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风在校文化 2025-02-15 16:48:41

《论语·阳货篇》是《论语》中的一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些语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位置,但正确解读基本都是不靠谱。

譬如,

①“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被解读成如下图所示

这种解读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没有解释透彻。这里是说:

最聪明的是和最愚蠢的人都很固执。但最聪明的人固执是因为他能“看透彻”而坚持;而最愚蠢的人固执是因为“他看不透彻”,在坚守某种执念。

由此,我们发现,驾驭愚蠢的人的方法就是洗脑,古人称“蛊惑”。

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大多都是解读成如下概念: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天赋异禀,而天赋就是一个人的“先天本性”,它们“生而不同”,怎么会“性相同”呢?

这里说的“性”,并非天赋,而是指“私欲”,也就是:获取利益保障生存的特性是相同的。毕竟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一切无从谈起。

但经过环境熏陶,每个人“获取利益的方式”千差万别。

这才能准确把握古人思想脉络。

③“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大多都是解读成如下概念:

这种解读显然错误。一个作乱,一个盗窃。难道盗窃不是一种作乱吗?

关于古文中:

❶君子=有主见的人;小人=没主见的人。

❷无=事物起因;有=事物动果。

❸义=逻辑性思维方式。

这里是说:有主见的人表现出来的勇气,取决于对问题原因的胡乱判断;没主见的人表现出来的勇气,取决于对事物起因判断的道听途说。

整理:有主见的人突然发疯对某人进攻,一定是被激怒不再考虑其生层次的原因。俗称“乱了方寸”;没主见的人动不动就发疯对某人进攻,一定是被人蛊惑,或者他被人灌输了某种执念。

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大多如下解读

其实,这就是当时生产力低下,家庭生活中“老婆孩子难以养活”的概念。在物质生活不够的情况下,跟他们接近会不尊重你,跟他们离远会抱怨你。现代社会不也是如此吗?很多父亲外出打工,换来的是妻嫌子怨。

0 阅读:11

风在校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