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六(黄河系列·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黑风夜话吖 2024-11-20 03:56:33
天子驾六(黄河系列•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

周幽王溺色怠政,烽火买笑,招来异族入侵,岐丰之地半为犬戎所有,其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即位的周平王面对残破的镐京,欲哭无泪,王都库府空虚、民心溃散,已无力支撑庞大的行政开支,唯有东迁洛邑,以天下之中的八方入贡绵延周祀。公元前770年,黄河岸边的官道上浩浩荡荡地行进着一队车马,周平王乘坐的是六匹马拉着的轮车,这次不是天子临幸东方接见诸侯,而是搬家。陪同周平王东行的是勤王有功的晋侯、郑伯,还有刚刚以君入列诸侯的秦伯。平王东迁后的历史走势是,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以争霸为主旋律的春秋大戏拉开了帷幕。

周公营造洛邑

洛阳能够成为政治中心,缘于西周早期周公营造洛邑。洛阳成城之初交叉着洛邑、成周、王城三个名字,西周初年周武王难以安寐,担心的是西岐之地离中原太远,一旦有事鞭长莫及,周公负责在伊洛岸边修筑军事要塞,周成王时城池完备,是谓成周,此城还兼有安置西迁商民的功能,其大致位置应该是今天的瀍河东岸,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成周城的遗址。历史上有周公迁九鼎于洛邑的说法,如果九鼎不在成周城,那会在何处?考古工作者在瀍河西岸发现了大型古城遗址,经大量出土文物的印证,这就是王城。周公营建洛邑是跨瀍河的,置九鼎于西部,这里在周平王东迁后成为都城。

列鼎列簋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规范阶级统治,等级森严,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高级的士三鼎二簋,低级的士一鼎”;如“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又如“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所以当后来鲁国大夫季孙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会愤怒地评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陪葬的青铜器

蟠龙纹铜壶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应文献,廓清了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周王城的具体位置。2002年夏天,洛阳市中心的河洛文化广场(后改为周王城广场)施工现场发现一处东周时期的大型墓葬和车马坑群,其中的5号车马坑规模庞大,它南北长42米,东西宽逾7米,深1.8米,坑内埋车26辆,马68匹。车子呈南北纵向双列摆放,车头、马头均向着南方,犹如一支大型的车马队伍。车队中驭两匹马者17辆,驭四匹马者8辆,其西列北向南数第二排的位置上出现了六匹马拉一辆车的情景,文献中的“天子驾六”得以实证。

车马坑遗址

车马坑遗址

车马坑遗址

车马坑遗址

车马坑遗址

天子驾六

毫无疑问,此陪葬车马坑的墓主人是一位周王,“亚”字形王陵区还出土了带有铭文“王作宝彝”的青铜鼎,但具体到哪一位王还有待于更可靠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如今车马坑遗址区域已成为周王城广场,周围高楼林立,在车马坑原地修建了遗址博物馆,使堪称瑰宝的“天子驾六”以不朽的方式再现人间。

车马坑遗址

继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车马坑遗址后,在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又发现了多处“天子驾六”的遗存,这些地方大都不是王畿所在,可已僭越周礼采用天子的等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东周以后的“礼崩乐坏”。公元前704年,南方的楚君熊通不满“子男”的爵位,希望周天子予以加封,在遭到周王室的拒绝后直接称“武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观兵于周疆”,周王派王孙满前去慰问,庄王竟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楚王问鼎”预示着周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管控能力,随着战国七雄中的赵国最后一个称王,历史进入了王的时代,七国的王乘坐着最高等级的马车,到处都有“天子驾六”。

天子驾六博物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