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你千变(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

黑风夜话吖 2024-09-30 03:44:02
睹你千变(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

双子山

这一片茁壮成长的山林,无中生有,历时七年,在国庆前夕开始迎客,黄浦江畔从此有了山的概念。此山不是简单的堆石积土,而是采用空腔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搭成一个个构建,再按设计的形状覆盖石土,山体内部置停车场、人工通道、展览馆、输变电站等多种设施,山体外表植被茂密,树木葱郁,溪流浅滩,瀑飞深壑,大自然的野趣应有尽有。信有山林在市城,崭新的双子山果然名不虚传。

双子山

双子山

双子山主峰48米,次峰37米,泻出于两峰之间的瀑布被岩石折叠,如缕如带,一经坚棱冲撞,溅起朵朵玉花,霎时,罅中雾起,烟气缭绕,梦幻般的造景宛若仙境。

双子山瀑布

如缕如带

雾起罅中

烟气缭绕

宛若仙境

拾步登山,石道蜿蜒,淙淙水声不绝于耳,白鹭藏身于浅草丛中,几番踱步便振翅而起,满目都是盎然生机。

山中浅潭

淙淙流水

白鹭藏身

主峰栈道连接着观景平台,从高处俯瞰,湖光草色,青绿交融,十一孔桥联通钢构外形的温室花园,看洁白如一弯弦月的卢浦大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浦江两岸群楼参差,白云翻卷,澄空蓝碧,云映水中,浪涌空中。

拾步登山

观景平台

风光无限

青绿交融

十一孔桥

卢浦大桥

移步换景,心无旁骛,直到走进半山腰的展厅,才有回过神来的感觉,这里布展的是《人民的“镜”界》摄影作品选,市民百姓用镜头记录了这片土地的面貌变迁,它从上钢三厂变成世界博览会场馆,又从世博绿地变成了双子山,睹你千变,沧海桑田仿佛转瞬之间。

展馆

记忆深处,从浦西的江边码头乘坐市轮渡,浦东周家渡上岸,行不多久就是大片的三钢厂区,高炉、烟囱、厂房、铁路,万人大厂,气势恢弘。那时上海的冶金局系统,以一、三、五钢厂为龙头老大,这些大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上海的工业支柱,为申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上钢三厂 《人民的镜界》摄影作品

上钢三厂 《人民的镜界》摄影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变化,当时的口号是“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中心城区的黄浦江上连续架起了四座桥梁,与此同时,上海的工业结构也面临艰难的转型,地处卢浦大桥南岸的上钢三厂已走过七十多个春秋,设备陈旧,冗员积累,效率下降,终于在宝钢与上海冶金集团的整合中完成了历史使命。

建设中的卢浦大桥 《人民的镜界》摄影作品

2002年,上海成功地取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开始描绘。凤凰涅槃,上钢三厂原址成了世博用地,一座座世博场馆拔地而起。2010年世博会如期而至,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二百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汇聚浦江两岸,据统计有7300多万人次入园参观,平均每天的在园人数多达40万,这是一次世界文明的大交流与大展示,盛况空前,余音不绝。

上海世博会 《人民的镜界》摄影作品

后世博时代,许多展馆逐步拆除,但仍保留了意大利馆、俄罗斯馆等四座颇具特色的国家场馆,原世博南区蜕变成文化公园,2021年,极具江南特色的申园惊艳落成,这座园中之园掇山理水,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再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风骨神韵,申园八景处处表现江南之态,传达江南之魂。

世博文化公园

世博文化公园

世博文化公园

与此同时,申园之南的大片区域也日新月异,双子山、温室花园等相继建成,后续还有世界花艺园、国际马术中心等项目,这里最终将成为生态永续、文化创新、市民和谐共享的城市绿色中心。

双子山

双子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