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c0df4ff6c09fdcfc2e66f500e852ee.jpg)
解放战争中的蒋介石
1948年末,解放军包围北平,对于国民党方面来说,平津形势日趋紧张。
和该地区日益紧张的战争形势一样,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对于当地知识分子的争取也是十分紧张。
1948年1月,蒋介石就命令蒋经国、朱家骅和傅斯年等人磋商把北平天津地区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接来南京的具体办法,其中蒋介石关注的首要对象就是胡适。
几乎与之同时,毛泽东也十分注意争取和挽留平津地区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北京大学校长胡适。
解放军还没有进军北平的时候,毛泽东就问陈毅,进了北平遇见胡适,你捉他不捉?叫我看,可以让他做个图书馆馆长,专心搞学问。
所以,解放军围困北平城之后,就立刻用广播的形式,告诉胡适,只要他愿意留下,留在北平,留在北大,他可以继续担任北大校长,还可以现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不用过问政治,专心搞学问。
此外,还专门派人将毛泽东和延安方面这一意愿当面告诉胡适。
据季羡林老人回忆,当时一个北大的学生(地下党员)对胡适说,只要您能留下,就可以继续担任北大校长还可以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胡适听后,笑了笑,说:人家,信我吗?
有传闻说,这个学生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汪子嵩。
更有传闻说,胡适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的得意门生吴晗曾经两次登门拜访,转达毛泽东和中共高层的意思,但都被胡适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1948年12月15日夜16日凌晨,北京大学50年校庆的前一天,也就是胡适57岁生日的前一天,胡适携夫人江冬秀登上了蒋介石派来的专机飞往南京。
他临走时,只带了他父亲的《年谱》以及16回的《石头记》抄本和少量文稿。
而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和他整理出来的几大箱子书稿则和他曾经的邻居、老朋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留在了北平。
胡适为什么要在北京大学校庆纪念日的前一天离开北大,为什么要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天舍弃自己的小儿子、老朋友和大量书稿去南京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e4f0ccaa1a42d3648f35b9f56cc488.jpg)
胡适
这还要从他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分歧说起。
1919年,自由主义者胡适和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就“问题与主义”之的问题,发生了争论。
先是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社会问题,反对以某些主义为旗帜进行革命。
后来,李大钊也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文章进行反驳。
再后来,胡适针对李大钊的驳文,撰写“三论”“四论”等文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4811d5e2a709137e0cea5ae8f16b04.jpg)
再论问题与主义
1920年,受李大钊的影响原先主张资产阶级新思想的陈独秀也逐渐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将他主办的刊物《新青年》迁回上海,用以宣传社会主义学说。
随后,胡适自己创办《努力周报》,继续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美国杜威的实证主义学说。
1922年,他在《努力周报》发表《国际的中国》对中共二大宣言中的反帝主张提出反对。
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和蔡和森等人纷纷撰文对其进行反驳,并希望实证主义能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共同反对封建主义。
1922年5月,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呼市起草的《我们的政治主张》上签名,就反映了这种意愿。
1923年“科学与玄学”的论证结束后,陈独秀希望胡适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逐步向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靠拢。
但胡适却说,我不能进这一步了。
1926年7月,胡适去英国参加庚子赔款咨询委员会会议的时候,李大钊向他建议,途中可以转道苏俄参观访问。
胡适接受了李大钊的建议,经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访问以后,胡适的思想确实有了一些触动。
他写给国内朋友的信中说:
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伟大的政治新实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支持三项足使我们愧疚。
但是他始终没有从杜威的实证主义迈向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所以他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渐行渐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f5698262e1cc7fea548865af3445e1.jpg)
毛泽东
因此,即使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再三挽留,并且许诺只要他留下就可以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他也没有留下。
胡适与毛泽东渐行渐远,是不是就和蒋介石日益亲密了呢?也不是。
他虽然选择跟随蒋介石离开大陆,但始终没有加入国民党,更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而是在美国做了八年的寓公。
耐人寻味的是,当胡适蜗居在美国纽约的一间小寓所内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小老头的时候,台湾几乎和大陆同时发起了一场针对他思想的批判运动。
大陆宣布胡适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台湾认为胡适是“思想界的敌人”。
然而,他对这些批判都不以为然,1961年7月26日他抄录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当做生日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自由中国》的主编雷震来表明自己的心境,其诗曰: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b0d67da750cf77be97a1cf37e50bfb.jpg)
胡适及其言论
1962年2月,胡适抱病主持中央研究院会议,在会议结束后的酒会上,他说起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
也许是太过激动,他话还没有说完,身子一重,倾倒在地,便再也没有起来。
胡适去世后,蒋介石撰写了一幅意味颇为凝练的挽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而他的好友毛子水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写的墓志铭则更显得别具一格:
这是胡适的墓。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至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2a03770e1a97bec7341299b5856ab4.jpg)
胡适
教员:蒋介石只能算半个卖国贼,胡适则是一整个的
胡适之是不是汉奸呢?国民党肯定不认可,周作人坐牢了,胡适没有;胡适之的儿子这新中国上班,他的父亲应该不是汉奸,否则哪有地方给他吃饭
他有中华民族概念么,私德就不提了,国家大义胡适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