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事件过程,抄书——
【《史记-李将军列传》: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陰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後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简单概括:李广违反了宵禁制度,被霸陵尉强制留在霸陵亭住了一夜。没过多久,李广复出担任右北平太守,就让霸陵尉和他一起去,结果霸陵尉一到军中,就被李广给砍了。
这个事件,我们现代人很容易做出结论,相信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流评价——
1、霸陵尉是秉公执法,而李广违法无疑。
2、霸陵尉很有个人原则,在职的将军都不能违法,何况你李广这个“前将军”?鉴于李广曾经身居高位、社会名望又高,这个霸陵尉身上甚至有不畏权势的可贵品质。
3、重掌权力后的李广杀掉霸陵尉,自然是挟私报复,活脱脱的官场霸凌,特别是直接杀人实在过分,怎么说霸陵尉都罪不至死吧。
同时代稍早前,发生过两个类似事件,即韩信的“胯下之辱”与韩安国的“死灰复燃”。
结果呢,韩信、韩安国不仅没有报复当初侮辱他们的人,反而“以德报怨”,给了对方官职。
这么两相对比,李广“心胸狭隘”的评价是肯定跑不掉了。
但是,但是来了,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当时的人,会和我们这些后人看法完全相同么?这个事是不是起码值得好奇、探究一下?
这其实涉及到汉初社会的主流观念与舆论研究,当然极难正面强攻、全面搞懂,只能以一些当时社会比较典型的现象做出局部探讨与推测。
比如,汉初实际是存在一位“全民偶像”的,就像后世的关羽、诸葛亮,世人都推崇他们,以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来作为个人的最高行事准则。
这个人就是栾布——
【《史记-栾布列传》: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於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大概栾布还活着的时候,燕地、齐地就已经有老百姓给他“立社”了,类似后世立生祠的举动。
还没盖棺论定就已经“封神”,可见栾布当时的社会名望以及时人对他尊崇的程度。
那么栾布何德何能呢?
来看下栾布的生平:栾布和彭越是梁地老乡、旧友,彭越去巨野泽当山大王造反,栾布却被贩卖到了燕地为奴。之后栾布因为家主报仇而扬名,获得了臧荼的赏识,连番升迁成将军。后来臧荼造反,栾布被刘邦俘虏,本来要杀掉,梁王彭越听说后就花钱把栾布赎了出来,在梁国做了个官。
之后彭越因谋反被诛,栾布“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杀头的风险给彭越收尸、鸣冤,这个义举,让栾布彻底名扬天下、海内仰望。
之后栾布步步高升,七国之乱时还跟着大将军窦婴刷了一波军功。
更让人羡慕的是,栾布明确死于前145年,鉴于他和彭越大致同龄,却比彭越多活了51年,可见他死的时候,至少九十岁左右,堪称汉初时代最为长寿的顶级活化石。也难怪时人会主动给他立生祠。
华夏文化推崇“立德、立功、立言”,能做到这三项,就可以称为“圣人”了,栾布有德、有功没有疑问,那他的“立言”呢?
《史记》记载的很明确:“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翻译一下:落魄的时候不能低头做人,那算不上是个人;发达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那也称不上贤能。
后一句的精髓,用现代观念来理解,其实就是“个人自由的限度”范畴,我们现代人当然知道,这里必须要有个限度,个人不能搞绝对自由,否则就大家都不自由。
但是,在栾布看来,在他全天下“粉丝”的观念中,或者说汉初社会的主流舆论,就是推崇“个人绝对自由”的!
这是汉初观念和现代观念的根本区别,实际上纯属严格对立,压根无法实现相互理解、沟通,这里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所以栾布“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对他有恩的人,他一定厚报;凡是得罪过他的人,他也一定要想方设法实现报复,正如范雎、法正等人的“睚眦必报”。
甚至,栾布或者时人不这么做,才是不对的,属于“三观不正”、“政治不正确”,是不可能被天下人公开推崇、颂扬的,“非贤”嘛!
也就是说,韩信、韩安国“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做法,在汉初时代反而是异类,栾布、李广“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以怨报怨”才是主流!
具体到李广,在他被贬为庶人的落魄阶段,霸陵尉“呵止”他,让他在霸陵亭吃瘪、受气了一夜,在李广本人看来,这当然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个欺辱之仇,他是肯定要报的!
你霸陵尉给我等着,等老子哪天时来运转,老子绝对第一个收拾你!
因此,李广复出当上右北平太守,相关军政大事都一概不管,先拿霸陵尉的人头出气才最重要。
客观说,李广的报复,倒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个人尊严受辱、与霸陵尉之间的这个小私怨,而是要维护天下人对他名誉、声望的评价,他不报复霸陵尉,世人就很可能看不上他,甚至就此认定李广“不贤”!
而李广本人早就贤名扬于四海,“单于素闻广贤”,连北方的匈奴单于都听说过,李广又一向爱惜名誉,自然不可能不报复。
因此,霸陵尉与其说是被李广所杀,还不如说是被当时社会的“主流舆论”所杀。
接下来看看,当时的霸陵尉是不是“众人皆曰可杀”?
班固给出了一个有力证据——
【《汉书-李广苏建传》: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状;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
这是《史记》没有记载、《汉书》补充的史料,说的是,李广杀掉霸陵尉后,还专门向汉武帝上书,请求降罪。毕竟霸陵尉怎么说也大小是个官员,他给直接嘎了,这事显然不能算完,得有个交代。
汉武帝的答复特别耐人寻味,其重点在“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翻译一下,汉武帝实际意思是——
李将军你因为心中怀恨,除掉了霸陵尉这个“祸害”,这件事做的很对,你这样严厉的做法,可以大大警示天下那些和霸陵尉同样残暴的人,让他们知道收敛、不敢再作恶,如果真能有此效果,估计死刑都不需要了,可以废除了。
这正是英明神武的我早就期盼你来做的事情啊!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追究你、让你上书请罪了?!这事已经过了,李将军你还是赶紧去上任,如果走得快,估计还能赶上欣赏右北平的中秋美景咧!
是不是和现代的理解完全大相径庭?
首先,这肯定是历史事实,班固加这个史料,应该是有准确来源的,他没有为李广辩解的心理动机与嫌疑。
这就有力说明了几点:
1、霸陵尉这家伙是个“祸害”。至于是李广在其所上的书里有所提及,还是汉武帝另行派人调查,总之,这个霸陵尉身上有事,要么是有违法行为,要么就是巡查、执法过程中太过残暴,群众口碑很不好。所以,李广杀他,虽然不符合组织程序,但实际并没做错。
2、包括汉武帝在内,都从未质疑过以栾布“有怨者必以法灭之”为代表的社会主流舆论,即连当时的汉武帝都“理所当然”认为,就算霸陵尉没有失职,只要他得罪了李广,李广就必须得报复他,这个事,李广做的不仅没有任何错误,反而值得赞扬。
所谓“报忿除害”,即使霸陵尉不是害也无所谓,报忿就得必须报复!如果真是害,那就更没问题了。
显然,汉武帝还是偏向霸陵尉是个“祸害”的,这也是后世文人们的普遍看法,包括辛弃疾就写过“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其中“恨灞陵醉尉”很能说明立场。
现在要再深入一下,当时的汉初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栾布这类“睚眦必报”的观念并成为社会主流的?
显然,这应该和汉初“游侠”风气盛行有关。这个事情也很复杂,简单说,游侠主要是传统贵族后代的士阶层或底层冒出的知识阶层、勇武之辈,鉴于汉初依然实行分封制即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些士人上升无门,自然就会有所不满,从而自己或者聚众搞事情。
这段历史妙就妙在,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当过“游侠”,汉初政府又施行无为而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游侠的社会土壤极为丰厚,相关的游侠风气、游侠文化自然也就蓬勃发展。
《史记》、《汉书》都记载了很多知名游侠,他们典型的特点,就包括讲义气、重承诺、仗义疏财、急人危难、快意恩仇、以武犯禁,同步的,游侠领袖所招揽的门客、游侠也纷纷“士为知己者死”,“士皆争为之死”。
这些做法当然有其正面之处,但也存在根本弊端,那就是,什么都讲,就是“不讲是非”,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不服就干、简单粗暴!
比如郭解的某个门客,听到一个儒生说郭解的坏话,他就直接杀了这个儒生,还割掉其诋毁工具——舌头。
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官方追捕郭解,有个人曾经窝藏郭解,官方追查到他头上,他就二话不说、直接自杀,让官方的线索彻底中断。
这些充斥着原生态的游侠作风,自然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于是,快意恩仇、同态复仇、睚眦必报就成了社会主流观念、舆论潮流。
而当时社会的“话语权”,正是主要掌握在这些游侠手中,他们不仅民间声望极高,在官方的声望、人脉也同样高深。比如郭解迁徙到关中后,“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甚至连卫青这种顶级大员,他都有人脉很快疏通。
甚至,当时有很多官方人士都颇具“游侠”风采,最著名的自然是季布,所谓“一诺千金”,他的弟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尝为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出现栾布这种“全民偶像”、郭解这种“游侠领袖”,实在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而李广报复杀掉霸陵尉,不仅没有任何奇怪之处,反而“合情合理”、理所当然,甚至会得到天下称赞!
以上。在现代价值评判下,汉初社会的这个主流观念与舆论,当然是不对的、有严重弊端,但它又真真切切的实际存在过,这更不能予以否认。
只能说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类理想的价值观念、社会秩序,是随着时间和历史推移,在一代代人的努力摸索中,逐步构建、完善的。
因此,我们后人看待历史,切忌犯“以己度人”、“以今度古”的思维惯性错误,这当然是个很难意识到的问题,因为关键在于,时空不同,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已然发生很多变化,特别是某些变化,可能是完全“对立、背反”级别的改变,这就导致,我们不仅很难理解,甚至压根就想不到——原来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完全相反的啊!
这个时候,用现代的观点去解读历史,用今人去猜度古人,显然只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就如李广报复霸陵尉这个事,我们现在自然都鄙视李广的做法,但当时人却都推崇他。
实际上,如果稍微深入思考,不难发现,用现代观点解释李广,认为他不过是心胸狭隘、挟私报复,根本解释不了当时历史的很多事情,注定难以逻辑自洽。
其实类似的现象有很多,比如我们阅读中外古典名著,那些对当时社会环境、生活细节刻画越细致的作品,我们反而常常会觉得看不懂、读不进去,更不觉得有啥好,这就是环境差异所带来的阅读不适,因为我们距离书中的那个具体社会环境太远了,了解的太少了。
具体到霸陵尉身上,我们甚至很难判断出一个问题,即霸陵尉醉酒执法,在当时到底算不算违法违规呢?如果算,又该面临什么处罚?这些当时老百姓耳熟能详、司马迁都觉得不必记载的细节,我们现在却一无所知,也几乎无从探究。
举个例子,比如醉驾这个事,假设后世史料严重缺失,后人该会如何评判醉驾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处罚标准?2000年和2020年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真的是书生之见,当时汉朝面对强大的匈奴,朝廷需要李广去抗击匈奴,为了让李广安心的去打匈奴,皇帝只能去安抚一下,让他全心全意的去打匈奴,如果皇帝要定李广的罪,李广要杀头,汉武帝是什么人,轻重缓急会分不出来?
这就说明,李广难封一点都不奇怪了!
李广一个亲戚吹出来的名将
按照这个逻辑,他家得罪卫青这个大将军,霍去病帮舅舅杀李敢那必须也是对的了啊。
李敢就是遗传了李广这种心胸狭窄,不分是非,睚眦必报的性格然后惨遭杀身之祸!
所以他封不了侯
所以笔杆子掌握在文化人手里,古代百姓愚昧不是没有原因
报应就是霍去病把李敢射杀了,汉武帝不治罪
按当时的这个社会大环境,卫青逼死李广,李敢袭卫青,霍去病杀李敢,霍去病死于非命(有说法是霍去病死于李家门客之手,不确定)就好理解了。但这样的话,卫青应熟知社会风气,对李广应稍加宽容不至于逼死他,如果这样,会直接造成军令不通。
继续洗
李广到现在还有舔狗[笑着哭]
如若文章所言,那霍去病杀李敢就是理所正当的了
以愤怒铲除祸害,对象是匈奴,不是指霸陵蔚。而游侠风气对皇命违抗甚大。所以汉武帝后来把各大游侠统统斩首,当时只是需要李广守边,不得不讲的话
此所以汉可开疆万里阔有西土之理 亦今日丧土辱国之理
汉初,大一统的社会刚刚确立,离战国的时代都不远,那种游侠之气还是很兴盛的,同我们现在人的思想当然有着很大的不同[点赞][点赞]
李广绝对有几把刷子,在景帝时候接受梁王印,屁事没有,在武帝时候杀霸陵卫,经常怒怼卫青霍去病屁事没有,李广就是属于干脏活累活还不讨好,你还离不开他那种人,
[赞][赞][赞][赞][鼓掌]
想起了清朝张乖崖断案的故事:张乖崖当县令的时候,某个小吏得罪了他,怀恨在心,日夜寻思报复。后来发现小吏每天都从县里的仓库中偷一文钱,于是将其绳之以法,判处死罪。小吏不服:我只是偷了一文钱,有罪请按偷窃金额执行。张乖崖冷笑道: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终将偷光府库。于是将其斩首示众,时人为之叫好。当年的我少经事,觉得其说得很有道理。后来见识到了,才发现这玩意分明就是胁私报复,枉法瞎判,简直胡闹,视法律为儿戏,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此事记录在儒林外史。
贵族式复仇,到汉武时期对以武犯禁者管理已开始趋严了,这个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考量。
霸陵尉秉公执法本没错 错在不该醉酒后出言侮辱李广是下岗将军的痛处 这应是当时主流舆论站在李广一边的原因
李广在七国之乱时候就是周亚夫手下头号猛将,军功够封侯了,结果私自接受梁王官印,我皇帝还在呢,你接受别人官印啥意思?梁王还是景帝儿子接班人的竞争者,也就是汉武帝,这不是打皇帝脸,这是桶皇帝肺管子,结果屁事没有,还是领兵大将,他要没啥本事,是我,我也不惯着他,
司马迁别的传记可以看一下,汉武李广李陵的传记就不要看了!不客观!司马迁不是董狐,不过说实话讨论这个真无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那你能说说朱家郭解的下场吗?
根本不能脱离时代看这个,霸陵尉本身为官大概就有问题
司马迁的祖上是秦朝名将司马错,李广的祖上是秦朝名将李信,两家都是世家故交,所以史记对李广多有偏袒,反倒是卫青霍去病因为出身低微哪怕战功赫赫依旧被司马迁列入佞臣传。[得瑟]
恨霸陵醉尉,匆匆未识……
罗里吧嗦一大堆,有什么好洗的
[点赞]
可以摔锅给美帝,可惜美帝才三百年无历史!
洗不白,只能更加说明太史公双标:李广杀霸陵尉就是受人称道,汉武帝夸赞;霍去病杀李敢,汉武帝怎么不夸他,还要给他遮掩?
霸陵尉任务很重,他执行宵禁并没有错。这是从秦汉到明清时期都有的法律,并不是针对某个人,就连金瓶梅世界的小姐都知道“拿你犯夜,教他拿了去,拶你一顿好拶子(用五根木棍夹压手指的刑罚)”是正式法规。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当洛阳北部尉时,还大逞威风,当场将犯了宵禁的蹇硕叔叔打死,蹇公公也没能直接报复曹操,只是将曹操外放了事。更何况按照今天的考古发现,霸陵已经和长安城临近,霸陵尉管理的就是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霸陵尉没有曹操的背景大,李广的心眼却比蹇公公还小。李广借助自己到右北平当太守得机会,主动征调了负责兵员外调的霸陵尉,借故将其杀死。李广的心胸只能用……
强汉不是没有原因的
战国遗风,汉初弛禁豪强,不过你这古文解法,是有意在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