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应该反过来,叫顾客叫“老板”,开店就是给顾客完成某种任务

开店的笔记 2024-07-30 21:52:33

昨天,我讲到了奶昔的案例,通过奶昔的案例来理解“顾客雇佣产品完成任务”这个概念。懂得了这个概念以后,才能更好地明白顾客需求,更明白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也更懂得如何调整产品和服务。

因为这个案例太经典,我在简单再复述一下:

一个老板希望提高店里奶昔的销量,却不知道怎么做更有效。于是开始研究顾客,他们发现他们的奶昔主要的销售时段有两个:一个是早上,一个是下午。

早上的顾客都是买了就开车上路去上班了,他们雇佣奶昔是为了让枯燥的通勤路上能够更有趣,浓稠的奶昔需要更多的时间喝完,这样也会让他们上午10的时候不饿肚子。顾客发现雇佣奶昔完成这任务最合适,他们还可以雇佣甜甜圈,但是甜甜圈很多面包屑,弄得到处都是,手拿着也粘粘的,弄脏衣服和方向盘。

而下午购买奶昔的顾客呢,往往父母买给孩子喝,有了奶昔,孩子不会乱吃其他零食,晚上可以好好吃饭,这时候给孩子买奶昔,也增进了亲子关系。你看,这时候的顾客雇佣奶昔完成的任务完全不同。

我们要记住关键词:雇佣和任务。顾客购买产品,并不是为了拥有这个产品,而是雇佣他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哪个产品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就雇佣哪个产品。

明白这个道理,是为了更好地对产品或者服务做调整。

对于早上的顾客,他们把奶昔做得更加浓稠,同时加入了水果块,巧克力块,一些比较有嚼劲的东西,这样可以让顾客在每吸一口时有些小惊喜,这样比较有乐趣,因为本来就是为了打发枯燥的通勤时间,饮料里有内容物,也不会让顾客过早饿肚子,这就完美的完成了顾客雇佣奶昔要完成的任务。还把奶昔自动售货柜从吧台后移到了前厅,这样顾客就可以自助,不用排队购买,因为早上他们时间很紧张。如果此时,你要把奶昔做得更健康或者颜值更高,就可能没那么有效,因为这不是顾客雇佣的理由。

对于下午的顾客,他们把奶昔的份量减半了,一来孩子们可以吃得更快,二来不至于太饱,因为这毕竟是零食,不能影响晚上的就餐。相反,如果此时把奶昔做得很稠,很甜,很大,就可能让父母左右为难。

这样调整以后,很成功,销量大涨。

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开始也走了弯路。最开始,老板提出要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跟我们大部分店铺一样,搞活动降低价格,把奶昔里的巧克力块做得更大块,把巧克力味做得更重,宣传自己的奶昔奶更多,更健康。。。几个月下来,效果很差。后来才推倒重来,决定从研究顾客开始,才找到方向。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给大家分享的快餐店的案例,别的快餐店就做中午和晚上两餐,他家有三个饭点,下午4点半到5点半那会他店里也是满的,坐满了刚放学的学生,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吃饭。

这是源于老板顺势推出了儿童套餐,店里的海报也做了调整,店门口的宣传也有相应的宣传和活动引导父母和孩子,告诉他们这里有儿童套餐。整条街四五家快餐店,就他家做了这个动作。所以,那个时间段就他家满人。

本质上,此时进店消费的顾客,就是父母雇佣了这个店,完成了小孩子健康晚餐的任务。小孩子刚下课,都有些饿意了,如果这时候不吃东西,往往就跑零食店了,吃了零食,晚上正餐就吃得少了,这对孩子健康是不利的。

除了这个,我觉得还有个任务,就是免去了很年轻父母下厨的的麻烦。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晚上下班回来可能并不愿意下厨做饭,这个时间点虽然吃晚餐有点早,但也更健康,更利于瘦身,符合很多年轻父母的需要。所以,在店里,我看到很多父母也在吃东西。我带我女儿去过几次,我女儿吃,我也吃。我的消费心理基本就是这样。

我是做甜品的,甜品的销售高峰按常理说,应该是下午或者晚上,因为下午茶都是在两三点以后。但是我店里的销售高峰不是在下午,而是在两个饭点。也就是说,很多人是拿我们的甜品来代餐的。

各位可以看看我店里的销售分布图:

因为发现了很多顾客是雇佣我们的产品来填饱肚子的任务,所以,我们就开发了一些更能饱腹的东西,吃完以后不容易饿的东西,既然做正餐,也要更健康,要搭配谷物,水果,高蛋白的原材料,也因为正餐,量一定要够,不能跟传统的甜品一样一点点,好看不中用。

各位,你也想想,你店里的产品,顾客是“雇佣”来完成什么“任务”的。

0 阅读:1

开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