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清样》— 撰文 | 文一刀
18年前,也就是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首个国庆“黄金周”由此诞生。当时,97年东南亚金融海啸的余温尚存,十一黄金周的推出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不过第一年的十一黃金周并不尽如人意,出行仅有2800万人次。
但人们的迷茫常常是来的快去得也急,当终日疲惫于浮躁日常的人们回过神来之后,2000年的十一黃金周便立竿见影迎來拐点,出行人数翻倍至近6000万人次,外界将其形容为“井喷”。自此,集中休假制度开始在这18年间逐级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面对日常那经不起推敲的生活,黄金周立刻成为普罗大众假装在幸福的最佳“道场”,根本无暇去考虑其意义与价值,一路狂奔并在假日中追逐他人的后脑。
2012年的国庆假期由于与中秋相叠加而形成了8天的长假,当时便被成为史上最长假期,而5年之后的2017年,这样的超级8天假轮回再现。经过18年的熬制,此时的黄金周已经成为全世界为之关注的遍地黄金之周,数字显示,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国内长线游热门目的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分别为丽江、三亚、北京、杭州、厦门、成都、西安、桂林、重庆、西宁。其中西安在八天阴雨连绵的假日中依然接待了国内外游客1165.03万人次。
各地为在黄金周期间揽客造势也是不惜重金、不遗余力,10月1日晚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多利亞港举行的烟花汇演,23分09秒时间便耗费了1300万港币,当然这些费用是由全港各区工商联有限公司斥资赞助的。
不过在巨大的商机与财富数字背后,黃金周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都意味着一次糟糕的体验,诸如火车票一票难求、高速公路堵成停车场、景区游客爆棚等“假期乱象”也集中凸显,虽然每年黄金周结束人们都会问“中国人该如何休假?”,但一年轮回过后依然一切照旧。2008年,五一黃金周被取消但仍保留十一黃金周,苦中作乐的人们以各自的兴趣与追求为出发点把黄金周演变为购物周、自拍周、爱国周、看人海周.....。
当然在这一系列版本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购物,对于购物,如今的国人人早已得心应手,国内是早已不能满足,据统计今年有600万人次冲向英、美、法、西班牙、捷克、阿联酋等国。
当地的商家们发现,这些常常住在提供中式早餐的廉价酒店的中国人,却会在几天假期内对昂贵的服装、包、珠宝一掷千金。以至于这些国外商家不但早就开始接受中国银联卡,而且逐年增雇中文翻译,并要求即使不会讲中文的员工也要学习如何礼貌对待富有的中国顾客,包括用双手递交信用卡以示尊重等。
在英国以购物而闻名的牛津街上,手提购物袋的中国游客随处可见。不少在购物商场门前等人,休息的游客身边都放着十多个购物袋。但英国商家至今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中国顾客只买同一种款式的同一种型号,即使对其他商品百般介绍,他们也几乎不会选,在国外购物的中国顾客看上去只会钟情一种品牌:路易·威登。——《调查清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