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及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陆续公开。
2013年10月,中央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专门缅怀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其中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为原型的雕像位居广场正中,两边花岗岩墙壁上刻着846位烈士的英名,还有许多留白,以便随时增加新发现的英烈名字。谨以此系列文字纪念这些隐蔽战线的英烈们。
(一)慷慨赴死
1949年1月,随着国民党军在大陆的全线溃败,残部开始陆续向台湾撤退。为防止中共地下党员的不断渗透,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陈诚于5月20日颁布《台湾省戒严令》,开始实施全境封锁。国民党特务组织也开始对中共台湾省地下党组织进行疯狂大搜捕。
1949年底至1950年初,中共台湾省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萧明华所属的中共台湾情报组织“台工组”的成员也接连被捕,组织通知她赶紧躲一躲,可以随时撤离。她却说:“我不能动,我若一动组织就全部暴露了。”
在狱中,萧明华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78天。她遭受了电椅、老虎凳等酷刑,双臂双手多处骨折,但她始终没有泄露党组织的任何机密。嘴里只有一句话:“我是一个拥护革命、支持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人,何罪之有?”
她在狱中托人带出还剩七颗鱼肝油的药瓶,并带话说按这个牌子再买几瓶,暗示战友于非(朱芳春)迅速撤离。这是萧明华在艰难条件下向党组织发出的最后一份情报。战友们得知其中用意后(“七”即“去”,走的意思),无不为她的忠诚担当而感动。
1950年11月8日,潜台两年多,为党组织传递出许多重要情报的优秀谍报员萧明华,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刑场,年仅二十八岁。
1982年,萧明华烈士的遗骸被其三哥萧明柱带回北京,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墓碑的背面,是她最亲密的战友于非敬献的三个大字“归来兮”!
(二)萧明华的革命之路
萧明华(1922—1950)原籍广东汕头潮阳,出生于浙江嘉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她从小聪慧懂事,因长兄到河南开封工作,读小学时举家迁往开封,后考入开封师范。
抗战爆发后,全家又辗转来到重庆,1943年,萧明华考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继续学习。在此期间,萧明华认识了三哥的同事朱芳春及老师台静农(系鲁迅“未名社”成员,著名作家)。
1946年,萧明华在台静农先生的推荐下,转入北平师范学院(现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而朱芳春正在北平师范学院担任教育系心理学教授。这时,朱芳春已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经常启发萧明华的革命热情,加之北京如火如荼的学生爱国运动,1947年9月,萧明华加入朱芳春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开始从事情报传递工作。
1948年春,萧明华即将毕业之际,接到了已任台湾大学国文系主任的恩师台静农的亲笔邀请信,力邀她来台工作。萧明华与朱芳春商量后,向上级组织进行了汇报,很快得到了批准,要求她去台湾力争先站住脚跟,再图其他。
于是,萧明华辗转从广东汕头乘船渡海来到台湾,为了工作的隐蔽性,她选择了到环境比较安静、利于开展工作的台湾师范学院任教。
待她站稳脚跟后,便给直接领导朱芳春去信说明情况。不久,萧明华收到回信,暗示她:8月26日于非赴台。
于非是朱芳春的化名,因他在华北从事地下工作,受到华北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便以此身份赴台开展工作。而萧明华的三哥萧明柱也是在这个时候,随国民党民航局机关迁往台湾,与她在台北相聚。
自1948年9月起,于非和萧明华利用开办心理学讲座为由,举办讲习班或讲座,从学员中考察、培养进步骨干份子。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台湾新民主义青年联盟”(简称台新盟)。借此逐渐渗透到台湾的党政军界收集情报。
随着收集情报工作的日益繁重,于非和萧明华之间的频繁交往引起了周围人的怀疑和猜忌,于是他们便假扮夫妻,“同吃同住”,以使情报收集工作更易开展(注意:是打引号的“同吃同住”,因为于非在大陆早已结婚,其妻子吴乃筠与萧明华关系很好)。
于非、萧明华的真实照片
在于非赴台的不到一年时间中,他们通过“台新盟”中骨干成员的关系,从台湾国民党要害部门获取了大量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情报。1949年8月,经萧明华整理和密写,于非经香港将情报带回了北京。
随着中共中央解放台湾政策的制定(1949年3月)及台海两岸局势的变化(1949年5月20日,台湾实行戒严令,大肆搜捕在台中共地下党),上级组织在充分肯定“台新盟”工作的同时,决定将其改组为“台湾情报工作组”(简称“台工组”)。并要求他们停止组织社会活动,集中力量收集台海军事情报,为解放军攻台做准备。
于非返台后,随即展开工作布署,但此时的台湾被“白色恐怖”笼罩,在台的中共地下组织相继被破坏,即便环境如此恶劣,于非、萧明华所在的“台工组”排除万难,在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的短短两个月时间,先后六次从台湾传回重要军事情报。这其中就有《舟山群岛防卫方案》、《海南岛军事防卫方案》等,这些情报对于我国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2月4日晚,萧明华及于非邀请三哥萧明柱一家来到他们的住所,为萧明柱庆生。正当他们畅聊正欢时,有陌生人敲门。萧明华立即让于非从后门撤离,并告之:没有我的通知,千万不要回来。
然后,萧明华不紧不慢地前去开门,几个国民党特务来意很明显,直接就问于非教授在不在家?萧明华机警地应付了过去,敌人抓捕于非的阴谋没有得逞,悻悻地离去。
于非、萧明华舞台剧剧照
萧明华先是关照哥哥要多加小心,不要紧张,并嘱咐他:“别人问起,只说我们是兄妹关系,其他一概不知道”。
待哥哥走后,萧明华马上联系“台工组”的其他成员要注意防范,即刻安全转移,当同事们让她也出去躲一躲时,她却说:“我不能动,我若一动组织就全部暴露了。”
两天后的1950年2月6日,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的军警闯入萧明华的住所,早有预感的萧明华已提前取下搭在后窗外竹竿上的旗袍,这是她和于非定下的暗号,意思为:“竹竿无物,危险勿入”。
(三)情报工作前赴后继
萧明华被捕后,于非领导的“台工组”并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他们更加艰难地开展情报收集工作。
不久,他们渗透进国民党国防部三厅的“内线”(担任参谋一职),冒着极大的风险传出获取重大军事情报的信息:《台湾兵要地志图》。
《台湾兵要地志图》是国民党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获取的日寇占领时期绘制的军事地图。图中标记了台湾的地形、地貌,军事设施、港口,资源分布等关键信息,极具军事价值。
但是,要得到《台湾兵要地志图》,必须要有国防部三厅的三位参谋中的两位同时打开档案室的铁门才可。“内线”转告于非,让他们随时准备,配合行动。
恰巧几天后,轮到“内线”值班,而另一值班参谋临时有事,私底下将钥匙给了他代为保管。
于非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秘密带上摄影器材在“内线”的接应下进入国防部三厅档案室,花了两个小时将地图全部拍照,急忙撤出。
但是,冲印出来的图像、文字却非常模糊,看不清楚。无奈之下,只能再等机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再次利用“内线”轮班时获取了拍摄的机会。这次“台工组”事先联系了专业的照相馆,以“军情紧急”为由,花重金完成了冲印、晾干等过程,等任务完成时,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
然而,这个时候要将这么重要的情报送回大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台湾的陆、海、空通道已被完全封锁。
关键时刻,我们的“内线”又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叫苏艺林,是“台工组”的骨干成员,请大家记住他的名字!!
他说服了自己的母亲,让于非冒充他母亲的亲戚,护送老人家回大陆老家探亲。几经周转,于非终于在1950年3月22日,安全抵达上海。
(四)英雄罹难
萧明华被关押于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的牢房中,受到了敌人非人的折磨(前文已述),但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1950年11月7日,国民党军法处对萧明华下达了死刑判决书。她给在台湾的哥嫂写下了绝笔书,表达了对家人的爱和祝福。希望不要将她的遗骨带回家,就让她留在台湾,大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侠士气概。
1950年11月8日,萧明华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刑场,她用生命保护了战友,捍卫了自己的红色信仰!!
萧明华的三哥萧明柱在妹妹遇害后,经过向国民党当局申请,完好地保存了烈士的遗骸。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在萧明华牺牲三十二年后的1982年,应大陆方面的请求,她的三哥萧明柱穿越海峡,带回了萧明华烈士的遗骸。中共中央民政部为萧明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
如今,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一块特殊的墓碑静静地伫立着,在其背面,仅镌刻着“归来兮”三个字,那是她的革命战友于非对她穿越时空的深情缅怀。
萧明华烈士为了革命理想,远离家乡,她舍生取义,用鲜血染红了黎明前的黑暗。
致敬我们的巾帼英雄,愿你青春永驻!灵魂长存!!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