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始搞事情了。
4月3日,特朗普突然举起关税大棒掀起全球关税战。
在特朗普再度抛出荒唐的关税计划后,全球经济局势风云突变。
中国迅速亮剑,打响反制关税霸权的关键一枪。
这一举措,不仅关乎中美两国,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01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啥大事,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了。
特朗普宣称所谓的“对等关税”,实则是无理取闹。
以中国为例,自加入WTO后,关税壁垒不断削减。
2024年,中国进口商品总金额达18.4万亿,征收关税仅2443亿,平均关税税率为1.3%,与发达国家差别不大,对美国大部分商品关税也极低。
然而,特朗普却无视这些事实,悍然对中国加征34%关税。
我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4月4日清明节假期,官方迅速行动,宣布对自美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关税,以牙还牙,打出真正的“对等关税”牌。
这一举措瞬间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轩然大波,美股进入熊市,华尔街一片惨淡。
但贸易战的影响远不止于金融市场,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2024年GDP合计占世界经济规模44%,贸易额占全球比重也极高。
一旦双方关税措施全面实施,全球经济必将遭受重创。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美国消费者将面临物价疯涨、日常用品短缺的困境,整个国家供应体系陷入混乱,经济快速衰退。而中国这边,大批对外贸易企业以及生产企业也必然受到影响。
回顾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仅仅是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就将除中国外的整个世界经济拖入了长达10年的缓慢增长期。
而此次中美贸易战若持续升级,双方近乎“硬脱钩”,全球几乎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经济大概率陷入一场时长超2008年的漫长萧条。
02
贸易战的主战场虽不在金融市场,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进而改变国内不同省份和城市的产业发力重点。
从2024年的外贸数据来看,我国外贸格局极为集中。
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进出口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已连续39年占据榜首,2024年占全国进出口总量的20.78%,实力超群。
外贸第二大省江苏,与第三名浙江进出口金额相差无几,且在出口额方面,浙江已超越江苏。上海和北京虽为外贸大市,但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我国进出口前五的省市占据总贸易额的64%,前10的省市占比达82%,这些省市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等。
具体到城市,深圳连续32年出口第一,出口额堪比越南一国。上海则进口与出口同样突出。宁波、东莞等城市也凭借各自优势跻身外贸城市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贸大省和城市,大多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强盛、财政税收净贡献的省市。
我国财政素有“五省三市养全国”的说法,即全国财政税收净贡献只有8个省市,除天津外,其余7个全在外贸大省前10名单内。此次贸易战升级,它们将成为大国博弈的主力。
这些省市的产业结构也将随着贸易战的发展而调整。
以广东为例,其电子信息、家电等产业发达,可能会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浙江的纺织、小商品等产业,也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上发力,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它们贸易格局的变化,也将深刻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走向。
03
全国经济一盘棋,面对这场关系国运的贸易战,我们输不起。
相较于2018年首轮贸易战,当下国内经济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内需主导地位增强,基建和房地产对经济拉动边际效用减少,同时在科技领域也取得诸多突破。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我国已与美国势均力敌,在新能源领域更是一骑绝尘。
在此背景下,言叔大胆猜测,一系列刺激政策或许即将出台。
房地产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救市,房贷利率可能下调,核心城市限购进一步放开,房地产收储等措施也可能推出,以稳住房价。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它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能带动大量就业。
新一轮降准降息也可能在路上,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
同时,减税降费能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在“两新”政策方面,可能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鼓励企业加大在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外贸领域,将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鼓励开拓多元市场,增加出口退税等。比如,组织企业参加更多国际展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寻找商机。还可以通过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出口信贷支持,降低企业出口风险。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我们能够在贸易战的冲击下,稳住经济基本盘,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在风浪中奋勇前行。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贸易战的影响是长期且复杂的,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局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以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