论范围之内,不具表,只说各级文武官员。

嘉庆朝《大清会典》描述:

“凡谥法,各考其字义而著于册。定为上、中、下三册,曰鸿称通用。上册分上、中、下三卷,中册分上、下二卷,下册一卷”。其中下册就是针对文武百官的,曰“下册,则群臣赐谥者得用之”。

谥法制度记载方面,《清史稿》较会典更为详细,下面一段话御史一字不差原文分奉上:

“定制,一品官以上予否请上裁,二品官以下不获请。其得谥者,率出自特质,或以勤劳,或以节义,或以文学,或以武功。破格崇褒,用示激劝。嘉、道以前,谥典从严,往往有阶至一品例可得而未得者。”

这段话透露出几个重要的信息:

一是规定只有一品官才有资格赐谥;二是二品官(含)以下正常情况下不赐谥;三是二品以下官如果得谥,也是因为有特殊功劳;四是一品官中也有不赐谥的。

御史查了一下,官至一品而未得谥的,有康熙朝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致仕大学士成克巩;雍正朝大学士魏裔介,尚书汤斌(乾隆朝追谥号文正)等等。

需要注意,以上讲的还仅仅是谥号,并没有达到“以文为谥”的高度。在所有谥号中,以“文”字开头的谥号最难获得。

一品以上大员去世,按定制,礼部会同内阁拟出数量不等的谥号供皇帝选择,基本原则是:

汉官不由翰林出身,不得用“文”字;官至大学士,则非翰林出身亦得谥“文”;满洲部院大臣,必历内阁学士,乃得充经筵日讲官,殁得谥“文”。

此外,大臣如果有资格谥“文”,那么礼部事先拟定八字,由大学士从中挑选四字,最后经皇帝钦定;若大臣有资格予谥但不得谥“文”者,礼部拟定十六字,由大学士选八字,经皇帝钦定。

说到这里也就基本梳理清楚了,清代给不给官员谥号,与进士出身没有直接联系,主要取决于品级,只要到了一品,死后都有资格予谥;能不能以“文”为谥,主要看是不是翰林出身,非翰林出身若是大学士也可谥文。

那么有没有中低级官员予谥的呢?也是有的,但都属于特恩。《皇朝通志》中说“二品以下无谥,其有谥者系奉特旨或效职勤劳,或殁身行阵,或以文学武功均得邀逾格茂典。”

例如康熙十八年,掌院学士喇沙里以讲筵之劳或赐“文敏”,强克捷以知县赠知府谥“忠烈”;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滑县老岸镇从九品巡检刘斌赐谥“忠义”,其他还有不少,这里不备举。

御史初步统计了一下,有清一代二百多年时间中,大臣予谥属于绝对稀缺性荣誉,总共也才562人死后获得谥号。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5-01-19 02:10

    魏裔介是顺康两朝的人,不是雍正朝大学士,而且人家也有谥号。

  • 2025-01-18 23:17

    [笑着哭][笑着哭]明朝都能 更别说清朝那些旗人了 什么非翰林不入阁 那只是不成文的规矩 随时可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