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直接封亲王的,也有只封辅国公的,皇子分封具体是什么标准?

左都御史有料 2025-01-18 16:50:35

清代皇子爵位有的一步到顶直接封亲王,次一点的封郡王、贝勒,但也有很多皇子只是镇国公、辅国公。那么皇子分封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的,仅仅是皇帝个人的喜好吗?就这一问题,御史与诸位分享探讨。

清初皇子分封看出身

天命时期,没有形成完备的宗室分封制度,只有台吉、贝勒、大贝勒、和硕贝勒等。皇太极称帝后,定九等爵制,才将宗室爵位等级明确了下来。

崇德元年,皇太极一口气封了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豪格、岳托六个和硕亲王。这六个人身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他们皆为元妃或侧妃所出;二是他们都各掌一旗。

其实也可以这么说,关外时期凡是庶出皇子都不是旗主,只要不是旗主就不能封和硕亲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他的年龄超过多尔衮、多铎,辈分高于豪格、岳托,战功也大于这四个人,但仅封为低亲王二等的多罗贝勒,而且努尔哈赤诸子中,阿巴泰还是庶出者中封爵最高的。这就是出身决定爵位。

还有阿济格,他与多尔衮、多铎是同母兄弟,天聪二年以前,阿济格作为长兄领镶白旗旗主,后因擅自主持其弟多铎的婚礼,被削去旗主,由多尔衮领镶白旗。所以在崇德元年分封的时候,阿济格因不是旗主未能封和硕亲王,但他是嫡出,获得了郡王爵位。

努尔哈赤其他庶出诸子,如三子阿拜封镇国公、六子塔拜封辅国公、九子巴布泰封镇国公、十一子巴布海封镇国将军、十三子赖慕布封辅国公。

皇太极皇子也是遵循嫡庶原则进行分封的,四子叶布舒封辅国公、六子高塞封镇国公、七子常舒封辅国公、十子韬塞封辅国公。其他如豪格、硕塞、博穆博果尔因是元妃、继妃、侧妃所生,故都封和硕亲王。

入关后皇子分封不重出身且起点都比较高

顺治皇帝只活了24岁,生育的皇子不多成年的就更少了。顺治帝在世时皇子都未成年,在他手上只封了孝献皇后早殇一子为荣亲王,而且还是死后追封的。

顺治帝诸皇子是在康熙手上分封的,康熙帝十分看重兄弟情谊,他的哥哥福全,弟弟常宁、隆禧都被封为和硕亲王。

康熙封兄弟为亲王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儿子们大多不在人世,他自己的儿子又没有成年,宗室中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兄弟,所以给兄弟们封亲王合情合理。

康熙三十年以后,皇子们逐渐到了分封的年龄,第一次大规模分封皇子是在康熙三十七年,这一年封皇长子胤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为贝勒。

康熙帝这次分封皇子起点都很高,最低的是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分封,这次分封中胤祉、胤禛、胤祺等被晋为和硕亲王,其他成年皇子如胤禟、胤䄉、胤祹等也被封为郡王、贝勒、贝子等。

可以看出,康熙时期皇子分封已经不注重出身,而是根据皇子的个人品德和才华为标准进行分封的。其他皇子就算素质一般,最低也能混上一个四等的贝子。

将皇子分封较高的爵位也是有政治原因的,康熙皇帝鉴于清初旗主王爷势大、参与国政的弊端,为了集权有意要分化旗主王爷的权力。

分化旗主王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皇子分封到下五旗,康熙出台了措施,皇子分到下五旗后,可以领到数量不等的佐领,爵位越高分到的佐领也就越多。本来各旗的佐领数都是相对固定的,皇子分掉一部分旗主王爷的权力就相对减弱。

但是皇子如果爵位太低,比如镇国公、辅国公一类的,分到的佐领数就不多,对旗主的牵制作用也就不大,这也是康熙分封皇子时爵位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

后来从雍正朝一直到道光朝,基本都是按照康熙制定的办法进行分封的。尤其是嘉庆以后,皇子数量较少,分封的爵位起点就更高,通常都是贝勒起步。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帝,或只有一子或无子,帝统都难以为继,也就根本不存在皇子分封的问题。

道光之前由于皇子数量较多,近支宗室王公除非有特殊的功勋,一般只能承袭祖上的爵位或是按规定考封,很少有人能获封高等级爵位(指入八分辅国公以上)。

咸丰之后皇室香火断绝,近支宗室甚至是近支宗室中的远支,也有机会封王。比如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庆亲王永璘一支,他的初始爵位只是辅国将军,后来一步步晋为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其亲王爵还被准许世袭罔替。

奕劻封王固然有慈禧太后宠信的缘故,但本质还是近支宗室无人可封,如果是在乾隆年间,那么奕劻能封入八分辅国公已经是极限了。

1 阅读: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