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谍战回眸(1)一个“匪谍”儿子的自白

金鸡壹独立 2024-07-19 08:06:41

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及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陆续公开。

2013年10月,中央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专门缅怀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其中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为原型的雕像位居广场正中,两边花岗岩墙壁上刻着846位烈士的英名,还有许多留白,以便随时增加新发现的英烈名字。谨以此系列文字纪念这些隐蔽战线的英烈们。

(一)章丽曼烈士的事迹

上世纪末,台大哲学系教授王晓波先生写下了《我的母亲叫章丽曼——一个“匪谍”儿子的自白》一文,被广泛转载。

王晓波先生的母亲章丽曼,是潜伏台湾的隐蔽战线的中共党员,1953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时,作者只有十岁,还有三个更小的妹妹。至此被冠上“匪谍”儿子的头衔。我们先了解一下章丽曼烈士的事迹。

章丽曼(1924—1953)是江西南昌人,出身于富绅之家。祖父与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交好,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地下党员。章丽曼毕业于九江高等师范学校,抗战后期与国民党军官王建文(贵州遵义人)结婚,后到上海慈惠医院工作。

章丽曼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丈夫王建文被国民党派往台湾,章丽曼仍留在上海(其母携儿子王晓波和两个女儿一同前往台湾)。

上海解放后,章丽曼进入华东新闻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到新华社台湾工作委员会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3月,章丽曼受党组织派遣赴台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一家老少欢聚于台中。此时其丈夫王建文已是蒋介石号称“铁卫军”的宪兵中校营长。章丽曼曾劝丈夫不要帮蒋介石打内战,但遭到丈夫的斥责和拒绝。

赴台后与家人合影

这时,由于中共台湾省最高领导人、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已经被捕叛变,大批地下党员或被杀,或入狱,或躲避逃亡。章丽曼便按照之前约定的密写通信方式,告诉大陆的上级领导,事情暂时无法完成。

然而章丽曼赴台之初,台湾情治部门就盯上了她,后来的判决书上有这样的记述:“本部以章丽曼来自匪区,自始即予严密监视,获悉其不无嫌疑之处……”。经过近三年的秘密监控侦察,1953年2月28日元宵节当晚,宪兵司令部将章丽曼抓捕于台中的家里,丈夫王建文则在宪兵队同时被关押审查,这时,他们的三女儿出生还不满周岁。

北京西山无名烈士纪念广场主群雕

1953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关押与审讯后,宪兵司令部军法合议庭作出宣判:认定“章丽曼煽惑军人逃叛,判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王建文明知其为匪谍而不检举,处有期徒刑七年”。

在等待行刑的三个多月期间,章丽曼曾自杀二次,一次是吞金项链,一次是吞下一盒大头针,她想保住秘密,保丈夫的平安,也保儿女的未来,或许只有死,才能保护她所有想保护的东西,但都没有成功。

1953年的8月18日,章丽曼被国民党宪兵司令部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台湾处决政治犯的地方,八十年代末改为公园)。

台北马场町

临刑前,行刑队要章丽曼喝高粱酒麻醉自己,被她拒绝了。她说:我是一个清清楚楚的人,死也要作一个清清白白的鬼。随后拒绝要她下跪受刑,她说: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我是无罪的。

最后,章丽曼是坐着凛然就义的,临刑前还在一直高呼口号,台北马场町的河堤边洒下了烈士的最后一滴鲜血。牺牲时,章丽曼年仅29岁。

(二)“匪谍”儿子的自白

王晓波(1943—2020)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描述:“民国42年(1953年)元宵节,外婆、娘,带着我们兄妹,等爸爸回来过节,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年。这晚,是娘和我们的最后团聚。”

“我母亲呢,使得我们兄妹几十年变成被歧视,被打压的一个原因和负担,‘匪谍子女’变成我们兄妹几十年来一个抹不去的罪名。”

王晓波的父亲王建文因知情不报的“罪名”被关押了七年。这期间,王晓波和年幼的3个妹妹,是靠外婆陆佩兰——一个不会讲台湾话的外省老太太含辛茹苦的抚养才活了下来。他后来描述那段艰辛的日子,到市场捡人们丢弃的菜叶,到田里捡剩下的番薯头,活得不如野狗。

王晓波教授

王晓波回忆说:“妈关押在台中时,还准许婆带我去面会。在妈解送台北之前,告诉婆,只当她车祸死掉,要婆带大我们,当时小妹在吃奶,我还记得妈对婆说:‘如果带不了那么多,就把她(小妹)送掉罢。’妈说着就哭了出来,并摸着我的头说:‘要好好听婆的话,帮婆带好妹妹。’当时我似懂非懂地含着泪点了头。从此我们就没有再见到妈,再见到妈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坛骨灰了。”

父亲王建文出狱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来艰难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然而户口本上的“匪”字就像鬼魅一样如影随行。在学校被同学骂“匪谍的儿子”时奋起反抗,尽管被打得头破血流,但老师处罚的却永远是王晓波一个人。

“匪谍子女”的名声,使得他和家人身心背负着沉重的苦痛,长大后求职常常因此而碰壁,大妹因患抑郁症,24岁便自杀身亡,留下一子;两个小妹后来辗转去了美国才解脱“匪谍子女”的罪名,但二妹因从小体弱多病,34岁便离世了。

而王晓波也只有发奋苦读一条路可走,最终考取了台大哲学系,因品学兼优,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台大哲学系担任讲师。1973年,因“保钓”运动(积极发文保卫钓鱼岛),被台当局以“为匪宣传”罪名拘捕,随即丢了台大的工作。直到1997年“台大哲学系事件”获得平反,王晓波才复职重回台大授课。

(三)坚定的“反独促统”派学者

王晓波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来自于母亲章丽曼烈士,在他对母亲模糊的记忆里,最温暖的画面是母亲教他唱爱国歌曲。加上他本身的曲折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不畏艰险,追求真理,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早在1970年,还在台湾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的王晓波,就在台湾《中华杂志》上发表《保卫钓鱼岛》一文。他在文章中引述“五四运动”的两句话:“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两句话后来成为台大“保钓”运动的口号。

1976年,王晓波参与创办《夏潮》杂志并成为主要撰稿者之一,台湾当局宣布解严后,他参与创立“中国统一联盟”,其后成为副主席。1991年,王晓波又创办了左派杂志《海峡评论》。

从《夏潮》到《海峡评论》,从“保钓”、创办统派团体、支持“老兵返乡”到批判、修正“台独”课纲,王晓波一直都是岛内“统派”代表人物,不遗余力地为祖国统一摇旗呐喊。

1980年,王晓波从美国给在大陆的大舅(因是国民党军官,曾被劳改18年)写家信说:“我们家庭的悲剧,也是中国悲剧的一部分,我们不怨天也不尤人,我们只恨中国不强大,自己不争气,我们只应抹干眼泪为中国的明天而奋斗,希望我们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子孙身上重演。”

“做一个太平盛世的中国人”,这句话对王晓波先生来说不是口号,是从血泪苦难中生长出来的信念。

王晓波教授

(四)结束语

1991年,台湾当局终止了《惩治叛乱条例》,白色恐怖时代终告结束。根据台湾地区法务部门公开资料,台湾地区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军事法庭受理政治案件近3万件,无辜受难者约14万人,几乎均为“匪谍”。

在王晓波的奔走、游说下,2001年5月,台湾有关机构宣布:对章丽曼的死刑判决是“不当审判”。

三个月后,在章丽曼殉难的地方:马场町公园,举办了“章丽曼女士追思纪念会”。大陆、台湾各界人士的唁函、唁电纷至沓来,共同缅怀这位革命先烈。

2011年,章丽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2012年,王晓波将父母的骨灰迁回祖国大陆,合葬于南昌烈士陵园,革命英烈在牺牲近六十年后,终于叶落归根,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0 阅读:19

金鸡壹独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