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郑州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能位列“八大古都”之一,靠的是地下的商王朝遗址,经过十多年的筹备、施工,在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完成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建设。这是一座讲述早期商文明的专题遗址博物馆,馆中展陈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一千多件,并用声光电等辅助技术,揭开了3600年前商朝早期都城的神秘面纱。
商汤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佐下,作《汤誓》,与夏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立国,建造了当时规模最为宏大、功能最为完备的都城,根据考古发掘,郑州的商代都城遗址很可能就是历史记载中的亳。郑州商都是商王朝早期都城,但还不是最早的都城。商都指的是夏朝商国和商灭夏后的商朝所建的都城,由于河患和战乱,商人频繁迁都,史书上有“前八后五”之说,所谓前,指的是商人的始祖契到成汤迁于亳准备灭夏这一时期,约四百年时间,称作“先商”;所谓后,就是成汤灭夏商朝建立到周武王灭商这段时间,共五百多年。先商八次迁都,商朝五次迁都。
王亥经商
商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以东六公里处发现了偃师商城遗址,其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结合史书推测,商灭夏后并未马上毁灭二里头,“汤既胜夏,欲迁其址,不可,作夏社。”(《史记.殷本纪》)商人让夏人继续住在二里头,但在它的东面不远处筑商城,起监视和镇抚作用,此为偃师商城—西亳。随着统治的巩固,商王朝的政治中心逐步向东转移,建新都—亳。
筑城
筑城
宫殿
亳为商朝都城的时间相对较长,成汤及以后的九王都定都于此,前后190年左右,商第十任王仲丁迁于嚣(或隞),这就是小双桥商城遗址。商朝还没有分封诸侯,其都城的性质更多代表部族首领的聚集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郑州商城遗址出土一对杜岭方鼎(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其精美程度必与王权发生联系,这也印证了商都的位置。
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
制鼎
制模作范
制陶
排水系统
郑州商都遗址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内遗迹众多,有40平方米的宫殿基址、近7公里长的内城垣、拱卫城区的外城郭和分布在内外城之间的手工业作坊、墓葬区、窖藏坑等,基于郑州商都遗址的重要历史价值,1994年郑州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作为夏商交替的依据;2004年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加入世界都市联盟。
郑州商都
城墙
商都五迁(安阳殷墟博物馆)
4D影院
“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用四个展厅展示重要遗迹、精品文物、考古发掘及研究保护历程,向世人徐徐揭开沉寂了3600年古都的神秘面纱,从而解码中华早期文明的根源脉络。
王城遗迹
博物院外的公园依托商代王城遗址而建,一段商代夯土城墙成了公园的地理坐标,这里成为黄河文明的寻根圣地。园内游人络绎不绝,既有观光、体验,也有运动、休闲,这是跨越三千多年的互动,古与今,历史和未来。
模范广场
城墙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