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淡不失去润泽,突出山石质感,跟他学画渴笔山水

凝萨 2025-02-03 03:24:03

这幅画是近代名家黄宾虹的作品,看出特点了吗?画中墨色浓淡对比强烈,呈现出苍茫气韵。墨色枯淡,依然有润泽华滋的美感,令人称奇。画中用到了传统山水画中的渴笔技法。渴笔是相对概念,对应湿笔才能理解渴笔。可以简单理解为蘸墨后吸走笔肚中多余水分,让墨色偏干,线条呈现出枯涩的效果。元代画家很喜欢用渴笔画山水,倪瓒在渴笔基础上还会用到干笔。配合疏旷深远的构图,流露出孤独高傲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的审美发生了一些变化,用渴笔创作的山水画逐渐变少。这是由于,明清两代画家喜欢画看上去很润的山水。他们用各种方法表现苍润、秀润、清润景色,让画中山水更容易与人进行亲切交流。

黄宾虹 渴笔山水

黄宾虹用渴笔技法,主要为了追求古淡天真的山水气质。清代画家描绘山水极度追求润的感觉,导致作品有了甜俗之气。为了避免沾染习气,近代画家研究用各种技法,破除甜俗之气。所谓甜俗,跟画家滥用装饰性技法有关,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忽视了作品意境。当山水画只剩下华丽的表象,很难让人共情。黄宾虹打破了形式上的美感,用渴笔描绘山水气质,可以感到灵魂层面的触动。

渴笔技法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山石质感,立体效果,并不会在视觉感受形成不适。既然如此当然要画成作品,告诉人们如何去除甜俗,找回自然山水钟灵毓秀的一面。

黄宾虹 渴笔山水 局部

黄宾虹学习宋元画家的渴笔技法,追求刚柔并济,润而不枯的效果。唯有笔墨老辣,才能画出韵味。他从笔法入手,完美表现出渴笔山水的润。这种润,可以理解为滋润。看画中的用笔,顿挫起伏充满力量与节奏,表现山石草木的内在精神。在远景稍加渲染,与前景、中景的渴笔技法相互呼应。

从画中还能看出惜墨如金的味道,笔墨放纵狂肆并非只有泼墨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说黄宾虹在传统中走出来一条创新之路。在他的不断尝试之下,渴笔又与积墨融合,赋予山水自然浑厚的气息。

黄宾虹 渴笔山水 局部

黄宾虹用笔墨强化空间关系,哪怕是一幅小景作品,也显得气势十足。从画中可以看出,他画得畅快、画得尽兴。欣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在笔墨世界中自由驰骋。黄宾虹的作品初看显得粗头乱服,如果你走进他创造的山水空间就会发现,处处充满生机,处处天然美好。

干笔皴擦,重墨提神,强烈的对比,形成奇崛灵动的风格。都说好的山水画是逸品,黄宾虹用自己的风格解释了什么叫逸品。回归自然,凝聚深远意境,就是逸品境界。他用传统技巧,画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拓展了人们关于逸品的思考。

黄宾虹 渴笔山水 局部

欣赏渴笔山水,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从写生特征入手,继续研究渴笔技法与写生创作的适配度。好的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出优点。想要爱上黄宾虹的作品,不妨从这幅画开始,仔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奥妙。

1 阅读:32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