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赚50%就跑是价值投资吗?(2025.04.13)

躺红利摊 2025-04-14 16:44:35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单从字面意思看这问题充满了投机的色彩,似乎与中国式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护城河”、“时间的玫瑰”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但是这个观点又确确实实是价值投资祖师爷格雷厄姆老先生提出来的,在《格雷厄姆精解证券分析》一书中曾说道:

“......投资者需要对自己持有的股票头寸明确设定一个与买入规则相匹配的卖出规则。通常,他需要给买人的每一只股票设定一个合理的盈利目标,比如50%~100%,另外还需要设置一个实现目标的最长持有期限比如2~3年。在持有期结束时还没有实现盈利目标的股票就应该在市场上抛售掉。”

其实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也多次强调了类似于“低吸高抛”的理念:

“作为一项基本的指导原则,我们建议这种投资者(防御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决不能少于其资金总额的25%,且不得高于75%;与此相对应,其债权投资的比例则应该在75%到25%之间。这里的含义是,两种主要投资手段之间的标准分配比例,应该是各占一半。根据传统,增加普通股比重的合理理由是,持续的熊市导致了’低廉交易价格’的出现。反之,当投资者认为市场价格已经上升到危险高度时,则应将股票投资的比例减至50%以下。”

“正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我们才主张在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组合中采用某种机械的方法,调整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比重......随着市场的上升,他将不断地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并将所获收入投入到债券中去;当市场下降时,他会采取相反的做法.......作为一名真正的投资者,他还能从下列想法中获得满足感:自己的业务操作与普通大众的正好相反。”

“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行市——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低价买入,或是在确定价格非常高时卖出。”

“即使是防御性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组合,也应该不断加以调整,尤其是当所购证券的价格明显上涨过度,并且可以用定价更为合理的证券替代时。”

很反常识吧,但是这种“止盈”、“低吸高抛”、“赚差价”的理念确实属于价值投资的一部分,在价值投资者眼里,赚市场波动的钱和赚企业成长或者企业分红的钱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价投对市场的“高”“低”来自于价值判断罢了。

-------------------华丽的分割线------------------

(注1:由于部分样本盈利衰退可能导致分红下降&部分样本首次实行中期分红导致股息率虚高,保守起见红利类指数的股息率数据最好按八折处理,对于股息税较高的港红利指数,最好是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些折扣,保守些总不会错的。

注2:预期股息率=(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之和*上一年度分红率)/当前股价,相比静态股息率,预期股息率考虑了最新的财务数据,另外,预期股息率很好的避免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导致的股息率虚高的情况。

注3:限于篇幅,指数部分只追踪有靠谱分红型ETF跟踪的优质价值红利类指数,个股部分只追踪20只观察价值较高的行业龙头。)

整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正常偏低的位置,大约是低估的上沿或者正常的下沿,不过由于市场无风险利率较低,当前A股相对债券的投资价值还是不错的。

从防御型投资者的眼光来看,股市和利率都有所下跌,当前市场呈现出的整体状态是“中低估值”+“低利率”,所以资产配置可以考虑65%权益+35%债权的组合。其中权益资产可以考虑各种0.20%费率的分红型红利类ETF或者或者分散配置优质红利股,债权资产的话可以考虑期限较短的的债券类ETF或者直接上国债逆回购。

目前个人长期投资组合还是满仓状态,年内收益-2.77%,本周将新增1%的资金以及之前收到的分红全部买入了一些关注已久的收息股,顺带将一些红利仓位也转换成了个股,当前持有67.17%的红利类ETF和32.63%的收息股。

风险提示: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和数据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0 阅读:29

躺红利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