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心理异常?

开济说育儿 2024-02-23 13:21:10

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中,抑郁成为大家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青少年抑郁更是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在过去两年多的疫情期间,青少年出现抑郁和焦虑增多,青少年抑郁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早期创伤经历因素等。

教育从未像今天一样得到全民的重视,也正因为这样的重视,太多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参与各种竞争,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家长们的不安情绪尚未得到明显降低。不少家长依然让孩子进入了刚出校门就进入无缝对接状态,这些看不见的竞争让孩子内心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当孩子随时处于充满压力的环境中时,势必会体验到紧张感和焦虑感,这种紧张感会让他们在面对成绩的时候缺乏足够的探索想法和动力,于是会越来越害怕失败,越来越害怕挫折,更害怕在竞争失败以后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结果就是,他们只能选择退缩,退缩到一个不需要去竞争的环境里。

我们都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安全的、放松的环境,只有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才能被激发出来。然而太多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他们把更多的焦点放在了孩子的成绩上,不停地给孩子施加各种不在他们承受范围内的压力,而对成绩以外的东西,诸如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等因素视而不见。孩子就在一天天被竞争大潮裹挟着往前走的过程中丧失了动力,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每一个心理问题都不是突然爆发出来的,而是一点点积累以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的高期待。在“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不出人头地将来怎么立足”这样的观念指引下,焦虑的父母只能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现在的孩子承担的家庭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其中某个孩子成绩不好或者不想上学,对于家庭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就会有多余的劳动力为家庭早早分担经济负担。但是对现在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和关注度都太高,他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家长会把过多的要求和期待转移到他们身上。

除了成绩上的期待,生活上的各种控制也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几点睡觉,几点吃饭,几点完成作业,每周上几节课外班,上什么内容。孩子的一切都在家长的安排之下。不少父母在自身的情感发展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就将太多的情感需要寄托于孩子去满足,当孩子的自我发展是以照顾父母的情感需求为核心时,孩子便难以表达及发展出自己的真实自我了。

为了维系与父母之间的联结,孩子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与感受,进而服务于父母的情感需要。可悲的是,当孩子对这一切表现出反抗时,不少父母往往会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认为这是为他们好,并否认他们的感受。由于缺乏心理方面的常识,甚至在孩子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父母仍然认为这是孩子矫情,是他们抗挫能力差。他们更不理解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条件如此充裕的年代,不愁吃穿,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有的家长甚至会这样告诉孩子:“你想得太多了!”,“坚强点!不要成天胡思乱想。”他们并不能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绪和状态。已经出现了不少有自伤迹象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父母依然不当一回事,每天坚持让孩子上学,并没有意识到及时让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程度。在他们眼中,成绩远比身心健康重要得多。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作为成年人,一般都会有自我解压的方式。但是孩子除了成绩以外,较少有这样的机会去释放他们的压力,当他们表现出解压想法时,常常会被大人忽视或不理解。比如当孩子说出人活着没意思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大人们发出求助信号,但太多的家长要么忽视,要么呵斥,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于是孩子在家庭中的情感无法流动,玩耍的空间被严重压缩,和父母的交流得不到重视,以致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就容易关闭心门。遗憾的是,不少家长一直心存幻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么大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专心读书就行了,错过了干预的合适时机。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变动会非常在意。家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时发现孩子早期表现出来的抑郁情绪,通过心理干预找出原因所在,并帮助孩子找到释放负面情绪、焦躁心理的方式,尽量在早期防止抑郁的发生。

父母婚姻冲突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压力事件,会对其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攻击等外化问题行为,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行为,以及同伴冲突、成绩落后等诸多的负面适应问题。也就是说,青少年抑郁和父母婚姻关系不合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因为父母离异而感到困惑不安,进而引发抑郁。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尽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夫妻之间关系融洽,不吵不闹,相互尊重,家庭氛围温馨和谐,让孩子感觉很温暖很幸福,孩子出现抑郁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众所周知,作为增进健康的直接手段,运动是一种能有助于预防、减缓抑郁的方法。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和过去的孩子相比,运动量是明显不足的,尽管每周学校的体育课基本能保证,但是体育课通常是一种有标准要求的课程,不一定能带给孩子们运动本身的乐趣,不少孩子甚至在严格的要求下产生了畏惧心理。大多数时间,孩子只能在老师的要求下锻炼,而不能追逐打闹。

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不少学校为了安全起见,也不会让孩子们有太多活动的时间,甚至直接把课间休息时间完全挤占的学校比比皆是。男孩子之间的身体冲突更是不会被允许。回家后孩子更多忙于复习,也少有锻炼身体的时间。缺少了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压力本身就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负面状态。

可见,青少年的抑郁成因中,家庭因素造成的病理性记忆占有重要的部分,除了上面几个方面的成因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尽可能减少家庭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0 阅读:12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