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宝盒(广东省博物馆)

黑风夜话吖 2025-02-05 03:03:35
月光宝盒(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珠江之滨一个硕大的盒形建筑物,错落有致的透雕设计宛如古老的藏宝漆盒,暮色降临,温润的夜光投射到外墙表面,镂空中透出光亮,仿佛珍宝之芒从盒中溢出,“月光宝盒”呈现奇幻的色彩,璀璨神秘。这就是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被称作“小蛮腰”的广州塔与之一江之隔。

小蛮腰

小蛮腰

广东省博物馆汇集了历史、自然、艺术等诸多门类,是华南地区藏品最多、品种最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藏品32万余件(套),可谓名副其实的宝盒。博物馆设有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广东自然资源陈列、土火之艺—历代陶瓷展览、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等几大基本展厅,同时还有各类特展、临展,全面反映广东地方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资源的发展与变迁。

广东省博物馆

“芝麻开门”。进入宝盒满目玲琅,馆内正在举办“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一百多件精美的机械时钟通过“时间的刻度”、“时间的艺术”、“时间的温度”三个单元向探宝人展现。广钟特展多故宫博物院的精藏,也有广博的藏品。

铜镀金自开门三星报喜葫芦式钟(清乾隆) 三层特展厅

铜镀金自开门三星报喜葫芦式钟

钟体两层,通体镶嵌蓝地金花透明珐琅,椭圆形底座内设机械装置,正面风景彩绘,中间两扇活动门,门内有福禄寿三星报喜。底座上凸起珐琅平台,中间竖立葫芦式扁瓶,下方为二针时钟,上方是料石转花。启动时,奏乐,开门,三星扶杖左右晃动,灵芝、仙鹤、梅花鹿、佛手等从两旁移至中间,平台上水法转动,如波涛起伏,寓意福禄长寿、四海升平,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象。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布在三、四层的各个展厅,观展之路也是寻宝之路。

信宜铜盉(西周) 历史文化展厅

信宜铜盉

1974年出土于广东信宜,是广东地区首次且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西周青铜盉,其夔龙、饕餮等形制、纹饰带有中原商周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先秦时期岭南和中原文化交流的实证。

鎏金腰带(南宋) 历史文化展厅

鎏金腰带

鎏金腰带也叫金项饰,是1987年打捞“南海一号”时的出水文物,整个沉船中仅此一件。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截面呈方形,长条形带钩饰璎珞纹,一端有四个小圆环。因其工艺并非中国传统风格,推测其主人不一定是中国人,很可能是古波斯商人。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

釉下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元) 陶瓷展厅

釉下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

1957年在雷州半岛元代墓葬中出土,罐高31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13.4厘米,灰色胎质,口部丰满,肩部、腹部圆鼓,足底饼形。盖子呈荷叶状,弧形顶,圆柱钮,罐身和罐盖均绘有纹饰,层次分明,是岭南地区罕见的古瓷精品。

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明) 陶瓷展厅

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

德化窑始于宋代,因地处福建德化而得名,已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一百八十多处。德化窑以白瓷著称,其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玉,有“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等多种称法。张寿山是明代德化瓷塑名家,光头大耳、坦胸露腹的负书罗汉笑容可掬,他右手握着系书之绳,光脚踏浪,袈裟随风飘动,形象生动有趣。

广彩人物双耳盖盅(清) 陶瓷展厅

广彩人物纹盖盅(代)

广州织金彩瓷是一种在白色瓷器上彩绘后再低温焙烧的工艺。广彩吸收西洋画法,色泽鲜艳,图案绚丽,同时保持东方的传统特色,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清代的“广彩”主要用于外销。

石湾窑黄炳陶塑金丝猫(清) 陶瓷展厅

石湾窑黄柄陶塑金丝猫

佛山石湾窑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民窑。南宋以后,大量北方窑工为避战乱流落南方,南北方的制陶技艺在交流中发展,“景德瓷,石湾陶”名重一时。陶塑指的是用陶土材料制造出来的立体雕塑作品,石湾陶塑善仿擅创,源于生活,精于匠作,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岭南风物为创作题材,单个的陶塑制品俗称“石湾公仔”。黄炳是清代陶塑名家,“金丝猫”用黄泥的本色烧制而成,没有涂釉上色,恰到好处地还原了金丝猫的真实毛色。

千金猴王砚(清) 端砚展厅

千金猴王砚

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的顾问何蓬洲用肇庆老坑大西洞一块端石请名匠制作,刻得三方砚台,这便是后世所称的“一石三砚”,即千金猴王砚、松鹤砚和碎石砚。千金猴王砚几经辗转,曾转到汪精卫老婆陈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为接受大员所掠。

1951年10月,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广州文德路的古董店,打开包裹露出一方砚台,店主看了看似乎没什么特别便摇了摇头,妇女失望欲转身离开,这时边上一位身着西装的男子忽然道,这砚台我要了,他用当时不菲的价格收购了这块砚台。收砚台者是著名的书法家、考古学家商承祚,两年后,此砚归广东省博物馆。这块砚就是千金猴王砚。

猴王砚长22.5厘米,宽17.6厘米,高2.7厘米,集名贵的鱼脑冻、胭脂、火挎等自然纹饰于一体。其质地细腻温润,平时通体黑色,并不引人注目,神奇之处在于用湿布轻拭一下,鱼脑冻处立刻清晰地显现出蹲着的猕猴形象,眼、鼻、嘴和前足均栩栩如生。

一石三砚中的千金猴王砚、松鹤砚已被广博收藏,碎石砚下落不明。

金漆木雕大神龛(民国) 潮州木雕展厅

金漆木雕大神龛

潮州木雕是中国传统木雕流派之一,流行于潮汕地区,潮州木雕以其饱满复杂、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特色而著称,因其雕刻完成后多在表面髹漆贴金被称为“金漆木雕”。

神龛是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先祖排位的礼祭用品,多置于宗祠内。大神龛以民国时期潮州林氏的“西河旧家”为原型,龛上高悬“永庆堂”牌匾,神龛采用多种雕刻技法和描金、贴金工艺,门内门外除了雕刻吉祥图案,还有“王茂生进酒”、“郭子仪祝寿”等人物故事。神龛形制高大,华贵庄重,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大家族亲情、血脉的文化体现。

阳春孔雀石 自然资源展厅

阳春孔雀石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省阳春市石录铜矿出产大量孔雀石,除了工业冶炼还可作为宝石、赏石。阳春孔雀石质优色艳,内部具有翠绿、墨绿、粉绿、天蓝等色带相绕的同心纹和竖状、放射状花纹。镇馆孔雀石瑰丽艳绿,集钟乳柱状、结核状、葡萄状、山洞状等形态于一体,可谓天然造化,鬼斧神工。

广宁玉雕白斩鸡 自然资源展厅

广宁玉雕白斩鸡

“鸡”对广东人来说不但是一道美食,还是一种文化符号,白斩鸡无疑是餐桌上的常客。广宁玉雕白斩鸡以肇庆广宁县特有的玉材为原料,其质地细腻、温润、晶莹,经玉雕匠师巧手打磨,一道充满肉香的美味佳肴呈现眼前,白斩鸡的每一个细节都逼真传神,不愧为“网红之宝”。

“七贤进京考试”屏风窗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