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后,日本从“大陆政策”改为“海洋政策”,即“北进”改为“南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企图夺取缅甸、越南等地,切断美英等国援助中国的国际通道,威胁中国的西南大后方,从云南北攻重庆,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服投降;同时夺取南洋地区的资源,夺得美英等国的殖民地,进而瓜分世界。日本占领东南亚后,进攻矛头指向缅甸;1942年,日军占领马来西亚后,进攻缅甸;3月8日,日本占领缅甸首都仰光;接着进攻曼德勒,准备切断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是中国获得援助的生命线,之前日本彻底封锁了中国对外的海上交通线,中越公路也已被掐断。日本和美英等国的矛盾加剧,英国希望牺牲中国与日本妥协,以便在欧洲全力对付德国。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希望中国能拖住日本,以保证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美国希望中国能牵制日军主力,防止日军主力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日本一旦占领缅甸,控制了滇缅路,援华物资就运不到中国,对美国是不利的;所以美国积极赞成中国出兵缅甸。1941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中“英军事同盟”。
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怕中国出兵缅甸后,中国染指缅甸,因为在古代,缅甸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英国迟迟不同意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导致贻误了许多战机。到最后,火烧眉毛了,英国才要求中国出兵缅甸。
中国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先让卫立煌任司令,未及上任,蒋介石查出卫立煌有通共嫌疑,就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暂代司令。远征军由“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由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编成,共十万多人。1941年12月,中国远征军开进到中缅边境;英方观望日军情况,未同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1942年2月,日本在缅甸大举进攻,英国要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2月16日,日本攻打仰光,中国远征军正式入缅作战。
史迪威以前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中校武官,成了远征军指挥官。他想让远征军成为自己的个人军队,用美国军官取代中国远征军团以上军官;时常与中国将领大吵大骂。
史迪威的职务是“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蒋介石是“盟军中国战区司令”;这两位“司令”和“参谋长”,逐渐交恶。
在曼德勒的远征军第五军,决定与英军合力进行会战,收复缅甸南部地区。1942年3月8日,日本轻而易举攻取缅甸首都仰光;日本攻占仰光后,决定和曼德勒的中国军队决战,消灭远征军。远征军和英军分三路南下,英军负责西路,东路由远征军第六军负责,杜聿明率领第五军为中路。3月16日,日军轰炸同古;英军私自向印度撤退,事先不通报中国,把中国军队当做侧翼掩护,导致远征军陷入日军的包围。英国撤走后,中国军队接替了英军防务。3月20日,“同古战役”开始;日军向远征军阵地进攻。日军炸毁炸坏英国飞机50多架,日本掌握了缅甸战场的制空权。远征军和日军在同古大战;3月24日,日军切断了同古的远征军二〇〇师与后方的联系,同古守军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师长戴安澜命令火烧森林,阻止日军前进。日军压缩包围,企图歼灭同古的远征军;中国援军第二十二师开到同古,日军阻止二十二师前进,准备集中兵力歼灭第二〇〇师。3月28日傍晚,日军突袭二〇〇师师部,发生激烈战斗;3月29日,日军继续围攻远征军,而且日军的援军五十六师团和十八师团到达,杜聿明下令二〇〇师从同古突围。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掩护二〇〇师撤退;日军发现远征军撤退后,追击远征军,远征军顽强阻击,给予日军很大杀伤。
1942年4月2日,蒋介石正式任命罗卓英为“远征军司令长官”,归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史迪威经常乱指挥,与中国远征军将领矛盾很深。
日本占领同古后,向北进犯;蒋介石乘飞机到缅甸,亲自部署指挥;增调第六十六军入缅作战。英国决定放弃缅甸,西路的英军撤往印度,不再和中国远征军配合作战。而且,在战事开始前,英国就不打算守住缅甸,已决定放弃缅甸,但如果英军撤退,日军会追击;英国就骗中国出兵,把中国军队作为挡箭牌,掩护英军撤退。
日军占领仰光后,兵分三路北追英军。西路日军向仁安羌发起进攻,企图占领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并协同东路、中路日军消灭缅甸境内的英军。1942年4月15日,英军下令炸毁仁安羌油田;日军连夜扑向仁安羌;英军要求中国远征军援助英军。4月16日,日军包围的了仁安羌的上万英军;孙立人率远征军赶到仁安羌,消灭日军一个联队,为英军打开条撤退通道。4月18日,被围英军开始突围,遭到日军阻击,无法突围。4月19日,远征军全线进攻,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俘的英缅军、传教士、记者等500多人,英军向北突围撤退。“仁安羌大捷”后,孙立人准备反攻日军;但英军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英军向印度撤退,日军重新占领了仁安羌。在缅甸东部,远征军与日军激战;到4月25日,史迪威、罗卓英命令缅东的远征军折向曼德勒,参加“曼德勒会战”。
远征军指挥部执意要进行曼德勒会战;只是日军已攻到腊戍城下;4月29日,日军向腊戍发起进攻,腊戍陷落,滇缅公路被切断,囤积在腊戍的大量战略物资落入日军之手。中路日军进攻曼德勒,驻守曼德勒的英军向印度撤退,丢弃了装备,坦克也全部丢掉了。日军占领腊戍后,向中国云南进犯;日军占领云南的龙陵等地。宋希濂奉命率部队去阻击日军,经过激战,与日军隔怒江对峙。日军又攻占了八莫、密支那,中国远征军回国的路被完全堵死。远征军长官部史迪威、罗卓英等向印度撤退。杜聿明率领部队翻越野人山回国,都是深山老林,加上雨季大雨,蚊虫肆虐;那蚊子大的吓人,有“三个蚊子一碗菜”的说法。远征军战士因负伤饥饿倒下后,不一会儿就被蚊虫啃成了一堆白骨。孙立人率部队到了印度;二〇〇师长戴安澜被机枪击中,壮烈牺牲。远征军入缅作战,出兵10万多人,伤亡5万多人;日军伤亡4500人;中国远征军付出巨大代价,缅甸还是没有守住,滇缅公路也被日军切断。
1942年10月,到了印度的远征军改称为“中国驻印军”,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驼峰航线上,向中国运送物资的飞机返回时,是空飞机;国民政府让士兵坐着,每天空运几百名士兵到印度,以补充兵员。在印度的中国军队,积极进行训练,准备反攻;都换成美式装备。史迪威和罗卓英矛盾太深,蒋介石将罗卓英调回国内,让郑洞国接替罗卓英。1943年3月,在云南另成立“中国远征军”,陈诚为司令长官,在云南集中训练。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制定了反攻缅北计划,准备反攻缅甸。12月27日,中国和美国工兵克服艰难险阻,从野人山到新平洋修建了条公路。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甸。攻克新平洋、克宁边、瓦南关等据点;12月,歼灭于邦据点日本守军400多人;中国驻印军向缅甸各地推进。1944年3月,日军向印度发动进攻,中国空降两个师到印度;驻印军攻占孟关,消灭了日军十八师团主力。1944年4月,中国军队与美军联合进攻密支那;攻占密支那后,中国驻印军陆续到了缅甸前线。1945年,中国军队与盟军攻占缅北各地,胜利完成反攻缅北的作战任务。
在此期间,蒋介石赶走了史迪威。蒋介石与史迪威发生矛盾冲突,决定“赶走”史迪威。蒋介石对美国总统罗斯福发电,要求派一名可以协调他和史迪威关系的特使;罗斯福觉得合乎情理,就派了个特使赫尔利。蒋介石打算拉拢这名“特使”,利用这名特使、赶走史迪威。赫尔利与史迪威发生冲突,蒋介石明白了:原来美国人也争权夺利。蒋介石给了赫尔利不少好处,蒋通过赫尔利,对罗斯福转达调走史迪威,说他和史迪威无法共事。罗斯福先不同意、严厉批评蒋介石,经过赫尔利的劝说,而且史迪威又得罪了英国人,所以罗斯福决定召回史迪威;另派了一位和蒋介石“合得来”的将领魏德迈。当然,史迪威能为中国的抗战出力,初衷是好的。
在云南的远征军经过训练,战斗力大增,改以卫立煌为司令;血战后,于1944年9月18日收复龙陵。又经过大战,收复许多失地。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芒友会师。远征军回国,驻印军继续作战,攻下腊戍等地,挺近600多公里,杀伤日军3500多人。随后“中国驻印军”凯旋回国,至此,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的任务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