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岩(焦作云台山)

黑风夜话吖 2024-12-17 03:56:35
碧水丹岩(焦作云台山)

碧水丹岩

洛阳、登封等地寻古一周,审美疲劳,自然想换一种风景,焦作云台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郑州还有一天留程,自由行去云台山时间有点紧,携程上报了一个拼团游,七点多钟大巴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游客中心。

红石峡

景交车把游客配送到红石峡,没有阳光,山外的天空有些朦胧,可到了山里能见度却清晰起来。入口的天桥便有一道靓丽的风景,俯瞰峡谷,碧水丹岩,流水与高崖相伴,不知经历过多少个地质年代,水流不断切割峡谷,把岩石由表及里地一层层剥开,南太行山富含铁矿的红色嶂石岩裸露出羞怯的内涵,长崖、曲峡、塔峰这三个最具太行美学价值的景观在此一展无余。

红石峡

红石峡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一条单行下山道通向六十多米深的峡谷,一车车游客都是景交车带来,拥挤中难免造成道路梗阻,好不容易下到谷底,开启了全长二公里的峡谷漫步。红石峡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聚泉瀑溪潭于一谷,因此得了“盆景峡谷”的美名。挂壁路、石栈道、如意桥,游人如贯前行,“不走回头路”。

红石峡 一线天

红石峡 同心如意桥

红石峡 玉面大佛

红石峡

红石峡 龟背石

红石峡 钟乳石

峡谷两壁相隔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狭窄处,转到谷底抬头仰看天成一线,故有一线天之名。两岸通过石板桥连接,游客左右穿行,人入景中,景入人中。一侧的红岩壁上突出一块巨石,宛如佛脸,眼鼻真切,下巴藏于树丛中,安然的神态蕴含着慈悲,此岩被冠以“玉面大佛”。溪水静如翡翠,动如漱玉,不知哪个年代崩塌的山石落入水中,造化成各种样子,有龟背,有钟乳,或含羞,或相吻。

红石峡

红石峡

红石峡

红石峡

红石峡 黄龙瀑

红石峡 九叠瀑

红石峡 支撑梁

继续前行,水声哗哗,崖壁似开启供水模式,飞流直下,九叠瀑、黄龙瀑,水泄山活,山灵水动。一架巨梁横亘半空,醒目的五星颇有年代感,依稀可辨几行文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支撑梁”,最下面一行是“某某人民公社一九七八年五月”,那是抓纲治国的年代。突然想到,好风景是天然的,也是人为的,古时候上面没有水库,峡谷中也没有石栈壁道,所以很少有人走进峡谷,自然也没有红石峡的说法。

子房湖

清澈的水库有个古老的名字“子房湖”,应该能想到,改这个名字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幽静、隐秘且美丽,想借张良来作一下代言。据说湖里的水质非常好,大巴上的导游说前些年湖里发现过桃花水母。一旁的介绍道出了子房湖的前身:“马鞍石水库,1966年兴建,1982年竣工,控制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全长250.6米,最大坝高65.5米。”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那是“红旗渠”的年代,劳动大军肩挑手扛改造山河,他们引水、蓄水,造福一方,这个昔日以防洪、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今天又为旅游、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云台秋色

小寨沟

下午转场小寨沟,这里多了些原生态,据说竹林七贤在此聚会。小寨沟由三个景观区构成,潭瀑峡、泉瀑峡和猕猴谷,没分清潭瀑和泉瀑的区别,导游建议走潭瀑峡,泉瀑峡的云台天瀑在这个季节水量不大。

潭瀑峡

潭瀑峡 寿字石

潭瀑峡一壁峭岩耸翠,一壁奇峰竞秀,峰岩之间跳动着一泓水流—小龙溪,这里三步有泉、五步为瀑、十步成潭,小龙溪在高低不等的岩石上欢快地跳舞,叮叮咚咚,一路翩然而下。溯游从之,道阻且长。在台阶上感受水的舞姿,或倾泻,或跌落,或相聚成潭,潭水在山岩的衬映下呈现不同的颜色,清浅处,黑色的小鱼影布石上,往来翕忽,有空游无所依之感。

潭瀑峡 情人瀑

潭瀑峡 丫字瀑

潭瀑峡 清漪池

潭瀑峡 水帘洞

潭瀑峡 不老泉

峡中的瀑布被冠以不同的名字,情人瀑,两股流水相拥相偎跌落潭中,如情人耳鬓厮磨;丫字瀑,不同方向的流水汇成一束泻入水面,如两军胜利会师。一处天然洞穴,洞顶石檐上挂满水草,水珠串联成线,如珍珠般挂在洞口,是谓水帘洞;几根毛竹引来山泉供游人品鉴,此为不老泉。不老青山带来不老生机,奉献给乐山乐水的代代过客。

潭瀑峡

试剑石

潭瀑峡 点将台

潭瀑峡 U形山谷

试剑石自然能演绎,故事附会到李世民身上,有试剑还有点将台,正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前方已无路可走,尽头是一个三面环山的U形山谷,抬头仰望,三壁巉岩,还有半圆的蓝天。

猕猴

猕猴谷有动物表演,沿着阶梯向上攀缘,妻子走在前面,一只猕猴跳到山道的中央,突然上前抢夺妻子手里拿着的马夹袋。猕猴完成了这次抢劫,迫不及待地撕扯里面的零食、酸奶,还大大咧咧地用余光扫视受惊吓之人,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味。

猴子表演

刺猬表演

海狮表演

动物表演按部就班地进行,猴子骑车,白狗算数,刺猬排队,连海狮也表演拿手绝活。一头山鹰从空中划过,在平静的水面留下对称的倒影。鱼翔浅底,枫叶正红,云台山呈现着别样的精彩。

山鹰

枫叶正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