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稳定发挥从未让我失望——语言类太少,就连国民级笑匠沈腾和马丽,也靠几个老梗撑场。岳云鹏的《我们一起说相声》看的让人尴尬,全程找不到包袱在哪。还有个人觉得今年春晚的硬广植入有些多了,广告一个接一个。

当然,大过年的,还少不了的,那就是看电影了。
今年春节档真是太卷了,总票房直接冲到90亿,观影人次1.7亿,刷新历史记录。六部电影打得火热,但最抢眼的只有一个——时隔5年回归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这部片子简直太牛了,57.76亿的票房直接把其他对手甩在后面吃灰,超过了《长津湖》不说,还用9天就登上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
另一边,《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就惨了。预售破3亿,看着挺威风,结果上映后表现平平,活生生成了春节档的哑炮。

这两部片子我都第一时间去看了。一部看得我热血沸腾,另一部却让我如坐针毡。
这反差,究竟从何而来?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我来品一品这部改编剧的问题在哪?
如果说金庸的小说世界是一盘精心调配的佳肴,那么这部剧就是把调料全部倒错了。
说到底,最让人失望的,就是对原著核心的背叛。
射雕里最精彩的是什么?是郭靖和杨康的双生对照。两个人在蒙古的草原上长大,可最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一个忠肝义胆、一个认贼作父,这种强烈的对比才让"靖"字显得格外有分量。
可这部剧直接把杨康这个灵魂人物给蒸发了!这就跟《飞驰人生》没有赛车一样离谱。
黄蓉在原著里可是活泼灵动的少女,到了这显得有些大姐。倒是华筝,一个没练过武功的蒙古公主,成了智勇双全的女主角,都快把黄蓉给挤没了。
翻车最严重的还得是欧阳锋。感觉侠之大者是欧阳锋吗?
西毒变成了活雷锋,一个西域来的高手,居然为了保护素不相识的大宋百姓,单枪匹马对抗蒙古大军。
可以说,这部剧的改编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车祸,把原著的精髓撞得粉碎。想看的观众们,还是回去翻翻原著吧,起码不会被这些魔改弄得一肚子火。

这回是真的炸裂了!
要说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国漫崛起的一个转折点,那今年的《哪吒2》简直就是把天花板给捅破了。不愧是"吒儿归来,众生退散"。

开场那场陈塘关防御战,瀑布啊、妖兽啊,西海龙王那一爪子划出来的紫色星云,看得人眼花缭乱。中间那段昆仑仙境的纯白世界,再对比龙宫遗址的熔岩废墟,还有哪吒托冰山,视觉冲击感太强了。

最后的大决战,六臂哪吒跟天兵打起来,那场面,跟《复联4》有得一拼。
故事也讲得特别好。第一部讲"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部更深入了,直接问"我是谁"。哪吒为了通过仙班考核,一直在压抑自己的魔性,非得按规矩来。可当他妈妈牺牲后,小伙子彻底觉醒了:"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最厉害的是,这片子是真的老少通吃。小孩子看打斗过瘾,年轻人看叛逆共鸣,大人看哲理,老人看东方美学,简直是全家人的最爱。

总的来说,今年春节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光靠特效不行,光靠情怀也不行,得把顶级特效和好故事结合起来才能赢。现在观众可精了,不会为了五毛特效或者流量明星买单,就看你能不能给他们好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哪吒2》能成功,就是因为大人小孩都爱看。《射雕》就惨了,就顾着讨好武侠迷,但也没怎么讨好。
档期里还有《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蛟龙行动》,也都各有说道。你们这个春节都贡献了哪部电影的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