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潘家荒赵氏后裔,各位宗亲,大家好。在甲辰龙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想给大家聊聊我们的家族史。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祖宗也不知道是谁,不知道来自哪里,那我们就是一个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有人说,有家谱的人是幸福的,很幸运我们是有家谱的家族,而且历经二十一代清清楚楚,不曾中断,所以我想很骄傲的和大家聊聊我们的家族史。
1.历史背景我先来交代一下历史背景,话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解决中原地区人口稀少问题,恢复中原社会生产,下令将山西人口迁徙到中原地区垦荒,这场移民潮被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
民间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其中一首民谣广为流传:“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粮种,并且免税三年。
2.我族移民时间明朝初期有记载的移民共有十八次,很可惜,我们的祖先并不在这第一批次的移民之列,也就没有赶上朝廷发放路费及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大约又过了一百年,我们的祖先才从山西开始前往河南,此时大约是公元1520年,大明中期 正德十五年。
始祖的情况我们的始祖姓赵氏,名子龙,字云从。原籍山西省潞州府壶关县树掌村人,家住树掌村南头,职业为军人。明朝中期和他的胞弟“子学”奉朝廷诏书迁河南省彰德府安阳县。
由于当时朝廷规定兄弟二人不能同居一村,所以始祖的弟弟子学入籍定居在安阳县城西八里张村。始祖本人定居在安阳县西南边界一里的檀山北侧的赵家沟村。
讲到这里,我要澄清一点,我们家族的移民是明朝中期,大槐树集中移民是在明朝的早期,而且是因为始祖从军,不可能从壶关向北先走到大槐树再折回安阳县,所以我们家族的移民和大槐树无关。
3.为什么住在山沟里?看看清朝测绘的安阳县地图就知道,安阳县的西南边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土地窄狭,交通不便,并不是一个适合繁衍生息的地方。老祖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热闹繁华、土地肥沃的地方,比如鹤壁集镇的周围?或者安阳县城附近的其他村庄?
答案是,他没得选,因为他的身份是军人,军人要服从安排。明朝法律规定,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并随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若军户全家死绝或逃亡,由官府派人到原籍勾补亲族顶替,称为“勾军”或“清军”。
乾隆三年的《安阳县志》记载:“在城者......曰北关一里,收併彰德、潞州二卫及更名等地俱附内。”这里说的一里是一个行政概念,一里包括110户家庭,每10户为一甲。”卫“指卫所,就是明朝的军队所在地。
而在安阳县西南的东顶村,当然今天属于鹤山区姬家山乡管辖,有一通石碑,上面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安阳县北关一里四甲东顶虎尾沟村。
安阳县北关一里四甲东顶虎尾沟村
我们家谱记载的始祖落户河南的第一站就在安阳县西南边界檀山之阴赵家沟,而东顶村在檀山对面的山坡上,赵家沟则在檀山和东顶村中间的山沟里。
为了表述清楚“一里”的概念,举例说明,假如我在大明时期,身居国外,要寄一封信给东顶村的友人,收信地址应该这样写:
大明国河南布政使司彰德府安阳县北关一里四甲东顶村 某某某 收。
我想这样您就理解了这个“一里”的概念具体是什么含义。
这三个记录可以互相印证,可以说明:
1.安阳县的北关管理的"一里”在东顶村附近,其中东顶村周围是第四甲,因为此处居中的人主要是原来彰德卫和潞州卫的军户,与我始祖军籍及原籍潞州府的身份相符,而此时的清朝已经没有了卫所制度。
2.始祖在安阳县的西南定居是服兵役的行为,所以不能随便迁徙。亦兵亦农,符合明朝士兵自己养活自己的真实历史情况。
如果你去过东顶村附近,你就会发现,如果不是被强制固定在安阳县的西南边界,这里的沟壑纵横,土地稀少,交通不便,生存环境还不如壶关县的原籍树掌村来的更优渥,这样就失去迁民的意义。
4.赵家沟时代我始祖云从公在赵家沟定居以后,婚配武氏夫人,生三子,长选、次会、三用。二世祖选公又生四子,长 世金;次 世银;三 世友;四 世财。
我家族在赵家沟发展至第三代时,正值明朝后期的天启年间,当时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对于社会的控制也逐渐松动,再加上赵家沟本就土地窄狭,家族人口日益增多,推测已有二三十口人,赵家沟已无法承载家族的发展,三世祖世金,字庚辛。公作为长子长孙毅然担当,带领父母妻小、兄弟姐妹迁往汤阴西潘家荒居住,因此我们尊奉三世祖庚辛公为潘家荒赵氏始迁祖。
始祖云从公去世后就安葬在赵家沟,二世叔祖,会公和用公皆有后代,当时依然继续在赵家沟居住,守护始祖云从公的坟茔,后失去联系。
好的,这一篇就先聊到这里,下一集,我们继续分享赵氏家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