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流动性
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前瞻:2024年1月至2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往年,尤其是高债务省份的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其他地区。2024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是否会持续受到高债务省份化债的影响?
2024年以来的提前批专项债发行呈现以下特征:一是2024年1-2月,除重庆以外,大多数高债务省份尚未开始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二是2024年3月,部分高债务省份进一步下调了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包括天津、甘肃和吉林等),同时,其他省份也存在下调情况(包括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等);三是高债务省份已经开启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从高债务省份在全部专项债发行中的占比来看,2024年12个高债务省份合计的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为2112亿元,在全部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中占比9%,低于2023年上述省份的新增专项债占比(20%)。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专项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防止低效无效投资。2024年,高债务省份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占比可能下降;同时,对于储备项目未准备充分的省份,专项债发行节奏可能后置,并不仅限于高债务省份。从后续的政府债发行节奏来看,若专项债发行节奏后置,国债发行可能适当提速,3月国债单期规模已经放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特别国债。后续国债发行可能通过提高单期发行规模的方式适当提速,1万亿元超长特别国债可能分散在多个月份发行。2月流动性回顾:2月降准落地后,短端资金利率较为平稳,NCD利率进一步下行。2月DR001和DR007的均值分别为1.70%和1.86%,与1月持平;2月5日降准落地后,1年期股份行NCD利率最低下行至2.25%,和1年期MLF利率倒挂25bp。3月流动性展望:预计3月国债发行单期规模上升,但净融资规模较小,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加快,季末信贷投放较平稳,3月NCD利率上行与下行动力均有限,可能小幅波动。3月政府债净融资可能与2月相当或小幅上升,国债单期规模和期数增加,发行规模上升至9400亿元左右,预计国债净融资规模为1300亿元左右;预计3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为7000亿元左右。季末广义财政净支出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同时,春节后商品房市场未出现小阳春,季末信贷投放可能对流动性的影响有限。2024年1月至2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往年。其中,多个省份尚未开启专项债提前批额度的发行,尤其是高债务省份的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其他地区。2024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是否会持续受到高债务省份化债的影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专项债做出了哪些安排?一、高债务省份化债如何影响专项债发行节奏?2024年1-2月,大多数高债务省份尚未开始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将各地区新增专项债实际发行进度和提前批额度比较来看,可以发现,在12个高债务地区中,大多数地区均未开始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仅有重庆在2月开始新增专项债的发行。2024年3月,部分高债务省份进一步下调了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同时,12个高债务省份之外的其他省份也存在下调情况。根据我们2月末的最新统计,部分高债务地区进一步下调了3月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包括天津、甘肃和吉林;在上述地区之外,也有部分省份下调了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包括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根据2024年3月财政部《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强化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把好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关,推动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可见,专项债的项目审核可能更加严格,各地在申报专项债项目时可能更加审慎。2月至3月,贵州和天津相继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2024年2月,贵州发行了324.6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成为2024年第一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地区;根据已挂网的信息,2024年3月,天津市将发行215.1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根据贵州发布的3月计划,将在3月下旬分别发行专项债和一般债204.80亿元和344.53亿元,根据季度发行计划推测,可能仍以再融资债券为主。12个高债务省份的专项债占比如何?从2023年的专项债发行情况来看,2023年全年,12个高债务省份的新增专项债合计发行8021亿元,在全部新增专项债中占比20%左右,这和上述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占比(19%)相当(详见我们此前发布的报告《高债务省份化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估算》[1])。从2024年提前批额度下达情况来看,上述省份合计的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为2112亿元,在全部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中占比仅9%,明显低于上述省份2023年新增专项债在全国的占比。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额度分配向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倾斜,防止低效无效投资。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据此推测,2024年,高债务省份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占比可能下降;同时,若储备项目未准备充分,相关省份的专项债发行节奏可能后置。对于3月的政府债发行来看,国债单期发行规模放量,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加快,政府债净融资可能和2月相当或小幅上升。3月国债发行期数增加且单期发行规模放量,国债发行规模上升至9400亿元左右,国债到期规模较高,在预计国债净融资规模为1300亿元左右;参考已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同时考虑到部分省份未披露发债计划,也有可能在3月启动发行,预计3月地方债净融资可能达到7000亿元左右。从后续的政府债发行节奏来看,由于专项债发行需要考虑各地区的项目储备情况,国债发行可能较往年适当提速。2024年2月1日,在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国务院新闻发布会[2]上,财政部领导表示:“国债方面,我们将在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拟靠前安排发行,为保障必要的支出强度提供支撑”。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特别国债。从2020年发行特别国债和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安排来看,在国债发行放量的时期,地方债发行通常适当错位,例如,2020年6月至7月,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期间,地方债发行放缓;2023年10月,特殊再融资债券集中发行,为第四季度的国债发行留出空间。考虑到2024年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可能需要结合各省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国债发行可能通过提高单期发行规模的方式适当提速,1万亿元超长特别国债可能分散在多个月份发行。二、2月流动性回顾和3月流动性展望2.1 2月流动性回顾2月降准落地后,短端资金利率较为平稳,NCD利率进一步下行。短端资金面继续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2月DR001和DR007的均值分别为1.70%和1.86%,与1月持平;2月5日降准落地后,1年期股份行NCD利率最低下行至2.25%,和1年期MLF利率倒挂25bp。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为6779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2647亿元,地方债净融资4132亿元,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较1月上升。2.2 3月流动性展望预计3月国债发行单期规模上升,但净融资规模较小,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加快,季末信贷投放较平稳,3月NCD利率上行与下行动力均有限,可能小幅波动。从政府债供给来看,3月政府债净融资可能与2月相当或小幅上升,3月国债发行规模上升至9400亿元左右,预计国债净融资规模为1300亿元左右;预计3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为7000亿元左右。从广义财政收支来看,季末财政支出规模上升,考虑到特别国债第三批项目在2月初下达(2000亿元),可能陆续形成财政支出,预计3月广义财政净支出的规模仍在1万亿元以上。从季末信贷投放来看,1月二手房交易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投放,而春节后前两周商品房市场未出现小阳春,季末信贷投放可能对流动性的影响有限。注:[1]蔡琦晟,郭于玮,鲁政委,高债务省份化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估算,2024/1/30[2024/3/5],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7cabd2fcad82e126fac059163b2e781c&from=app&appVersion=522[2]财政部官网,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024/2/1[2024/3/3],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402/t20240201_3928049.htm★
★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