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的一座小山上,依次排列着七个溶洞,洞洞相连,曲径通幽。
本期,让我们走进雷神坡排洞,去探寻古人类遗址、道教洞天福地、百姓躲匪之所,以及贵阳解放后剿灭土匪的故事......
一、狮子山/雷神坡
贵阳清镇市流长乡有一座山,因远观如狮子,得名“狮子山”。
狮子山不算高,山麓为灌木丛,山顶为绝壁,山腰正中间依次排列着五个溶洞,在西侧山脚处和东侧山顶处还各有一个溶洞,从西往东依次为:大洞、长洞、圆洞、平洞、神仙洞、高洞、牛洞,当地人旧称“小排洞”或“小岩洞”。

狮子山
01.古人类生活遗址
狮子山是古人类生活的理想场所。
狮子山山顶为悬崖,只有前面陡坡可以上行,站在洞口,视野开阔,一览无遗,因此安全可以得到极大保障,既可防止野兽侵袭,也可及时发现“敌情”。
排洞中的长洞、圆洞、平洞、神仙洞、高洞相距很近,洞与洞之间连通,可以满足一定规模的人口居住;更难得的是,长洞中有伏流,可作饮用水。
山脚为一条小溪流,溪流外面为一宽阔平坝,平坝是一个很好的果实收集地,也是一个理想的狩猎场所(动物一定会到溪流边饮水)。
贵阳“三普”清查时,在洞中发现了打磨石器,经鉴定,为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公布为贵阳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2.雷神坡与神仙洞
明朝进入贵州后大量建立卫所,在清镇市设立了威清卫和镇西卫。
威清卫右千户所第八百户所(即屯堡)就在离狮子山不远处,就是现在的犁倭乡右八村,S307省道从村中穿过。
黔程注:威清卫屯堡以千户所加百户所编号命名,如:中千户所第一屯为“中一”,与此相同,“左二”为左千户所第二屯,“后三”为后千户所第三屯。
汉族客民进入苗乡后,中原文化也就随之而来。
不知是什么年代,一些道士把狮子山神仙洞作为洞天福地。
宋元之际,随着道教符箓宗支派神霄、清微、天心等派的崛起,雷神信仰盛极一时。
受雷神信仰的影响,或者讲当初在神仙洞修行的道士也许修习的就是五雷法,所以狮子山也就被称为了“雷神坡”。
当地老百姓常常在雷神坡神仙洞祈求降雨、祛灾祈福,因此雷神坡也是一个道教遗址。
如今唯一可以证明的实物,就是神仙洞中的一块“道藏歌”崖刻了。
03.雷神坡躲匪洞
清咸同年间,贵州全境爆发了各民族大起义。
咸丰五年(1855),黄平苗族首领何德胜在瓮安起义,随即与麻哈州(今麻江县)起义首领潘名杰汇合,两支义军一路攻陷黔东南黄平城(今旧州)、黔南贵定和龙里,然后挥师北上,攻陷贵阳乌当、开阳、修文、清镇......
乱世之际,清廷内忧外患,无法保境安民,老百姓唯有修建堡垒自保。
当地老百姓在雷神坡排洞前,修建了高大石墙与石门,其中长洞最为坚固,修建了两道石门,形成了“瓮城”。
04.雷神坡剿匪战
1950年3月30日,900多土匪汇集于清镇卫城暗流河一带,企图作乱。
次日凌晨,解放军长途奔袭围剿土匪,取得了“暗流大捷”!
5月21日,从暗流大捷中侥幸漏网的匪首麻幺弟不甘心失败,纠集了其他匪首到流长乡开会,企图再次作乱。
随即土匪又被长途奔袭的解放军击溃,土匪头目汪汉、郭英贵率部分匪徒逃入雷神坡排洞,同时还裹挟了当地百姓400多人。
为不伤及无辜群众,解放军对盘踞洞中的土匪劝降了八天,除大洞因地势较矮,土匪投降外,其余几洞的土匪仗着石墙坚固工事,拒不投降。
5月29日,解放军发起了排洞剿匪战!
解放军先猛烈炮击排洞,摧毁了洞门前的防御工事。
第一次,解放军选择进攻长洞,在机枪火力压制下,两名战士冲到石墙下,但因石墙坚固,未能将其炸垮。
第二次,改为进攻神仙洞,结果中途火绳熄火,排长杜云才冒险去点火,被土匪射中,壮烈牺牲。
第三次,又将目标锁定为长洞,遗憾的是,仍然未能炸开坚固的石墙。
第四次,再次将目标改为神仙洞,战士孟庆尧摸到之前熄火处,成功点燃,但石墙依旧未能炸开,而孟庆尧也壮烈牺牲!
至此,解放军对长洞、神仙洞分别进攻两次,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第五次,战士张贵臣通过一条隐蔽路线摸到神仙洞石墙的射击死角,精心选择引爆点,最终石墙被炸开!
解放军随即发起冲锋,一举攻入了神仙洞,随即又攻下了圆洞、平洞、高洞和牛洞(此五洞实际相通)。
至此,只剩下长洞未被攻破。
于是,解放军叫投降的土匪向长洞土匪喊话,匪首汪汉、郭英贵见大势已去,只好缴械投降!
雷神坡排洞剿匪历时8小时,俘虏土匪50多名,解救无辜群众400多人;此战之后,清镇境内10人以上匪患全部肃清。
二、雷神坡探秘
雷神坡排洞离S307省道不远,在公路边就可以看到,此处还未到流长乡街上,我从贵阳观山湖区开车,大约用了一个小时十分钟。
现在排洞前方的平坝处,为大棚种植区,棚区内有简易水泥公路,可以直接开车到雷神坡脚下。

七个溶洞的位置和名称

车辆停在文保碑处

旧石器时代遗址

剿匪遗址牌,由此上山
01.长洞
我游玩的习惯,是喜欢先步行到最高点,然后慢慢往回走,所以一路上山到顶点,首先探秘的就是长洞。
映入眼帘的是长洞的第一道石门。

长洞第一道石门
第一道石门外侧直接建到悬崖处,内侧为巨石修建的堡坎,堡坎处还有一个暗道出口,暗道内已坍塌,我没有入内,但感觉这个暗道可能通到圆洞。
这道石门不算很厚,我估计解放军爆破人员去炸的是第二道石墙。
过了第一道石门不远,就到了第二个石门,石门非常厚实。

长洞“瓮城”

长洞第二道石门
第二个石门与第一道石门的夹角近乎90度,从防御的角度来看,不会被人长驱直入。
在第二道石门的外侧,修建有一个碉楼,碉楼的射击孔与第一道石门呈一条直线,如果对方不是有机枪压制,即使攻破了第一道石门,也很难攻入第二道石门。
如今碉楼已塌,内大外小的射击孔保存完好,左侧边就是第二道石门和石墙;碉楼与石墙互为犄角,共同守卫着石门。

清晰可见的射击孔
清咸同年间,百姓躲避匪患,因此在长洞内修建了舂米的石臼,以保障长时间的留守。

舂米的石臼
长洞的入口不算宽,洞内漆黑,我用手机的电筒照明,小心翼翼前行。

长洞洞口

长洞

从洞中往外看第二道石门
往前走了数十米,开始听到滴水的声音,洞内的暗河就是老百姓躲匪时的饮用水了。

到达一处倾斜为60多度的地方,地上有些潮湿,我担心滑倒,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了。
回望洞口,洞口已经变得很小,犹如初升的太阳!


02.圆洞与平洞
圆洞与平洞紧挨着,各有各的石门,但我没看到圆洞的石门,后来从洞内观察,应该是被封了,所以我是从平洞的石门进入的。

平洞石门

进入平洞后往外望

走到平洞最尽头,看见有一个小洞口有微弱光线,于是弯着身子穿过。

需要弯腰侧身通过
结果发现,居然走到了山的另一侧,通过一个“一线天”洞口,看到了雷神坡山下平坝的大棚。“一线天”洞口高数米,无法下行。

前方的“一线天”
左侧又是另一个洞口,我猜测是神仙洞。

左侧为另一个洞口
我想由此下行,但此处高约两三米,我先把“手杖”(我在游玩开阳天生桥瀑布时捡的一根木棍)扔下去,然后试图沿垂直崖壁下行,但脚无任何着力处,最终放弃,原路返回。
回到平洞石门处,往左侧进入圆洞。

由此进入圆洞
右侧洞口下方疑为圆洞石门,比较高,我没下去核实。

有些洞中有一些漂亮的钟乳石,我用手机开闪光拍的,效果一般。

03.神仙洞
神仙洞的入口比较隐蔽,基本是沿着崖壁到达。

神仙洞

神仙洞洞门(外侧)

神仙洞洞门(内侧)
神仙洞四通八达,难怪道长会把这儿作为洞天福地。


洞内有一个遗存的“道藏歌”崖刻,刻于清乾隆年间,前两句是“但闻仙道贵,不闻鬼道隆”,让我感觉这位道长修习的可能就是五雷法术。
因为是底色抹黑而非文字描红,有些字就看不清楚了。


道藏歌
从一个洞口可以望见神仙洞的石墙和山下的平坝,灌木掩映难以前行,我就没有去寻找战士张贵臣爆破石墙的具体位置了。

我在神仙洞没有找到在平洞扔下的手杖,看来在平洞所见之洞口不是神仙洞。
04.高洞
高洞是雷神坡排洞最高的一个溶洞,洞门与溶洞没有处于同一平面。
从洞口往里看一片漆黑,让人产生一探幽境的强烈意愿。

高洞洞门(外侧)

高洞洞门(内侧)
进入洞门后,步行不远到达一个洞厅,外面是三个洞口,右上侧有个透着弱光的洞口,就是我之前到达的平洞了,在这儿,我捡回了之前扔下的手杖。


和神仙洞一样,高洞内也是四通八达,曲径之后豁然开朗,令人心旷神怡!



05.牛洞
重新回到公路上,继续前行几百米,一条小路通往山上,我猜想是去牛洞的路,于是上行。

由此小路上山
上山之路两侧灌木被人用刀修理过,还算好走,不过我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蛇,好在我的手杖可以打草惊蛇,它可能比我还害怕些,快速地钻入了岩石缝隙。
牛洞也有高大的石墙和石门,里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洞厅,厅内有一个碗,感觉是当地村民的祭祀之物,或许这就是牛洞上行之路有人修理的原因吧。



牛洞离前面几个洞距离较远,我实在没有胆量去寻找牛洞与前面几个洞的连接通道,因为是一个人游玩,如果出现意外,连个帮手都没有。
06.大洞
回到停车处,上车开往大洞处。
大洞前面的小溪流挡住前往大洞的道路,所以我只在河对岸看了看。
大洞也有一个洞门,是从崖壁上加工而成,洞口离地还有数米高,这个设计其实也是出于防御目的。



在大洞处,遇到一对中年夫妇,他们问我能否上去,好不好玩,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攻略,吃了一瓣他们的柚子!
野外游玩,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人生一期一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雷神坡排洞遗址:清镇市流长乡马郎村雷神坡组(S307省道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