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天波府(开封天波杨府)

黑风夜话吖 2024-12-20 04:04:59
夜探天波府(开封天波杨府)

夜探天波府

龙亭景区和天波杨府以联票的形式捆绑在一起,天色已暗,华灯初上,开封开启了夜模式,杨家湖上鏊灯璀璨,沿湖各个景区均传来音乐的轰鸣声,整个古城沉浸在暮色的喧嚣里。沿着湖岸西行,不一会便到了天波杨府,和开封城里许多景点一样,这也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封有“城摞城”之称,许多历史遗址早已封存地下。

杨家湖

杨家湖

“杨家将”是遥远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男生偏爱英雄传奇,对三国、隋唐、水浒、岳飞传、杨家将等故事里的人物能如数家珍,八十年代初传统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相继播出,刘兰芳铿锵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大街小巷,孩子们早早地候在收音机前,听书的半小时就成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此去经年,再想起“杨家将”时已然霜鬓,来到开封还是想重温一下听过的故事,为了曾经的美好时光。

天波杨府

夜幕下的杨府金碧辉煌,门头上“天波杨府”四个大字出自杨成武将军之手,门前置下马石,当年宋太宗为杨家清正家风所感,敕在天波门边建一座无佞府,下旨凡过此处“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满门忠烈的褒奖。

天波杨府

大门

天波杨府由东、中、西三个院落组成,东路演武场、点将台,西路杨家花园,中路杨家府衙。杨府采用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进大门后一面巨大的梅兰竹菊照壁,壁后两侧沿袭钟楼、鼓楼的建筑定制,所不同的是,杨家的钟鼓不是为了报时、集结,而是“聚将钟”、“催战鼓”。

兵器殿

孟良塑像

焦赞塑像

杨家枪图解石刻

兵器殿采用宋式歇山丁字脊风格,这类建筑的实物已鲜有古代遗存,但在古画中还能看到。殿内迎面两个威风凛凛的守门武将孟良、焦赞,大殿中央为《秘传三十六式杨家枪图解》石刻,两旁陈列着刀枪剑戟等宋代兵器,仿佛使人步入千年前烽火的冷兵时代。

杨业发兵幽州救主

主殿天波楼雄伟壮观,重檐歇山顶建筑,条石台基,檐下宋式斗拱雀替,室内天花藻井,富丽堂皇。天波楼一楼大厅为议事厅,大型群雕演义着“杨业发兵幽州救主”的故事情节,宋太宗赵光义被困幽州城,杨业手捧诏书,唤来七郎八虎商量营救对策。

天波楼

金刀杨令公

五郎斧砍萧天佐

六郎战韩昌

七郎闯幽州

百岁佘太君

天波楼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东配殿五组群雕分别是“金刀杨令公”、“大郎替主”、“五郎斧砍萧天佐”、“六郎战韩昌”、“七郎闯幽州”;西配殿的五组群雕为“百岁佘太君”、“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姐九妹杀败耶律方”、“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烧火女使杨排风”。杨家男儿和杨门女将的故事以雕塑的形式呈现在游客的面前。

杨令公与佘太君

杨六郎

最后一进孝严祠,这是御赐的祭祀殿,置杨令公、佘太君、七郎八虎、杨宗保、杨文广等杨家四代英雄的塑像及宋、明历代皇帝为杨家将授予的神位。

演武场

点将台

置身天波杨府,感受忠烈故事,眼前回闪着千年的刀光剑影,佘太君在《杨门女将》中的唱词似乎在耳边回荡:“恨辽邦打战表兴兵犯境,杨家将请长缨慷慨出征。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老令公提金刀勇冠三军。”“金沙滩拼死战鬼泣神惊,洒碧血染黄沙浩气长存。”“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哪一阵不死我父子兵,杨家将仇报不尽,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

《杨七郎打擂》

《杨七郎打擂》

这时,东院点将台处传来密集的锣鼓声,一场《杨七郎打擂》的情景演出正在进行,年轻的杨七郎路见不平,醉酒上场打死潘豹,八贤王代请皇上准杨家父子出征抗辽,将功折罪……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