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的一门传统艺术,在咱国家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像王羲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张旭的草书、米芾的隶书,都被后人当作宝贝收藏着。”
△ 信可樂也虽说这些人的书法风格差异挺大,可都成了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师。按理讲,人们对书法的包容度挺高的,然而有个中国美院的教授,他的书法作品却被网友批得啥也不是。王冬龄的竹书到底有啥门道?网友为啥把它批得啥也不是?看过他的作品,想必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师出名门的中国书法家】
王冬龄是中国美院的教授,也是挺有名的书法家。1945年冬天,他在江苏省吴东县的一个小镇出生。他小时候,当地经济发展挺快,这样他就有了更多能接触艺术的契机。1966 年,王冬龄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接着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读硕士,后来在中国美院教了大半辈子书。这么看,从专业方面来讲,王冬龄确实是正儿八经科班出来的书法家。
△ 李煜《望江南·閒夢遠》
另外,王冬龄早些年曾拜林散之、沙孟海为师。林散之是中国近代挺有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中国近代草圣。他的《林散之第一草书》体现了中国近300年来草书艺术的巅峰水准,对王冬龄的书法有着重大影响。沙孟海享有“书坛泰斗”的称誉,他暮年时的草书创作在我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这两位名师的培育之下,王冬龄的草书水准当然是超出一般人的。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关键是,王冬龄本人在草书领域造诣颇高。他的狂草作品,像《庄子·逍遥游》还有《老子·五千言》,在书法史上那可是极为出色的大幅杰作。直到现在,好多人想起他创作时的那场面,依旧会觉得特别震撼。可王冬龄自己呢,并没因为以前取得的成绩就满足了,到了晚年,还不停地试着超越自己。
【自创竹书一直饱受争议】
王冬龄弄的竹书跟他以前的作品似的,视觉上特别震撼。他挑8年以上的毛竹来搞创作,把那豪放不受拘束的草书直接写在好几米长的毛竹上。大概算一下,他创作时起码用掉了770根毛竹,这就相当于得砍掉4亩的竹林,总面积得超过2600平方米。竹书写起来可不轻松,得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和足够的体力,还得有面对各种质疑的胆量。在体力方面,王冬龄年轻时就有运动的好习惯,特别喜欢游泳这种能让全身肌肉都动起来的运动。
△ 鳥語花香
所以,跟其他书法家一比,王冬龄能尝试别人不敢想的创作形式。“王冬龄这人的性子,就跟青松似的,透着股傲气。他费了不少劲儿创作的竹书作品,没立刻得到大家的认可,倒是引来了不少争议。不过对王冬龄来讲,这只是他在艺术之路上的一个尝试罢了。就算别人不理解,他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尽情享受创作的过程。”
【竹书作品为何无人欣赏】
为啥没人欣赏王冬龄的竹书作品呢?这得先说说,王冬龄拿手的是狂草。跟平常多见的行书、楷书比起来,人们对草书的了解那是相当少,要给出个客观的评价可不容易。再者说,狂草的风格狂放洒脱,基本上跟实际使用没啥关系了。对那些从没接触过的人来讲,这种书法作品他们根本看不出写的啥,瞅见的就是一堆乱糟糟没条理的线条。
另外,要说王冬龄,与其讲他是书法家,倒不如说他是个艺术家。在他晚年搞创作的时候,很大胆地把多种艺术形式放到书法里。对那些坚守正统的书法家来讲,他的这些做法太让人吃惊了,把书法的优雅和底蕴都给破坏了。所以,面对他的竹书作品,不少专业的人都表示不看好。
△ 聼西湖雨
最后呢,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王冬龄想让大家看到的是狂草和毛竹的激烈碰撞,是古代竹简和现代书法的相互融合。可在普通人眼里,竹书用了好多竹材,浪费得很严重。甚至有网友留言说:求你饶了它们(毛竹)吧,别去祸祸无辜的竹子了。
【跨界书法未来去向何方】
近些年来,跨界书法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像王冬龄的竹书,曾祥边大吼边创作的吼书,还有邵岩拿针管射墨的射书之类的。这里头确实有一些不错的跨界作品,可多数都像是在故意吸引眼球,惹人注意。王冬龄在书法上成就不小,到了晚年,他各种尝试是想让书法艺术有更多突破,不是图名图利。不过得承认,他好多跨界的书法作品,普通人很难感受到其中的艺术味儿。就像他的那个啥,不但不适合在公众面前展示,还让人们的好奇心压过了对书法的喜爱。比起早些年那幅《老子·五千言》的大作,王冬龄好像陷入了一个突破的困境,他太注重表现书法的形式了,却没在意普通大众对书法的看法。瞧瞧王冬龄这辈子,他早年间依照传统,师从名门,把创作的底子打得牢牢的。在他创作的高光时刻,机灵地把书法艺术跟中国传统文化糅合到一块儿,让我国的经典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了。
△ 李商隱 - 竹塢無塵水檻清上了年纪后,他果断地舍弃了原先的创作办法,不停地摸索新的书法呈现方式。他都73岁了,还能搞出有突破的竹书来。不过从他身上,人们能轻易发现当下传统艺术的难堪处境。王冬龄尝试那么多艺术表现方式,就是想让书法在现今能有所突破,不被时代给忘了。现今说起书法大家,咱们熟悉的还是古代那几个名人,对现代的书法家知道得不多。王冬龄担心书法会遭时代遗弃,变成只有极少数人真心喜爱的艺术,成为历史里的几笔简略记录。所以王冬龄的竹书作品,即便多数人难以看出其中的美,然而他为书法艺术奉献一生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激励的。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