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抚州市住建局发出处罚通知,在一个工程项目投标中,有348家公司因为投标文件报价清单异常一致,判定为围标串标。
最终按中标金额的6.9‰进行处罚,总计罚款2650万元。
而该项目的招标预算是1200万元,最终的中标价1035万。
罚款金额2650万元,超过中标金额达1600万元。
这相当于一分钱没用,净赚了1600万元。
该项目应该已经施工完毕。
2023年11月,江西在临川服务区进行加油站的升级改造,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招标预算是1200万。

与本文无关
2024年1月15日开标,投标单位达到1852家,最后江西涨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1035万,杀出重围,确实不容易。
8个月之后,抚州市在进行招标项目核查时,发现该项目有348家公司的投标文件报价清单异常一致,清单编号错误也雷同,判定为围标串标。
最终的处罚结果是,348家公司按照中标价1035万的6.9‰进行罚款,每家公司罚款71,442元。
相关企业责任人处以串标企业罚款金额的6.9%的罚款。每人4929元。
总罚款额达到了2650万元。
这次围标串标的规模确实太大。投标单位都达到了1852家。
为了让中标单位中标,至少有348家公司做出了贡献,占到了总投标单位的18%。
最终,他们付出代价也是比较大的。中标金额是1035万,罚款就达到了2650万,违法成本达到1600万。
在处罚结束时,该项目应该已经施工完毕。
最后施工结算时能够拿回多少钱,目前还不一定。
一方面,说明了现在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围标串标行为查处力度不断加大。
这次被发现,也是在回头看中把此类问题查出来。
另一方面,对于围标串标行为处罚力度也在加大。
一家企业中标,需要348家公司来围标,在开标前,中标单位也需要花费相当时间与金钱。
如果给每家参加围标的企业1万元,前期也需要投入348万元。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都要从中标价1035万中找补回来。
相当于,工程还没有开始做,348万花出去了,1035万的工程必须用687万元做完,还没有考虑中标方的利润。
可想而知,最终这个工程质量是什么样的。
招标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
现在招投标中围标串标行为依然严重。
一个1200万的工程标就吸引了1852家公司来投标,最终认定的是348家公司围标串标。
在现在工程评标中,价格分还是占据重要因素。
中标单位通过号召348家公司来投标,以实现中标单位对价格的绝对控制而中标。
这也暴露出在评标过程中间,我们的信息化手段没有起到实质性控制作用。
在当时评标过程中间,就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围标串标行为,而不是等到事后核查才发现。
如果没有此次招标工作的回头看,可能这个围标串标行为就暴露不出来。
无论是评审专家工作质量,还是我们的评标系统,都还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又是一条生财之道[点赞]
围标很正常啊,北大学子举报苏州园区的围标也没啥大的后果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300多家投标…………那个白痴做的…………
高,实在是高!
那个标不是围出来的,你告诉我
有没有可能招标文件出错了?
一个加油站改造1200万
统一全国最低工资!失业金!失业即可领取!养老医疗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严惩违法加班
为一千多万的小工程串标实在不值得
挥泪斩马谡的局?
奇葩
怎么可能300多家围标?
这种公司太多了,应严历打击
招标这种方式本身就有问题。
我日。一千多家投标。卧槽卧槽卧槽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这个标得开几个月[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如果按中标价算,赚取合理的利润的同时全部投入到工程中,这个工程绝对是千年工程,可惜没有如果
不可能是同一家找来围标的,那用得着那么多
没交标的费1万吗
348家 不用查资质的吗?
围标、串标
呵呵,各有各的道
中标价一千多万,实际投入一百多万,所以几百家公司都想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