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寒碜(hánchen)的多重含义!

边地星 2025-03-28 14:14:41

“寒碜”作为古汉语词汇,在晋西北方言中广为流传,且包含多重含义。在晋西北,“寒碜”首先指一个人外貌、形象丑陋;难看。例如:“那人长得可寒碜了。”也形容丢脸、不体面,如真叫人寒碜。

浩然《艳阳天》第六五章:“淑红妈一见马立本,就象吃了个苍蝇那么恶心。她立刻想起那天晚上老头子从地里回来的时候,跟她说的那件寒碜的事儿。”

“寒碜”作动词时是讥笑、耻笑、揭人短处,使失去脸面的意思。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这哪里是提意见,简直就是在众人面前寒碜她。”例如:“今天真倒霉,叫人寒碜了一顿。”

“寒碜”的“寒”指苦寒、贫寒,穷困潦倒;“碜”指饭菜中有砂砾碜牙。在晋西北方言中,形容某人生活窘困,贫苦,生活无着落。例如:“他家生活过得可寒碜了,吃了上顿没下顿。”

“寒碜”也指固执、厉害、不好惹。例如:“那可是一个寒碜人了,你可惹不得。”“千万别和寒碜人打交道,以后有你后悔的了。”

0 阅读:1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