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旅游随笔是我及家人西北环线行第二天日程,上周黔程介绍大唐和吐蕃的历史往事,写了日月山与文成公主凄美的传说。
本周,黔程写写中原王朝进入青海的历史,介绍一下柴达木盆地的苍凉,以及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大小柴旦湖最惊艳的美丽......
一、青海简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朝廷在今西宁市城东区湟光地域设立西平亭,这就是中原王朝进入青海的起点了。
西汉时期,朝廷为加强对羌人的管理,结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点,在青海河湟地区设立“护羌校尉”一职,级别平行于郡,俸禄两千石。
东汉建初六年(81),章帝刘炟(光武帝刘秀之孙,明帝刘庄第五子)任命邓训(河南新野人)为护羌校尉,进驻临羌(今湟中区多巴镇)。
邓训深得羌人信服,东汉和帝(章帝刘炟第四子)永元四年(92),病逝于任所,羌人在北山寺为其立祠,敬为神,后尊为“西宁城隍”。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朝廷置西平郡,治所在今西宁,辖西都、临羌、安夷和长宁四县,郡县同郭,西宁建城就是始于此了。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河西鲜卑族首领秃发氏乌孤率领族人进入湟水流域,7年后建国(先后迁都今乐都、西宁、武威),即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历三主,国祚18年。
原游牧于辽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带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后迁至甘肃、青海一带。
东晋义熙元年(405),鲜卑慕容氏首领树洛干自称大单于,建立了吐谷浑,成为青海新的主人。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杨广亲征吐谷浑,消灭了吐谷浑主力,吐谷浑臣服大隋。但不久大隋狼烟四起,中原王朝又失去了对吐谷浑的控制。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大唐攻入吐谷浑,吐谷浑归顺大唐;唐高宗仪凤三年(678),朝廷设置鄯城县,治所在今西宁市东郊,辖区包括今西宁市及湟源、大通、门源等县;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置鄯城郡。
北宋景祐二年(1035),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吐蕃语,意思是“佛子”),成为青海的新主人,定都青唐城。
北宋元符二年(1099),宋军攻入青唐城,改名为鄯州;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这就是西宁作为行政名的开始了。
明洪武六年(1373),朝廷在碾伯(今海东市乐都区)设西宁卫,洪武十九年迁至西宁城。
清康熙六年(1667),朝廷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两省,西宁属甘肃省管辖;雍正三年(1725),升为西宁府。
民国三十八年(1928),甘肃省一分为三,青海、宁夏两省建立。
从汉武帝设置西平亭开始,中原王朝基本持续统治西宁等地区达两千年,这其实也是青海是省而没有成为自治区的一个原因。
老祖宗打下的辽阔疆土,虽然当时以农耕为主,看似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但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物资基础,比如柴达木盆地,就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之地。
二、柴达木盆地
清乾隆时期,大学生傅恒等奉敕编撰的《西域同文志》:“柴达木,蒙古语,宽广之谓。滨河境,地宽敞,故名。”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至祁连山脉,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还是一片温带落叶阔叶林,雨水充沛,植被茂密。后来气候变化,柴达木盆地终变成了沙漠、戈壁之地。
柴达木盆地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被誉为“聚宝盆”;2022年,在盆地又发现了黏土型锂矿,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又将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我和家人坐在车上,一天之内几乎行车600多公里,对于青海人司空见惯甚至可能有审美疲劳的沙漠戈壁,我及家人却看到兴致勃勃、兴奋不已!
内子问小孩:你觉得是用“荒凉”还“苍凉”来形容柴达木盆地较好?
小孩说:都好!
于是内子又问我,我说:用“苍凉”更好。
内子问原因,我说:“荒凉”表示毫无人烟,而“苍凉”却有人文的意思!
就如我们在刚进入柴达木盆地边缘的时候,还看见有蒙古族老人在放牧;在盆地腹地,工业的开发犹如沙漠戈壁中的绿洲。
如今,工业与旅游的结合开始兴起,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大柴旦湖正迎来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
三、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是青海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思是“盐池”。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也是我们柴达木盆地之行的第一个景点,这几年“天空之镜”全网大红,内子对此极为期待!
茶卡盐湖为封闭的内陆湖泊,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3059米,湖底部为石盐矿床。
茶卡盐湖形成的原因很其实很简单,雪山融化后补给给茶卡,湖水溶解了石盐矿,日照导致的蒸发量超过了湖水的补给,于是石盐矿就析出了。
茶卡盐湖是青海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官方开始大规模开采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在茶卡盐湖,虽然玩得比较匆忙,但我们欣赏到了盐湖美丽的落日。
小孩在盐湖中玩得不亦乐乎,仿佛在贵州溪流之间戏水一样,还用一个小瓶装了很多盐石颗粒,说是要带回贵阳......







四、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思是“盐泽”。
茶卡盐湖的名气的确非常大,“天空之境”让其名声大噪。
但是,察尔汗盐湖才是美到了极致,如果一定二选一,我选择察尔汗盐湖,如果再用强烈的语句来描述的话,我觉得察尔汗盐湖可以说是我国最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大盐湖,全球第二大盐湖,面积5856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
察尔汗盐湖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
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察尔汗盐湖颜色的瑰丽,当我静静伫立在湖边时,望着洁白如雪的湖水慢慢渐变为深邃的翡翠绿,我想到的形容词是“惊艳”,不,“惊艳”还不够,“妖艳”似乎更能让人激发一跃入湖的欲望与冲动!
我照的照片,与察尔汗盐湖的美丽相比,犹如石砬与美玉的差距。












五、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是我们路途经过一个湖泊。
因为我们是两家人组的小团,就一个司机陪同(没有导游),所以路过之处,可以跟师傅说:刹一脚!
“柴旦”的意思就是“柴达木”,两者是一个意思,音译不同而已,所以,小柴旦湖就是小柴达木湖。
小柴旦湖与公路之间有铁丝栏栅隔离,有些地方有豁口,我们从豁口处进入,特别声明:并不是逃票,这是一个不收费的湖泊。
小柴旦湖特别清澈,湖天一色,无缝衔接,天空是白云的地方,湖水白色的,天空是蓝天的地方,湖水就是蓝色的。
这让我产生了小柴旦湖究竟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的疑惑,经过询问司机张师傅,小柴旦湖其实是咸水湖。





六、大柴旦湖
大柴旦湖其实算是“人工湖”。
1958年,建立大柴旦化工厂,开始采矿,因采矿而形成的数个湖泊。
大柴旦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主要生产硼砂,开采的矿产在偿还苏联债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留的矿坑后来注入了雨水,形成淡青、翠绿、深蓝的湖水,故大柴旦湖也称为“翡翠湖”。
大柴旦湖远处的高山是“大柴旦雪山”,炎炎烈日之下,山顶还残留有雪(好像叫冰川也可),雪山上建有温泉,我虽然很想去这个景点,但一则我们报的团没有这个景点,二则没有时间,就没有去了,其实也还是有点遗憾,如果站在山顶俯视大柴旦湖等,其实就像看见了“大地之眼”!









因为湖泊异常清澈,我特意照了一张游人的倒影照片,然后在旋转倒立保存,游人就仿佛在一个非常广阔的洞穴之下,特别有意境。

正常拍摄的倒影

旋转180度后的视觉
七、旅游提示
穿越柴达木盆地距离非常远,坐车也会很疲乏,路上需要多准备些零食。
在茶卡、察尔汗盐湖游玩时,日照非常的强,当然紫外线也非常强,帽子、墨镜准备好,高倍数防晒霜准备好,避免脱层皮,对于女生,晒黑也不好。
因在路上会堵车等原因,几个景点其实不是在一天之内游完的;我及家人实际上是前一日游的茶卡盐湖,第三天早上去的大柴旦湖。
之所以并于一篇来写,是为了归类写旅游随笔;我游玩的时候是连续一周,但写文旅随笔却是按周来写的,一周一篇,本系列后续随笔也按此原则处理,特此说明。
《西北行》待续;下周写写G315U形公路、南八仙雅丹、乌素特水上雅丹、东台吉乃尔湖的自然风光......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茶卡盐湖: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4A景区。
02.察尔汗盐湖: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柴达木盆地南部。
03.小柴旦湖: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大柴旦镇西南方向。
04.大柴旦湖: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大柴旦镇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