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五十年创作杂谈||先视读者为陌生人一一写作杂感

宇瑜阅览生活 2025-03-15 13:48:44

先视读者为陌生人——写作杂感

  高致贤

  先视读者为陌生人,是我写作一轮花甲后的一丁点儿体会!为什么会有这种体会?因为我常常收到一些素昧生平网友的求助信息,感到他们求助的心情迫切,但想帮他们又无法实施!何也?

  他们给我的信息不具体:求写申冤信的,只是说他很冤啊!可是一句冤情也没有写;请写开业讲话的没有告诉我其公司名称和经营项目;请给婴儿取名的,没有将婴儿的性别和出生时间告诉我,让我寄物的地址,省名后就是住宅小区......他们都是我的网上“熟人”,认为我很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不知我只是他们网络虚拟生活中的朋友,对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一点也不了解,使我无法实施帮助,只能为他们着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把网络中的好友当成生活中的熟人,误以为我对他们的生活情况都很了解,就像与家人当面说话一样,省略了许多具体环节。

  求人指路,助者要为其指明方向和目标。如当地人问哪里有香椿芽?你只要说某弯子里多得很,他就知道了。如果一个外地陌生人问你同样问题,你作同样回答,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说的那个地方在哪里,等于白答。所以,对于外地陌生人的询问,就得详细告诉他:从这里往什么方向,怎么走,走多远,途中又怎么怎么变向,看到什么什么标志,就可以找到了。这些对于熟人看来是啰里啰嗦的话,对于外地求助者却很管用!假如我和你到某地等待我们都熟悉的第三人,我说他怎么还没有来?不需要向你说他是谁,你就知道了。如果我事先没有告诉你还有谁要来,你就不知道我说的他是谁了。所以,听你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详略就不一样。说话如斯,作文依然,如果你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对方很熟悉,你就可以省略其中许多环节。我收到我侄子一个“妥”字的电报,就知道他要说的内容了。那是他启程到外地读大学时我给他拟好的电报稿,让他办好一切报名手续,注册入学之后发给我。没有这个前提,谁知那个“妥”字是什么意思?

  网络交流也一样,两个熟人私聊的语言可以很简短,但是,要向网民公开发表的文章,就要把文章产生的背景、经过、前因后果记述完整,逻辑输通,使人看得明白。这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读者都知道。须知,发表文章是对很多陌生读者说话,他们事先对你说的事情一无所知,能让众多读者看明白,你的文章才算成功!

  写作时,先视读者为陌生人,你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看明白你的意思,陌生的读者就与你成为熟人了;如果你先把读者视为熟人,文章细节完全被你省略了,读者不知所云,本来熟悉的读者,也会感到陌生。这就是我在写作时的辩思方法。

  2016.11.24.于深圳

0 阅读:0

宇瑜阅览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