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金兀术,南宋中兴名将,只有岳飞能在野战中击败他

烟雨江南岸 2024-12-19 11:41:04

潜意识中,金兀术就是给南宋中兴名将刷经验来的,被各种花样式吊打,不是在战败就是在战败的路上。正如网友所说:没打赢兀术,出门都不好找意思说自己是名将。

兀术真的这么差吗?南宋各种花样式吊打兀术的结果,是赵构喜提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连天眷和议的成果都保不住。

客观评价历史,能在野战中击败兀术,南宋中兴名将系列也就岳飞一人而已。

兀术,谈不上金国顶流名将,远不如宗翰、宗望、宗辅、娄室,甚至不如完颜昌,但也不是随便能打赢,因为金军战斗力强悍,士兵素质高。

1121年,兀术首次披甲上阵。1122年,兀术跟着宗望、希尹追击辽天祚帝。箭镞用尽后,兀术夺取辽军士兵武器,格斗中独自斩杀8人,俘虏5人。

兀术与南宋交战,始于1128年。这一年,金太宗下令追击赵构,搜山检海。兀术,在金军地位不算太高,右都监而已,不如完颜昌。

兀术隶属东路军,主帅是宗辅。这次南征,兀术跟张俊、韩世忠、岳飞都有交战。

兀术俘虏,杜充溃逃,岳飞在马家渡撤退,金军直奔江南,赵构逃到海上避难。

为了保护赵构,张俊在明州抗金,击败兀术前锋军团。兀术亲自出马,张俊直接逃走,去宁波躲避。

1130年,兀术宣布结束搜山检海,放火烧毁临安、平江、明州,从镇江北上。韩世忠率8000兵马拦截,双方展开激战。

黄天荡之战,家喻户晓,韩世忠先胜后败,仅以身免。此战,金军没有所谓的10万,兀术只不过是右都监,能带2万就不错。

宗辅是主帅,完颜昌是左监军,他们在两淮、山东作战,兀术哪里来的10万?整个东路军才11万人,还包括签军。

兀术击败韩世忠后,又烧毁建康(南京),然后北上。岳飞在牛首山设伏,击败金军留守部队,夺取城池。

接着,兀术、完颜昌合作,征战两淮,攻克楚州。张俊、刘光世不敢救援,岳飞兵力不足,从泰州撤退,楚州守将赵立殉国。

刚结束两淮战斗,兀术立刻跟着宗辅进入关中作战,与张浚的18万大军决战。

富平之战,关中宋军精锐全部出动,张浚提前预支五年财税,放手一搏。

张浚不想打,却不得不打,否则金军把主力调到江南,赵构能否躲过第二劫,谁都说不准。

富平之战,政治目的大于军事目的。宋军协同作战的糟糕,再一次暴露出来,18万大军一败涂地,金军夺取陕西五路。

富平之战,南宋输掉战役,却赢得战略胜利,金军主力总算被拖在关中。

宗辅回燕京,娄室病逝,兀术以右监军身份督师关中,带着撒离喝征战。

张浚让吴玠、吴璘收集溃兵,在和尚原布防,阻止金军入川。

第一次和尚原之战,吴氏兄弟击败兀术,防御作战胜利,但不具备追击的资本。

第二次和尚原之战,吴氏兄弟战败,金军夺取和尚原,直奔饶凤关而来。

饶凤关之战,金军主将撒离喝破关而入,吴氏兄弟退守第二线。不过,金军劫掠汉中后,也打不进四川,撤兵回凤翔府。

接下来,就是仙人关之战,兀术、撒离喝拉着伪齐军上阵,号称10万。吴氏兄弟凭借地形优势,利用神臂弓反击,兀术战败,但宋军依然不具备追击能力,更别说反攻陕西。

吴氏兄弟两次击败兀术,金史、宋史都有记载,没啥争议。但是,吴氏兄弟是防御作战取得胜利,而不是野战取胜,不能反攻,金军依然处于战略优势,是进攻一方。

仙人关之战,最大的功绩不是击败多少金军,而是守住了入川通道,避免被金军大迂回包抄江南,为赵构立足赢得时间。

1134年,兀术从关中回朝,奉命率金军协助伪齐战斗,攻打南宋。张浚督师两淮,中兴四大名将接受指挥,张俊、刘光世继续怠工,岳飞、韩世忠苦苦支撑。

1135年,金太宗驾崩,金熙宗继位。1137年,完颜昌、兀术联手,废掉刘豫伪齐,金国直接管理中原。

完颜昌左副元帅,兀术是右副元帅,完颜昌压兀术一头。完颜昌与宗磐、宗隽结盟,炮制天眷和议,把陕西、河南“赏赐”给南宋,换取赵构称臣纳贡。

1139年初,天眷和议签署,兀术觉得金国吃了大亏,还没战斗就把河南、陕西给了南宋,岂能容忍。

赵构、秦桧很高兴,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陕西、河南,是一件美事。岳飞、韩世忠这些主战派则不满意,他们不相信金国,更希望武力收复中原。

天眷和议,几家欢乐几家愁,结果只能继续打。金熙宗在宗干、希尹、兀术支持下,处死宗磐、宗隽、完颜昌,撕毁协议。

完颜昌死后,兀术担任都元帅,成为金国武装力量的第二把手,仅次于金熙宗,却实际控制军队。

1140年,金熙宗下诏南征,兀术率10万大军南征。西路军完颜撒离喝,东路军孛堇、王伯龙,兀术率中路,节制全军。

不把汉地签军考虑在内,毕竟签军是承担后勤工作,或者当炮灰,而不是战斗力量。此战,金军并不算多,却也下了血本。

天眷南征,赵构无路可退,也发动绍兴北伐。胡世将、吴璘在西路,抵御撒离喝;张俊、韩世忠在东路,抵御孛堇;岳飞、刘锜在中路,进入河南迎战兀术。

陕西、河南,赵构没来得及设防,就被兀术夺取。此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北上,准备接管开封,但开封已经陷落,只好守顺昌。

兀术拿下河南,便打算攻入淮西,与东路军消灭张俊、韩世忠。刘锜拼死抵抗,在顺昌与兀术死磕,取得大捷。

顺昌大捷,金军损失并不大,所谓损失数万,兀术狼狈逃走,并不存在。此战,刘锜最多一次投入5千人,分五批出击,每次一千而已。

前后打了十几天,兀术拿不下城池,又连日大雨,而岳家军也准备救援顺昌,岳飞已经进入河南,兀术只能撤退。

兀术撤退,刘锜并不追击,也没有追击的条件。如果兀术真的损失一万余人,岂能在河南又跟岳飞连续大战呢?

不考虑签军,兀术中路女真兵四万左右,死了一万余人,兀术就得搬家了。

兀术回到河南,岳飞已经连战连捷,但岳家军也分散活动,防守城池。不算打着岳家军旗帜的北伐义军,岳家军封顶6万。

岳飞分兵,兀术抓住机会,直接袭击岳家军大本营,也就是岳飞的驻地郾城,双方展开激战。

郾城之战,岳飞给赵构汇报战果:虏兵一万五千余人,杀敌不计其数,俘虏马匹两百,金军撤退。

岳飞说得很清朝,兀术是一万多人,岳家军又多少呢?所谓800破10万,只能是笑话。张宪、王贵分兵后,岳飞直接指挥的应该是七八千。

郾城之战,不在于杀敌多少,而是野战中击败兀术亲率的骑兵,而不是城池防御战。岳飞不是躲在郾城里反击,而是列阵迎战,双方肉搏战。

从中午交战,徬晚金军撤退,岳飞就已经胜利了。至于追击,岳家军没多少骑兵,机动性不足,也谈不上。

岳家军在河南的战斗,无论是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临颍之战,都是正面对冲。金军、岳家军野战决斗,故而非常激烈。

河南之战,结果如何呢?金史说,兀术回来避暑。宋史中,岳飞打赢,却被赵构的12道金牌拉回来。修改后的刘锜传,则说刘锜把岳飞救回来。

战斗结果如何,仁见仁智。河南交战,最大的意义是,岳飞及其岳家军能野战取胜,击退金兀术,这在南宋初年十分罕见。

兀术拿不下岳家军,选择撤退。岳飞所部也损失不少,“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高强度作战,以步兵打骑兵,损失无法避免。

正面击败兀术,也不代表岳飞就能独自搞定金军,收复北宋疆域。岳家军兵力不足,想要扩大战果,必须得到东路军配合,但这不可能。

且不说赵构、秦桧不给岳飞机会,就算给,张俊、韩世忠也不会配合岳飞。原因很简单,张俊、韩世忠资格老,地位高,岳飞是后起之秀。

1141年,兀术再次南征,把主力投入淮西战场。王德、刘锜、杨沂中在柘皋以野战形式击败韩常,取得大捷,但兀术并不在场指挥。

柘皋之战后,韩常佯装撤退,张俊为了独霸战功,便排挤刘锜,他带着王德、杨沂中去“耀兵淮上”,展示宋军的威武。

兀术抓住机会,让韩常、王伯龙攻取濠州,然后设伏埋伏,佯装做出退回北伐行动。张俊不知是计,王德、杨沂中轻敌冒进,惨遭失败,3万御林军报销。

淮西之战,赵构让岳飞、韩世忠增援。岳飞主张攻入河南,避实就虚,反客为主,却也率8000兵马去支持。

岳飞想来淮西,张俊不高兴,他认为已经能搞定金军,不希望岳飞来抢功劳。张俊书信岳飞,强调淮西缺乏粮食,不能供应太多人。

张俊资格老,又是赵构的红人,岳飞也不敢得罪他。再则,张俊失败太快,岳飞、韩世忠还没反应过来,宋军就一败涂地,韩世忠也半路撤退。

淮西之战失败,赵构无心作战。金军损失也不少,无法扩大战果,兀术只想保住现有胜利果实,便与南宋签署绍兴和议。

1142年,岳飞被杀。1148年,兀术病逝。绍兴和议签署,宋金势均力敌,各有各的难处,谁都奈何不了谁,双方二十多年没有打仗。

从1128年南征搜山检海,到1141年绍兴和议签署,兀术与南宋打了13年。1140年之后,兀术以全军主帅身份南征,达到个人的峰值。

13年里,兀术在西线、中线、东线都留下深刻足迹。防御作战,吴玠、吴璘、刘锜都击败兀术,却无法反攻,扩大战果。野战取胜,只有岳飞,郾城之战是典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