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胡适在给自己的好朋友、《京报》主编邵飘萍的回信中很是生气地说:我,不能不感觉一种很不愉快,今读来书云云,益知
解放战争中的蒋介石1948年末,解放军包围北平,对于国民党方面来说,平津形势日趋紧张。和该地区日益紧张的战争形势一样,毛
1无论是知道但不熟悉鲁迅的人,还是听过但不了解胡适的人,总觉得鲁迅和胡适历来不和,关系一直都很差。鲁迅成为名家、大家,是
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胡适,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加之才华横溢,所以当时的许多作家、文史哲学者乃至自然科学家都很乐于与他交往。对
我们固有的印象里,毛泽东和胡适在建国前应该没有什么关系。相比于胡适,同样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和先锋的陈独秀、李大钊以及鲁迅
“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学问和真理?!”年轻的唐德刚指着胡适书案上近200万字的《胡适思想批判》若有所思地问了一句。“没有学术
11954年,两个刚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年轻人——当时26岁的李希凡和21岁的蓝翎以自己所学的马列文论为武器对新派红学
引子1975年7月14日,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年,他在谈及党文艺政策的调整时,最后一次提到了胡适——一个曾经远在国外,后来远
最近,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风行网络,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其中红网有一篇评论文章称以“山花”这篇文章作
引子1956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高层领导委托胡适昔日的好友、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著名法学学者周鲠生在参加完瑞士联合国同
1949年5月11日,胡适曾经的邻居、老朋友陈垣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给胡适之的一封信》。陈垣信中对胡适说,自己最近
已故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认为,国防很重要,在论述国防重要性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1969年3月2日,前苏
艾跃进:中国国防与民族危机感从今天起,将由我给大家讲授军事理论课,第一堂课的题目是中国国防,讲授本堂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晚清后期的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我国国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也逐渐觉醒。当时所谓的“民气”在帝国主义的刺激下疯狂高涨
不可否认,艾跃进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拥护者最多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无论其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知识储备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但
早在几年前,笔者刚接触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舆论现象:如果一篇博文展现量和推荐量以及阅读评论量
“河南自古多豪杰,更多智者”,“知音难觅,当浮一大白”,“这是一个好书生”。在一个反对笔者,或者更准确来说,给笔者“穿衣
昨天中午笔者已退出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为什么呢?这样更方便笔者发声。虽然此前所有的文章无一不是只代表笔者个人的观点,与
近期,笔者撰写了多篇关于已故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及其忠实受众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引起了不少网友广泛的热议,
笔者小时候常听三国和隋唐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仍然经常浮现在笔者的脑海里。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