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县贞女记》

西归老人 2023-11-09 20:51:41

昨天写了《孟县贞女记》,被人反对,说说这件事,只讲道理,不辩驳。

贞烈观,是古人思想,古人很讲贞烈,我在多种笔记中看到过,随便找出一本古人笔记,都能找出贞女烈妇影子,这是一个事实。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古人三观不正,还是现代人错了?

忠孝节义及贞烈,出自儒家五经,五经是圣贤编订过的,士子要考取功名,必读五经。

五经是读书人的教科书,整个古代社会,依靠五经产生了数不清的贤达人物,像李白、韩愈、王阳明、邵雍、范仲淹等,有哪个人没读五经?

学而优则仕,四书五经熟得不能再熟,才能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这些我们都知道。

五经产生后,数千年来,没人反对,因为是圣贤编订,遇到问题,去查五经,与五经符合,这件事就对,与五经不合,这件事就不对。五经是古人判断标准,皇帝也不例外。

反对五经,肇始于清末民国,因为要打到圣贤,要批判,所以四书五经付之一炬,烧掉的不是书,而是人的思想。

自民国始,人们不再向圣贤学习,书都烧掉了,还学什么?

我以前讲过,打到一种思想,就要树立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全盘西化,学习欧美,西方思想就进来了。

某师说,传统文化断掉了一百多年,根据就在这里,不要说我们,爷爷奶奶都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因为断得太久了。

我们现在看忠孝故事,看贞烈故事,看不懂,因为没学五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不知道古人究竟如何判断。

有人说,他这辈子要成圣成贤,要以圣贤为榜样,我觉得此人志向远大,得为他点赞。

但,他能接受五经吗?

五经既讲忠孝节义,也讲贞烈观,你是去掉一部分再接受,还是完全接受?用现代化讲,你是不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个问题。

曾有人将这个问题抛给某师,某师说:他看不懂,就去掉一部分,名之曰去其糟粕;他看得懂,就接受一部分,名之曰取其精华。

按某师之意,五经当中没有糟粕,不能接受,完全是因为看不懂。

某师虽圆寂,但他很有威望,实话讲,很多人接触释学,都是他引领进门,是入门恩师。

我不知道某师这样说,会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你若不能接受五经,不能接受节烈观,首先要反对你的入门恩师,先把他打到,对他讲的话置若罔闻,你的观点才能立起来。

我写过《好一位义士》,赞叹士卒轻生死重大义,并讲到伯夷叔齐二人,有读者看完,很反对,他告诉我:姜太公是替天行道,伯夷是逆天而行。

我看完,未回复,你是不是跟这位读者一样,也认为:姜太公替天行道,伯夷逆天而行?

我告诉诸位,这是电视剧教你的,是网络媒体教你的,是课本教你的,不是圣贤教的。

我在文中引用孔孟之言,孔子赞伯夷:古之贤者,孟子赞伯夷:天下大老,可曾读到?

若说伯夷忠君是逆天而行,那孔孟就错了,因为孔孟赞颂伯夷,而你在谩骂伯夷,你的见识当在孔孟之上。

孔子,古人尊为至圣,孟子,古人尊为亚圣,这是两位圣人,现在见识不如你,那你是哪位圣人?

既要成圣成贤,又要反对圣贤,这种特立独行的成贤方法,恕我孤陋寡闻,我真没听过。

我觉得,当你理解不了圣贤所推崇的事物,那就先放一放,因为我们烦恼很重,见识有限,理解不了很正常,随着学习深入,总有理解圣贤的一天。

现在好了,当理解不了时,先反对,若是反对圣贤能成为圣贤,那我也反对,反对能成圣贤,干嘛不反对?

关键是,反对圣贤,能成为圣贤吗?只会离着圣贤之路越来越远!

《好一位义士》这篇文章,是印祖审定的,他老人家在世时眼睛不好,经常说光目力不及,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审完《因果录》,并作序言,《好一位义士》就出自《因果录》。

反对忠孝节义,反对印祖推崇的文章书籍,又要学净土,这就难了,你不觉得吗?

我给诸位讲一下印祖是如何作后学表率的,你看看印祖,就知道他的苦心了。

印祖反对《高王经》,因为《高王经》是伪经,印祖在《文钞》有说明。

但,印祖推崇《劝诫录》,老人家在世时,给《劝诫录》作序推荐,多次付梓翻印。

可诸位知道吗?《劝诫录》中有数篇文章讲到《高王经》如何灵感,劝人受持。

这就怪了,印祖反对《高王经》,又推崇《劝诫录》,他还看到了劝人受持《高王经》的文章,又给作序推荐,你说怪不怪?

一点都不怪!你理解不了印祖,就像你理解不了贞烈观。

数百篇劝善文章,梁先生一生心血都在《劝诫录》中,印祖岂能不知?

若不翻印,无以劝善,若删除,《高王经》所载圣号无人受持,虽有伪经文章,也要流通,印祖一丝一毫都未删减。

不能因为自己与梁先生知见存在差异,就贸然删减文章,他没有这样做,原封不动保留《劝诫录》,所以我才能读到全本。

为什么印祖很伟大?

他推崇《感应篇》,《感应篇》是道家典籍,要想劝善,先打破门户,你得把知见放下才能劝善。

所以,印祖没有门户,没有知见,但能劝人为善,就是好书,极力推崇。

我曾经想过,改天写一篇道家文章,比如《太上老君内观经》之类,我敢说就这一篇文章,能吓退50%的读者,因为固有知见已经不许他接触释门外典籍,知见太深了,他放不下,管你是不是劝善,只要跟我知见不合,必须打到。

看到了吗?这就是现代修行者,你跟我知见存在差异,我就要强迫你,打到你,直到你跟我知见相合为止。

师心自用,固步自封,以自己的知见为正,以他人的知见为邪,凡是知见不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必须诛杀而后已。

心心念念的祖师大德,他们真的是这样教的吗?为何读了几本经书,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我已经说过,当你看不懂时,暂且搁置,万一人家讲的东西在你知见之外,干嘛总用自己的知见衡量别人?

《孟县贞女记》出自《右台仙馆笔记》,作者叫俞樾,国学大师章太炎、书画名家吴昌硕,都是他的门生,一代大儒,中过进士,入过翰林,他写的文章,怎么就三观不正了呢?

不能说他写的文章与你知见不合,就说人家三观不正,你三观很正,有章太炎、吴昌硕这样的学生吗?有俞平伯这样的孙儿吗?

人民网都说俞樾是一位通儒,评价甚高,人民网三观也不正?

印祖审定《轮回录》,众多大德作序推荐,可就在这本书中,有多篇文章选自《右台仙馆笔记》,就是俞樾作文,印祖三观也不正?

有读者看完《孟县贞女记》,他认为我有教人轻生嫌疑,若这样看,那《净土圣贤录》就不能读了,因为其中很多人证入三昧,顿舍肉身,轻生了。

我看到三昧,他看到轻生,我看到贞烈,他盯着自缢,这让我如何讲?

唐朝时,二祖善导在长安教化完毕,自己攀上一棵桃树,从树上掉下来去世了,你不会认为善导轻生了吧?

单拿《孟县贞女记》来讲,故事中的贞女离世时,灶王、城隍一众神祗都现身卫护,你应该想想,为什么贞女能让一众神祗现身,而不是盯着她自缢。

如果贞女一生是错的,是在作恶,那错的就是灶王、城隍等神祗,因为他们拥护恶人呢!

贞女不需要世人理解,我也不需要,但我理解贞女,就像你不理解我一样。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