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武侠《魔刀玄剑录》第四章打渔者说

刀白说小说 2025-02-20 20:27:21
这一场恶战,小普陀门五位弟子与十一大派中的绝顶高手,拼得两败俱伤。七难被天衣老人最后一击,只觉百骸欲散,口中鲜血直喷出来。但见左近只剩凌度一人,抱着妻子遗体,默然无声。她匍匐爬近,颤颤巍巍伸手一摸,只觉聂十三娘身体早已冰凉,不禁泪如雨下。 凌度沉默良久,才道:“这是不是小普陀门的劫数·····”七难见他泪痕满脸,当下长叹口气道:“我······我快不成了。四师弟,你·····你过来。”凌度缓缓把妻子遗体放平在地,扶起七难,哽咽道:“大师姐·····。”七难艰难地喘了口气,艰难地从身上取出一个油布纸包塞在他手里,道:“听着,现在还不是······你悲伤的时候······这是我们付出血的代价从金人手里抢回来的铜人图谱,我现在交给你······” 凌度哽咽道:“师姐,你别动,我来替你疗伤。” 七难面色惨白,淡淡一笑道:“用不着了。你还有路要走······我就偷这个懒,不再走下去,跟师父去了······我这把老骨头,丢了也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但恩师吩咐我们去做的事,我们要想办法它做完······听,听着,你拿这份图谱,赶去海宁出海口上······”凌度心中一阵锥心刺骨的难过,颤声道:“师姐!······”七难哇地一声,又吐了一口鲜血,重重喘息,厉声道:“我······还没死,你就不肯听我的话了?”凌度擦了眼泪,道:“好,请师姐吩咐。”七难道:“你仔细听好······我们小普陀门还有一位我们都未见过的传后弟子,你,你带着图谱,赶去海宁出海口上寻一位打渔人,然后带着恩师最后的关门弟子,远走高飞·······他一旦练成穴道铜人上的武功,将来为我们报仇雪恨,洗尽沉冤·······” 凌度心头酸痛,低声道:“师姐,是个什么样的打渔人?我要如何寻他?” 七难又接着重重喘息几口,道:“他是恩师安插在江湖中的眼线······你去了自然知道······恩师这样安排,是防本门一旦遇到灭顶之灾,还有人······能给本门传一点薪火······十一大派人多势众,个个武功高强,要将他们一鼓灭之,只怕不易,你若能得脱身,记住万万不可逆势而行······好好把恩师的关门弟子照顾好,希望,希望将来······将来·······”凌度忽然只觉七难身躯微微一震,失声叫道:“大师姐,大师姐!”但见七难长出口气,双目缓缓合上,脸上神色,都在这瞬间突然凝固了,不禁抱着七难的尸身放声大哭。 此刻的他心中满是生离死别的悲痛,但却又不得不强忍悲伤,七难临死时的交代,言尤在耳。他地把七难和妻子的遗体放在一起,又把司空拔和破虚都搬到一处,不禁更是心伤神惨。他自言自语地道:“大师姐!你明明可以告诉我们究是为了何事,落得被天下武林追杀的下场,但却不知何故不肯言明······难道就是为了这份武功图谱和王家与十一大派的宿怨吗······仅仅是为了这个,拼上一个小普陀门,真的值得吗······?”他失魂落魄地把破庙中的柴火都集在一处,放火点燃。眼看旧日恩爱、手足同门,都在熊熊烈火之中烟消云散,他自己也忽然觉得自己的躯壳也都空了一般。 出海口。 师姐临死前的交代。对方早有所知,自己一到出海口,就能遇见“他”,或者对方就能认出自己的身份。而这一切都是去世的恩师一手做下的安排。十数百年来,王家、小普陀门、十一大派,生死相伐,无数人前赴后继,踏着血水义无反顾。这到底是为什么? 但愿皇天保佑,自己能够安然到达出海口上,寻找到那位接头人,和王家的后人。 想到这里,凌度突然仰天狂笑,他心中满是激忿,难以自制,疯狂向门外奔去。 大雪停了。天空依然灰蒙蒙的,宛若细雨般的冰晶飘落下来,散碎在凌度肩上、脸上、脖颈里,透骨冰凉,瞬间将他惊醒。 “咱们小普陀门能否洗雪沉冤,全在你和那位关门弟子的身上。你如何能轻贱自己,不知自重?” 他仿佛听见大师姐似乎正在责备他。他举袖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泪痕,抬头向天,轻轻地道:“大师姐,你放心,我不会忘记你的嘱咐。十一大派一定要血债血偿!”他绰号阴阳书生,生来喜怒不形于色,于善、恶之分,也是明之愈明:“恩师一生侠肝义胆,襟怀磊落,我们是她老人家的弟子,我自不能忍见小普陀门香火断绝。所以大师姐的叮嘱哪怕千难万难,我也要把它完成。” 可是前路漫漫,十一门派的人在破庙恶斗中全军尽墨,无疑他们的援手正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阴阳书生凌度能否安然逃离去往海宁县出海口上,尚是个未知数。他想了想,躲到一块山石后面,取出匕首,摘下头巾,一狠心把满头青丝落尽,一部飘然胡须也都化作无用之物。他脱下身上的外袍,解开三师兄破虚进庙时交给他的包袱。 包袱里是一套僧人的服饰,一把银光湛然的剃刀,还有一串佛珠、度牒、一面小镜子。他不禁心中一痛:“当年杨家将血战金沙滩,血战败师,杨五郎得智空长老先以剃刀、佛珠、度牒相赠,半路出家为僧,躲过了辽国重兵的追杀。我今日情形和当年的杨五郎何其相似!只是杨五郎躲避的是辽国的追杀,而现在要来追杀我的人,却是大宋的同胞······三师兄在江湖中人称‘神机僧’,向来神机妙算百无一失。前去北国毁灭铜人,一路上躲避十一门派的追杀,都是他一手安排计算。他算定我们一旦到了栖息地,以十三娘的性情必然会问大师姐来去缘由;他算定了我素来疑心较重,大师姐不向我们剖明事由,我心存芥蒂,面对敌人必然手慢半分;他更算定为了留个香火,大师姐必然全力以赴,到后来活下来的人,一定是我······唉!” 他把小镜子卡在岩石上,把自己头上残余的发根全部剃得干干净净,穿上衲衣,戴上佛珠,背起包袱,俨然成了一位气象端严的佛门僧人:“我这就是个‘佛门弟子’了?”他满怀悲苦,喃喃自嘲道。 往日风流倜傥的阴阳书生,从此在江湖中消失了踪迹;令十一大派胆战心惊的小普陀门,也终于不复存在了——但仇恨的火苗,却从此燃烧得更旺了。 凌度把须发都埋在雪里,心中一片荒凉,仿佛过往一切都已随着须发的埋没,消弥殆尽了。 半个月后,凌度终于赶到了海宁出海口上。但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堤岸上时,心中却是一片茫然。 那个神秘的“打渔人”在哪里?!眼前白浪如山,天风海雨,雪雾飞扬,却看不见一个人影。如此寒冷的天气,别说出来打渔的人,附近港口连一只渔船也没有。 “你一到海口,那人自然能认出你的身份。”他眼前仿佛浮现出大师姐七难苍白消瘦的面容,正一字一句地对他说。 人在何处? 凌度一时万念俱灰,盘膝坐下,双掌合十。 如果天要灭我小普陀门,就是现在啊!钱塘之潮,固然不是今时大盛,一个大浪卷来,在这无比神力之下,坐在雪地里的凌度,会宛若一片败叶被卷进水中,一切都可以就这么了结了! “我为什么要赶来!”凌度仰天长啸。 一个浪头打来,凌度全身尽湿,但他端坐水中,一动不动,冷冷笑道:“老子称雄半生,倒要看看你这该死的浪头,要来回几次才能把我吃掉!贼老天,你要收我,只怕还要费点气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又一个浪头接踵而来,一息未停,一浪再至,凌度只觉身躯如羽,瞬间被卷入大浪之中,掉下海去。 但求生本能令他闪电般伸手,五指如钩,紧紧抓住了堤岸上一块凸起的石头,身躯宛若水草,被浪花拍得四处浮动,咸涩的海水倒灌进口,凌度只觉天昏地暗头晕眼花。这一刻,他真想就此松手,就此了结。他脑海中闪电般闪过这三年卧底北国的辛苦,想起大师姐临终嘱托,想起恩师的慈爱,想起聂十三娘对自己的种种好处·····泪水溶进海水,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在流泪。 冰寒刺骨,手指渐渐麻木。 完了! 心中的矛盾,闪电般交作。是死是活,他全然无法确定。 就在他手指冻僵、就快抓不住那块石头即将松手的那一刻,一团黑影从天而降。 “想死,没那么容易!”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出现在他眼前:“无相神尼的弟子,怎地如此没有志气?”那人冷冷地说。波涛如雷,但那人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那人把他兜进了一张渔网,一步步拖上了岸。凌度心情一松,登时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他已躺在一座四面漏风的小茅屋里。屋外是呼啸的海风,屋里烧着一盆大大的炭火,人也仿佛能被烤熔化掉。那用渔网把他从海里拖上来的人正坐在一个木墩上,一面抽着旱烟,一面喝酒。呛鼻的气味,刺激得他剧烈咳嗽起来。 那人炯炯有神的双眼寒光四射,盯着他道:“你是凌度?” 凌度坐了起来,身上的衣服都没了,他光着裹在一席旧棉被里:“正是,请问怎么称呼?” 那人道:“我叫朱猎。朱门的朱,猎人的猎。我等你半个月了。先喝口酒暖暖身子。” 如果没有路上的耽搁,从临安郊外那座古庙到海宁县,脚程快只要四五天就可以赶到。但一路上凌度要躲避十一大派的追杀,昼伏夜出用了十五天,也在他本人的预计以内,但朱猎似乎没这样的心情。 “人呢?”凌度问道。 “别管他了,你能赶来,说明你带来了我们需要的东西,神尼交代的这个任务,就此终结。你要继续当你的僧人,还是恢复你阴阳书生凌度的身份,这都由你。”朱猎喷出一团浓烟,把烟锅倒转,在木墩的下方敲了敲,一蓬火星陆续散落在地上。 “可是······”凌度想说什么,却一时没了头绪。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朱猎冷冷地说:“小普陀门也远非你想的那么脆弱。其余的事情,就不是你能担心的了。” “到底是为什么······十一大派和我们之间的争斗原本已经停息·····”凌度又剧烈咳嗽起来:“为什么又起了?” 朱猎看了他一眼,把自己的酒葫芦递给他,道:“不要急,听我说。小普陀门代表的王家,和十一大派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未曾停过。圣昭皇帝年间两下的争斗所以偃旗息鼓,是因为王家的一位女子和十一大派中的一位男子结成了秦晋之好。那位男子颇有远见,也厌倦了世家之间多年的争斗,悄然从这场争斗中抽身,两人摈弃门户之见,结成了一对神仙眷侣,从此退出江湖,隐居风陵渡,过了三十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三十年里,他们俩的女儿长大成人,紧接着十一大派中四位掌门人忽然被人杀掉,十一大派认定这是王家人做的,但王家人却又毫不认账,于是招惹得两下之间三十年短暂的休兵终成泡影,两下误会由此更深。” 凌度颇为震惊,道:“为何会如此?” 朱猎道:“十一大派武当剑派、天衣门、韦陀门、金刀门、红缨帮、铁扇门、天台派、屠龙帮、少林门、天门派、嵩阳派号称‘四派、五门、两帮’,其中最厉害的并不是一时名头甚嚣尘上的‘天衣门’,而是与少林门比邻而居的‘嵩阳派’。‘嵩阳派’当年的掌门杜嵩阳和神尼一样,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顶尖高手,他的儿子杜青囊无意中与王家这位女子偶遇,一瞥之间的相互倾心,才有了后来三十年武林中暂时的安宁局面。 而这件事出在当年的杜嵩阳身上,十一大派固然不喜杜青囊竟娶了仇敌之女,却也无人敢去捋杜嵩阳的虎须。杜嵩阳本人并不赞同这场婚姻,只因杜青囊是他独子,杜嵩阳不仅把一身绝艺尽传此子,而且也有想法让他接掌嵩阳门户,继承历代祖师的衣钵。但杜青囊一心爱着王家那位女子,杜嵩阳一怒之下把杜青囊赶出家门,直到两人先后去世,杜嵩阳也墓木早拱,江湖中对于这件事的风波才渐渐停止。但不到三年,十一大派中天门派、铁扇门、金刀门和韦陀门四派掌门先后无端遇害,十一门派对王家子弟的复仇怒火又再燃起,两下交恶因此更甚从前。” 凌度道:“杀人总有线索,难道从伤口上也看不出来四大掌门到底死在什么武功之下?”朱猎道:“正因为四大门派的掌门人是死在惟一公手创的‘断玉神功’之下,所以十一门派便把矛头对准了王家子弟。惟一公自创的那套‘断玉神功’包含有四种不同的武功,分别是断玉神掌、断玉指、般若截脉手和断玉神剑,而这四大掌门每人身中一种武功,小普陀门是王家后人所创的消息又恰好在这个时候被传到江湖之中,因此小普陀门十二弟子从北国归来遭到十一大派的人追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凌度冷笑摇头,说道:“十一大派简直笨得比猪还笨,这样浅显的道理他们居然也想不明白。” 朱猎道:“哦?愿闻高见。” 凌度道:“小普陀门十二弟子倾巢而出,远去北国,你知是为了什么?” 朱猎道:“我只是按照无相神尼的安排在此等候她弟子的到来,至于她吩咐你们去做什么,我没问过,也没打算问。” 凌度道:“靖康年间,惟一公亲手铸造的那两尊穴道铜人被金国鞑子抢去,藏在一个十分隐秘的所在。金人召集了大批武林高手,希望破解铜人身上的秘密,也创出一种武功用以和中原抗金的武林势力相抗衡,只是这两尊国之瑰宝的奥秘只有我恩师才真正懂得破解。那时恩师年老体衰,已不堪奔波之苦,所以她归天之前,遗嘱让我们十二人分别潜入金国,查访收藏这两座铜人的所在,一旦找到,立刻用炸药将它炸毁,不可让金人利用,反过头来对付我们大宋子民。” 朱猎又点起了一锅烟,重重吸了一口,道:“瞧你话里话外的意思,你怀疑你们到达金国、找到铜人之前,金国已有人破解了铜人的秘密,也得到了相应的武功?”凌度道:“不错。金国第一高手完颜小我你不会没听过吧?” 朱猎道:“听过。传说他是金国名将金兀术的师弟,但武功之高却似还远在金兀术之上。如果以国界而分,宋有无相神尼,金有完颜小我,皆乃一时瑜亮。两者虽未真正较量过,但江湖中人都说令师无相神尼的剑法和武功其实远在完颜小我之上,但聪明智慧则是完颜小我稍胜一筹。且完颜小我成名极早,才十六岁时就在两军阵前和名将杨再兴比试过武功,杨再兴将军武功盖世,完颜小我和他一战,略有损伤,那时江湖中就怀疑金国已破解了两座铜人的秘密,获得了相应的武功。” 凌度道:“不错。他在郾城之战中败给了杨再兴杨将军。” 朱猎道:“你说你的。” 凌度道:“我们到了藏匿铜人的地方,所幸并未遇见完颜小我,出来迎战的居然是十一大派的人。其中就有被我大师姐杀掉的天衣门掌门天衣老人和他的妻子百忍道姑,更令我们意外的是,百忍道姑竟是完颜小我的师姐。在那一场强弱悬殊的恶战中,我七位同门生死未卜,大师姐把铜人图谱拓印了下来,随后点燃炸药,将两尊穴道铜人彻底炸毁,存放铜人的山洞,也被炸得全部坍塌。这就是为什么十一大派的人对我们一路追杀的缘故。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你在这里等我半个月的原因了吧?” 朱猎道:“正是。现在我接着我刚才的话说下去。郾城之战中,完颜小我随军出征,却遇到了岳元帅麾下猛将杨再兴。完颜小我与杨再兴交手,却败在杨再兴手下。杨再兴是岳飞的部下,也是岳飞的结拜兄弟,武功有一大半是岳飞以半师半友的身份传授给他的,按理而论,岳飞的武功应该在杨再兴之上,而决非其下。但完颜小我与岳飞数度交锋,皆以平局收场,而杨再兴能击败完颜小我,所用的武功,非唯岳元帅亲手传授,而是他还练过从穴道铜人身上摸索创制出来的‘断玉神功’。原来杨再兴竟是神尼她老人家的唯一一位外姓师弟。” 凌度又吃了一惊,道:“这我倒没想到。” 朱猎道:“你没想到的还有很多呢。杨再兴是无相神尼的师弟,王家先祖惟一公所创的‘断玉神功’原本规定不可外传,但小普陀门声势将弱,无相神尼根据父亲的指示,寻找一位可堪托付的关门弟子,杨再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无相神尼的师弟,而杨再兴的武功除了继承家传之外,断玉神功是他仗以成名的绝技。完颜小我生平自负,没想到会败在杨再兴的手下。他经此一败,才知‘断玉神功’的厉害,这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被金国夺去的两尊铜人,而原先他是并不屑于去练别的门派的功夫的。可惜杨再兴英年早逝,郾城之战的第二年,不幸战死在了小商河,又过数年,岳元帅也含冤风波亭中,完颜小我从此失去了这世间两位最强劲的对手。” 凌度道:“听你的意思,杨将军去世之前和我恩师有过书信来往?” 朱猎点头道:“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靖康之乱’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你的恩师忽然心血来潮,派你们十二人一同去往北国执行炸毁铜人的任务?你把这些都说了出来,我才推断出个大概。杨将军曾对令师说起完颜小我之败,他断定完颜小我回到金国,必会组织人手破译铜人的奥秘,来获得一种足堪匹敌‘断玉神功’的武功并传授给金国武士,以期鲸吞宋朝疆土,达到将宋嫡斩尽杀绝的目的。” 凌度忽然道:“那么你手里这个孩子?” 朱猎道:“杨再兴将军生前只留有一子,继承杨家香火,这孩子大名叫杨继周,乳名‘破阵子’,自幼随神尼练功,以他的天赋而言,神尼十之八九的武功,已渐渐被他领悟。据令师所言,她在晚年发现了‘断玉神功’上的四个破绽,而这四个破绽所以存在,是因为自从靖康之乱后她再没有机会看到‘断玉神功’全豹,残缺的‘断玉神功’缺损的部分都是靠她的练功经验推断出来的,因此她手里的‘断玉神功’并不完整。她给你们任务其实是炸掉铜人就赶紧脱身,但她在你们临走之前作了拓印图谱的决定,是不想杨继周杨公子得到的也是一份残缺的武功。小普陀门的香火要流传下去,一是要面对的是十一大派的围攻和追杀,二来是为了断绝金国企图吞并我国的野心,为大宋抵抗金虏、光复山河留下一粒难能可贵的火种。” 凌度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凌度轻轻叹息一声,道:“想不到两座铜人,一部秘籍,竟然惹出这多故事。我想你也太辛苦了。” 朱猎道:“我什么都没做,有什么好辛苦的?” 凌度道:“真相未明之前,我不敢妄言,好在恩师已留下了线索,否则我今日就要愧对恩师了。”朱猎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凌度从被子里出来,穿上已经烤干的衣裳,道:“恩师不肯对我说明此事的前因后果,原来是有所顾忌。她老人家常说,我心思已足够缜密,但行事却趋于莽撞,所以她老人家不敢寄重望于我。唉!可见恩师的确目光如炬,每一个弟子的习性,她都见微知著;看她老人家忙碌一生,何尝不是巨细无遗,谨慎到极?恩师曾说杨再兴将军的这位公子天资聪慧,日后小普陀门洗雪沉冤,重振小普陀门雄风,就全靠他了。因此恩师的顾忌,正在于这位未曾露面的杨公子。” 朱猎道:“令师对你说起过这番话?我怎么不知道?” 凌度道:“因为你根本不是那位‘打渔人’,让我大胆猜一猜,你就是金国第一高手完颜小我,对不对?”
0 阅读:0

刀白说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