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大叔种地30年从不休息,儿媳妇突然跪下:爸家里的债我来还

一颗柠檬绿吧 2025-03-26 00:29:07

村子里的事,一年到头都没什么变化。夏天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王大叔的身影。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在地里忙活,手上的老茧像是长在了皮肉里。村里人都说,王大叔是天底下最勤快的人,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种着地,连年过节也不休息。那块地产量县里数一数二,可王大叔家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

我是王大叔的邻居,只隔着一道矮墙。去年腊月,他儿子大贵带着城里媳妇回来过年,引得村里人纷纷来我家后院摘菜时打听。

“听说城里媳妇可挑剔了,养尊处优的,大贵能娶上,不知道烧了几辈子高香。”隔壁李婶一边掐韭菜嫩芽,一边大声嚷嚷。

我家后院种的菜,常被李婶不请自来地”检查”。她边摘边说:“大贵这娃也是命苦,爹让他供到大学,他却在城里一呆就是十年,连个对象都没找着。”

说着,李婶丢下几根老了的韭菜根:“这根不好了,我帮你拔了。”

话音未落,我就看见李婶盯着墙那头愣住了,她扯着我的袖子:“诶,你看那是不是大贵家儿媳妇?”

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米色羽绒服的年轻女人,正在院子里晾衣服。俊俏的脸蛋冻得通红,手上套着王大婶织的粗毛线手套,却还是冻得不利索,接连掉了好几个衣夹子。

城里来的媳妇倒是不娇气,大冬天在院子里晾衣服,手冻得通红还咬牙坚持。

“听说城里洗衣机不用晾衣服,自己就能干。”李婶小声嘀咕,“这丫头咋不用?”

我摇摇头:“王家哪有钱买洗衣机。”

王大叔种了一辈子地,家里钱却花得莫名其妙。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傻实诚的人,老被人骗。前几年还搭上老伴一场大病,听说是卖了一头牛才给治好的。

年三十那天,我带了几个菜去王家串门。一进门,就见大贵媳妇正手脚麻利地包饺子,那手法,一看就是城里姑娘学了好些天的。

王大婶笑得合不拢嘴:“我家彤彤手巧,学啥都快。”

彤彤,这是大贵媳妇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不是我们村的人。

大贵在一旁削土豆,笑得像刚偷了蜜的熊:“妈,你又夸她。”

我瞄了一眼饺子馅,全是白菜豆腐的素馅,连个荤腥都没掺。正想着,就听王大叔在堂屋咳嗽起来。

大贵忙放下刀:“我爸感冒了,这两天嗓子不太舒服。”

王大婶接过话:“哪是感冒,老毛病了。前两天还下地干活,回来就这样了。”

彤彤放下饺子,走到堂屋,给王大叔端了杯开水:“爸,喝点热水。”

王大叔接过水,脸上堆着笑:“不碍事,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

那晚饭桌上,王大叔一边咳一边吃,眼睛却总往大贵和彤彤那儿瞟。彤彤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跟大贵对视了一眼。

饭毕,我正准备告辞,却见彤彤突然走到王大叔面前,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

“爸,家里的债我来还!”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得连筷子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王大叔脸色煞白,抖着手指着彤彤:“你、你知道什么了?”

大贵赶紧上前扶起彤彤:“爸,事情我都知道了,您别瞒着我们了。”

王大叔颤颤巍巍地坐下,眼里含着泪:“大贵啊,爸对不起你…”

我这才知道,原来王大叔家欠了一屁股债。那天晚上,我听完了一个埋藏了三十多年的故事。

王大贵上高中那年,成绩特别好,县城中学的老师都说他能考上重点大学。可那年村里遭了旱,庄稼歉收,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

王大叔拿不出学费,急得直跺脚。那时候,村支书老徐看中了王家的几亩好地,想低价买过来。王大叔不肯卖,天天想法子凑学费。

正发愁时,县城来了个姓黄的商人,说是做农产品生意的,要包村民的地种植特种农作物,还说包回收,保证高价。村里人半信半疑,唯独王大叔信了。他想着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立马和黄老板签了合同,还借了高利贷买种子和化肥。

那年秋天,眼看着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黄老板却人间蒸发了。村里人这才知道上了当,那些所谓的”特种农作物”根本卖不出去,甚至连普通粮食都不如。

王大叔欠下一屁股债,却咬牙供大贵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为了还债,王大叔发了疯似的种地,从早到晚不敢歇一分钟。村里人都笑他傻,说他种再多地也还不完那些高利贷。

大贵不知道这些事。王大叔怕耽误儿子学业,谎称家里有亲戚资助,让他安心读书。大贵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不错,常常往家里寄钱,却不知道那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债主的口袋。

就这样,王大叔种了三十年地,一年也没闲着。农闲时节还到镇上打零工,挑水泥、扛木料,干最苦最累的活。可债务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怎么也还不完。

直到去年夏天,王大叔实在扛不住了,病倒在地里。村医给开了点药,叮嘱他别再干重活了。可第二天,王大叔又出现在田间。

“他是疯了,命都不要了。”李婶背地里这么说。

我也不明白王大叔为何这样拼命。

直到那天晚上,彤彤跪下的那一刻。

“债主上门了?”我问。

王大婶点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前天晚上来的,说再不还钱就拿我们的房子抵债。”

大贵握紧拳头:“爸,您怎么不早说?”

王大叔咳了几声,声音嘶哑:“你好不容易在城里站稳脚跟,我怎么忍心再拖累你?再说,你刚结婚不久…”

那时我才注意到,桌上的除夕年夜饭寒酸得可怜。一盘白菜豆腐,一碟咸萝卜,一碗稀饭。连个肉末都没有。

王大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旧账本,递给大贵:“这些年的账,我都记着呢。”

大贵翻开账本,只见密密麻麻记录着借款日期、金额和利息。最早的一笔竟然是二十多年前的。

“七万三…”大贵声音发抖,“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有这么多?”

王大叔叹了口气:“高利贷啊,利滚利,越还越多。”

彤彤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问:“爸,这笔债款的利息是多少?”

王大叔说不清楚,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债主给的,我也看不太懂。”

彤彤接过来看了看,皱起眉头:“这利息明显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了,属于非法放贷。”

“啥?非法?”王大婶一脸茫然。

彤彤点点头:“我在银行工作,对这些很清楚。他们是在欺负你们不懂法律。”

这时,我才知道大贵的媳妇是银行职员,还是个懂法律的人。

看着大贵和彤彤的眼神,我知道这场三十年的债务噩梦,也许终于要结束了。

年后开工第三天,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王大叔家门口。车门一开,下来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手里还提着个公文包。

村里人都以为是来收债的,议论纷纷。李婶更是第一时间跑到我家后院:“快看,大贵家来人了!”

那个小伙子在王家呆了一下午。期间还出来打了几个电话,说话声音很大,听得出来情绪激动。

“这是要翻天了?”李婶一边掐我家的香葱苗一边嘀咕。

晚饭后,我刚打算去村头遛弯,就见王大叔一家三口站在门口送那个小伙子。王大叔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角挂着我从未见过的轻松笑容。

第二天清早,王大叔居然没去地里。我正纳闷,就见他穿着一件崭新的棉袄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

“大叔,今天不下地啊?”我笑着问。

王大叔眯着眼睛:“休息一天。”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心头一震。三十年来,王大叔第一次在大好农时说”休息”!

李婶闻讯赶来,毫不客气地打听:“王大哥,昨天那是什么人啊?”

王大叔笑而不答,只说是大贵媳妇的同事。

直到大年十五元宵节,全村人才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王大叔在自家院子里摆了几桌酒席,请了村里的邻居们。席间,大贵站起来说话了。

“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家的关心。我爸妈吃了三十年苦,今天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彤彤在一旁补充:“那天来的是我们银行的法务,他帮我们查清了那笔债务的真相。按照国家法律,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债主收取的超额利息是违法的。实际上,我公公这些年已经还清了本金,甚至多还了好几倍!”

村里人听了,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那债主同意了?”有人问。

大贵冷笑一声:“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则我们就去法院起诉他非法放贷。”

彤彤接着说:“其实按法律,他们还应该退还我公公多付的钱。但为了大事化小,我们只要求他销毁欠条,今后不再找我公公的麻烦。”

王大叔端起酒杯,眼中含泪:“如果不是彤彤懂法律,我这辈子可能都还不清这笔债了。”

那天晚上,王大叔喝得满脸通红,醉醺醺地拉着彤彤的手:“闺女,你是我们王家的福星啊!”

彤彤害羞地笑了笑,悄悄对我说:“其实爸还有个心愿没完成呢。”

“什么心愿?”我好奇地问。

“修缮祖屋。”彤彤看了看四周破旧的房子,“我跟大贵商量好了,今年帮爸把房子翻新一下,再买些现代家电,让他们晚年生活舒适点。”

1 阅读:620

一颗柠檬绿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