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觌与孙氏宗谱(大宋词臣尚书孙觌系列·二十一)

安荷评书法 2024-08-28 21:58:35

原创2024-04-03 06:57·三近居士

国有史,邑有志,族有谱。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世谱等,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记录家族的世系繁衍、迁徙发展、婚姻仕宦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彰显家族价值追求、气质风貌,堪称家族的百科全书。家谱既是国家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赓续、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一种特殊文献,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方孝孺说:“谱者,布也,敷布远近,百世之纲纪,万代之宗派源流。”西方家谱的历史也很悠久,《圣经》中的一些篇章也属家谱,在《死海古卷》中便出现了,大约写于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期之间。

学者认为,与西方家谱比,中国古代家谱更重视家族,只记父系,不记女性后裔,而西方家谱以个人为中心,经常是夫妻合谱。在西方家谱中,无祠堂、学田、族田之类,也不记录集体商业行为。在中国家谱中,祖先被描述为道德偶像,西方家谱则更强调出身高贵。东西方族谱都有政治意味,但中国强调家国同构,西方强调个人对家庭的归属感。

中国家谱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已有家谱,至今三千余年。目前公认最早的家谱是周代《世本》,约在公元前234年-公元前228年写成,原书已佚,今存辑本。记录了帝王、诸侯、大夫的家族世系。《世本》应出自小史(官名)之手,小史作为“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的官员,专门记录贵族血脉传承,即谱牒,确保王族婚姻门当户对,避免近亲结婚,并为选定继承人、安排祭祀等,提供佐证。谱牒只能王家编修,普通贵族家都没有。秦统一六国后,六国旧族凋零殆尽,相关史料亦星散,司马迁写《史记》时,只能“唯三代上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可见,他利用过诸侯谱牒中的史料。

汉代时,氏族谱逐渐替代了谱牒,编辑也走向标准化。一是通过图表,辅以文字,标出家族世系的传承;一是通过叙述,记录家族世系的传承。不过,直到魏晋南北朝时,私家之谱才出现井喷式增长。学者仓修良先生在《家谱概述》中认为,这与魏晋南北朝重门阀制度有关。两汉后,地方豪族不断膨胀,足以左右一方,他们聚族而居、自给自足,没有他们的支持,中央政府难有作为。所谓“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作为新兴势力,这些“地头蛇”渴望用修家谱将自己的权力合法化,且他们互相攀附、结为婚姻,也需要家谱来背书。南宋历史学家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宋代以前,家谱以官修为主,主要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宋代以降,私家修谱日渐兴盛,家谱的编纂主要转为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宋代出现平民家谱,此时家谱已无选官、婚姻等作用,精神伦理价值成主导,以欧阳修、苏洵体例最著称。二人都主张“断自可见之世”,每五代一图,“下到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避免繁复。欧阳修的体例是表格式,每一行是一代;苏洵的体例近似树状图,被称为“垂珠式”。

学者吴雪菡指出,两种格式无本质不同,宋代无人讨论二者区别,明代才开始区分。宋人的平民家谱不多,但比较严谨,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宋人谱牒,今不甚传,欧、苏文名最盛,谱附文集以传,其以世次荒远,不敢漫为附会,凡所推溯,断自可知之代,最得春秋谨严之旨,可谓善矣。”明代,家谱体例臻于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后世家谱基本格局。清及民国,中国家谱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堪称中国家谱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家谱总数约有三四万种之多,而散布在中国民间的家谱更是浩若繁星,不胜枚举。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家谱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史学家葛剑雄他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大量使用家谱资料曾说:“传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修的,明代的已经不多,此前的基本没有,所以家谱资料一般只能用于研究16世纪以后,少数可上溯到13中至14世纪,极个别才能推算得更早。”

从康熙年(公元1697年)《孙氏世谱序》开始有系统完整的记载: “宋有乐善公,始卜居毗陵郡(常州)城东南之西徐里”,自宋大儒鸿庆公孙觌始。所以着孙第桥之派。又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孙氏又修宗谱序》记载,“我孙氏世家金陵,宋兴师下江南,始徒常州之武进。至第六世,而我鸿庆公(孙觌)文章、事业冠于当时,致政后居马迹(山),晚迁西徐”。

据乾隆(公元1768年)《孙第桥孙氏重修族谱序》记载:“孙觌生三子,长子琮,字介宗,一字黄玉,原配范氏。居西徐基住村。次子珀,字介伯,原配杨氏,居西徐住基村。三子璠,字介藩,原配杨氏,居西徐住基。“分三大支,有前分、中分、后分。前分之中,有礼嘉桥分、大河头分等。中分之中,则分为杨桥分。后分之中,则分为马口分等。虽散处异地,皆鸿庆公(孙觌)一身所分也”。

常州祠堂在明清盛极一时,达到1000多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孙氏大宗祠由孙觌21世孙孙承秀所建,竣工于孟冬,占地1500平方米。清咸丰庚申(1860年)毁于兵燹,同治癸酉孟夏(1873年农历四月)族人合力重建,目前大部保存完好。“虽散处非一地,皆西徐宗派之所分也。至于谱牒则始于康熙丁丑((公元1697年)。而乾隆戊子(公元1768年)、道光丁亥(公元1827年),又经两次续修”。

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乃四修也。五修于光绪丙申(公元1896年)。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已经是六修了。七修是公元1999年,八修是2018年。

值得一提的是,六修孙氏族谱时,正值中华民国,民国的创始人是孙氏中山先生。民国三十六年,孙文长子孙科任南京民国政府副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孙科为武进孙氏(六)修普纪念题写匾额,题字:“本固枝荣”。那时一干头面人物如戴季陶、张厉生、白崇禧、朱家骅等也提笔祝贺。如此盛大隆重之殊荣,不是哪家修谱时都能遇到的礼遇。

难能可贵的是,孙科在新中国成立时选择留在大陆,拒绝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他坚信只有在大陆才能真正为父亲的事业做出贡献。孙科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并担任重要职务推动国家发展。

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孙觌去世后,到康熙年间,已有五百二十八年。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有孙氏家(族)谱呢?关于其孙氏家族的历史,孙觌在其《黄林先墓记》中有不完全的部分记载。可惜,这五百二十八年的断代宗谱暂未查找到。

斯人已去,留下孙觌砚池,孙觌山庄,孙觌桥,孙觌小学(原三近书院),孙觌墓。

常州以人名命名地者,除孙觌之外,尚不多见。阖闾城下,燕诒堂内外绵延了至今940年,已传35世的孙氏传人。2021年5月,重建孙氏大宗祠孙觌纪念馆落成及孙第桥礼嘉桥孙氏八修宗谱玉成。

家谱,作为沉淀的家族记忆,可以唤醒一个人的骄傲感、责任感,能振奋人的精神,更好地发挥自己,这比基因的力量要大得多。认同感可以超越血缘之类限制,可以激发潜能,那么,就不如更包容地去看问题。

0 阅读:0

安荷评书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