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新:行草十家展,弄点与众不同的玩法,引领当代书法展览模式

书法世家 2024-11-28 20:11:32

闲庭信步的行草十家

文/齐玉新

如果说狂草或者大草,是狂歌的话,行草(行书加草书吧,这个概念本身就模糊)就是闲庭信步,它展现了一种开合有度的悠游状态。前几天在郑州上演的狂草四人展则是对技法和个人情绪极限值的极度挖掘与输出,让人看了心潮澎湃,只想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而今天南昌举办的行草十家展却有着春风十里与尔闲庭漫步,喝杯啤酒吃点小龙虾聊聊人生的意味,这次第怎一个得劲了得……

行草十家已经办了十几届了,人员也换了好多次,每个书家也从青涩不断进化蜕变到了今天愈发成熟和厚重。如同一个少女经过不断的历练变成了成熟干练的美少妇,一切都是最好的时候,作者们不老也不少,正是创作的黄金时代,套用冯唐的话叫做:夏代有工的玉,后海有树的院子,此时此刻的创作,不老不少的你们--一切都刚刚好!

十位作者,都是行草书高手。虽然未必是当代最好的(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当代最强十家,就是写行草书的十个书法家而已,澄清下)但他们有着各自的面貌和个性,绝非等闲之辈。比如胡传海的傲慢与不羁,张学群的儒雅与绵柔,王春新的清秀爽利,张纬东宋味的开张,王厚祥的连绵大草,刘京闻的圣教演绎,洪厚甜的麻辣生涩,李远东的雄强刚猛,王乃勇的中原书风,林峰的细腻温润,都是一道道优美的风景,很有看头。如果说当代群体书法展的话,可能没有比这个展览更丰富多样的了。

这次展览一个最大的变化或者改进是,限制了作品的大小,最大不超过六尺。这是一个理念上的反思与回归,突破了以往展览追求鸿篇巨制以大取胜的观念,不断向着精品和质量升华。对于书法展览,这些年似乎流行比拼“大”,你写一面墙,我就写四面墙,他就写篮球场那么大。包括展览的名字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狠。当然,这体现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观念和彰显了时代宏大的精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远离了书法的人文精神,脱离了含蓄典雅的书法人文审美。

如果有一天,书法的展厅逐渐出现小作品,当是书法的又一次回归与进步。是对书法国展式创作的纠正。由此我想到了古代书法的展览,一件件不大的作品,照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当年在大阪展出的王羲之与空海书法展,《频有哀祸帖》跟张信笺似的,依然在展厅中熠熠生辉,并没有因为小而被遮掩光芒。

行草十家作者,基本都是功成名就的当代名家和国展评委,每个人都具有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里念,完全脱离了国展的竞技。他们的创作也完全不会受到任何方面的制约与限制,所以这才是他们最大的看点,看他们由着性子自由的表演与抒情。无论好与坏,那都是作者自己的追求,后果自负,评说由人。作为吃瓜群众的我,在展厅里一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发现他们的高明之处,努力偷走。二是找出他们的问题偷偷的避坑。

对于这次展览,我有一些建议:一个是要给观众看什么?展览,作品挂在展厅的墙上,就是与观众的对话与交流。那就看你想不想交流了,交流什么,也即作品的内容,调子,技法,态度(通俗还是高深)。二是作品的形式。十个人如何避开重复与雷同。这是决定观众眼睛和心理是否疲劳的一个重要特征。三是作品不必追求多,作者累观众看得也麻。很多展览你在门口堵住一个出来的人,问他记住了哪件作品,他往往一头雾水。这也涉及到咋让你的作品戳他的眼睛和心灵。以往直观的做法就是大,显然大太简易了,因为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大无穷尽,只要有钱和力气。

还有就是,关于民间的书法展该如何搞,行草十家作为当代一个有着十八年历史的团体,真应该花大力气琢磨点新路子,弄点与众不同的玩法,来引领一把当代书法的展览模式。试想一下,当代哪个展览最让人津津乐道?印象深刻?行草十家你们有钱、有路子、有人、有闲、有劲儿,有经验、有能力,是当前书法圈最好的“七有团体”,得有这个担当,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同志们!

我这酒店也住了,饭也吃了,酒也喝了,展览看了,朋友会了,土鸡蛋也拿了,抹抹嘴就走不合适,提点建议吧,算是回谢。

在一个不冷不热的冬天,来不远不近的南昌,看了一场闲庭信步般的展览,如饮鸡汤,不油不腻,刚刚好,刚刚好……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