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派全面登台掌权,朝鲜王朝进入士林时代,党争开始

路过你头顶 2024-05-13 05:16:14

明朝中后期,朝堂之上的斗争逐渐由门户之争演变为党派之争,除了众所周知的东林党和阉党外,还有如浙江人的浙党、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安徽宣城人的宣党以及江苏昆山人的昆党。各党派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互相攻讦,浙、齐、楚等势力相对较小的党派更是联合起来,以攻击东林党为首务,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明末党争”;

大明王朝疆域图

要知道大明幅员辽阔,单纯按照籍贯所在的行省划分,就能轻松搞出五六个党派,而且人多矛盾就多,斗争也更加激烈;

可没成想,同一时期的朝鲜半岛虽然地狭人稀少,但同样深陷党争之中,而且涌现出的党派数量和斗争的惨烈程度丝毫不输大明。仅在宣祖一朝就分裂出了四个党派,分别是东人党、西人党、南人党以及北人党,直接凑齐了东、西、南、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打麻将呢。

从‬河城君李钧变为宣祖李昖

李钧,中宗李怿之孙、德兴君李岹(tiáo)第三子,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于汉城仁达坊,生母为郑麟趾的曾孙女郑氏;

据《朝鲜王朝宣祖实录》记载:

王生而质‬美,戏‬嬉不凡。幼时‬,明宗恭宪‬大王召与‬二兄,偕脱‬御冠,令以次着,及王,跪而辞‬曰:“君上所御,臣子何敢挂‬头‬?”仍问‬,君与‬父‬孰重?对‬曰:“君亲‬虽‬不同,忠孝‬无‬二致。”恭宪‬王大奇之。及长‬,封河城君。

其实李钧作为王室旁支,本是无缘王位的,但在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明宗李峘(huán)唯一的儿子李暊(xǔ)去世,为此他只有在侄子们当中选择一位继承人;

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剧照

中宗李怿共有九个儿子,除仁宗李峼和明宗李峘外,还有福城君李嵋、海安君李㟓(qí)、锦‬原‬君‬李‬岭‬、永‬阳‬君‬李‬岠‬、德‬阳‬君‬李岐、凤‬城‬君‬李‬岏‬(wán)以及‬德‬兴‬君‬李‬岹。其中李嵋和李岏分别在“灼鼠之变”与“乙巳士祸”时被处死,李岭和李‬岠‬没有‬儿子‬,李‬㟓有‬六子‬却‬皆为‬庶‬出‬;

鉴于此‬,可选择‬的‬‬就只有‬李岐的‬嫡子‬李‬宗‬麟‬和‬李‬岹的三个嫡子李锃、李‬鏻‬、李‬钧‬,而又以李钧颇受李峘喜爱。据‬大臣李‬‬珥所著‬的‬《石谭‬日记‬》记载‬:

上(宣祖)是德兴君第三子也。幼有美质,相表清秀。大行王(明宗)无嗣,默眷已定,每召见必叹曰:“福哉德兴!“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九月,李峘病危,一度不省人事,领议政李浚庆请建储嗣,王妃沈氏便根据李峘此前的想法,下旨传李钧“入侍医药”,虽未在名义上立其为继承人,但实际上已经算是宣布了他嗣君的身份。不久后李峘病情好转,于是更加频繁的召李钧入宫,不仅为他挑选名儒为师,还屡加恩赐;

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剧照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六月,李峘再次病危,这次他没能挺过来,于六月二十八日升遐。随后李钧以明宗养子的身份被迎入宫,并更名为“昖”(yán)。七月初三,李昖在景福宫勤政门正式即位,是为“朝鲜宣祖”;

李昖继位后,追尊生父‬李‬岹为德兴大院君、生母郑氏为河东府大夫人。隆庆二年(公元1568)正月,明穆宗朱载坖(jì)遣太监姚臣、李庆持诏书至朝鲜,正式册封李昖为朝鲜国王。

士林时代拉开帷幕

明宗在位后期,专权的外戚尹元衡被罢官免职、放归田里,以其为首的“小尹派”失势,士林派得以重新进入朝廷并逐渐成为政局的主导者;

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剧照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二月,李昖为“乙卯士祸”中遭受迫害的士林们平反,恢复了赵光祖等人的官爵,追夺了南兖、沈贞等勋旧派的官爵。同时,他还追赠赵光祖为领议政,谥号“文正”(我国古代文臣的最高评价),正式拉开朝鲜士林时代的帷幕。

由于李昖从小就在名师的教导下学习儒家经典,因此十分推崇儒学,且颇有造诣。其登上王位以后,仍旧每天举行经筵,与儒臣探讨经史,遇到有理解不同的地方,“辩问甚详”,以致后来一些学识不足的儒臣都害怕担任讲师,据《石潭日记》记载:

是时上频御经筵,卞问甚详,讲官学未博者,多惮于入侍矣。

此外,李昖还积极起用儒臣,白仁杰、李滉、李珥等当时的名儒皆受到征召和礼遇,一时之间,士林满朝。

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剧照

朋党之争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从哲学上讲这个叫做普遍性。虽然李昖在位初期满朝皆为士林,但并非铁板一块,老一辈士林与新进士林之间就存在异议,老派们更加保守,而新进派则倾向于改革。久而久之,双方的分化愈加显著;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属于新进派的金孝元和属于老派的沈义谦就“铨郎”之位展开争夺,两派的冲突也彻底拿到了台面上,从“暗斗”转为“明争”;

宋代官员画像

这里提一句,铨郎不是官职名称,而是吏曹文选司正郎和兵曹武选司佐郎的统称。顾名思义,文选司和武选司主要就是负责官员考核与迁升的机构,职位不高但权力极大;

以此事为开端,支持沈义谦的老派和支持金元孝的新进派分裂为“东人党”和“西人党”。随着斗争日益激烈,李昖听从大臣李珥的建议介入调停,先后将二人调任为开城留守和庆兴府使。然而这把“稀泥”和的并不理想,由于庆兴府地处东北极边之地,故引起了东人党的极大不满,以致李珥和西人党遭到群体围攻;

宋代官员画像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正月,李珥病逝,此后党争日趋激烈。同年,沈义谦遭弹劾免职,东人党开始占据上风。

己丑狱事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月,黄海道观察使韩准举报郑汝立谋反。郑汝立本是李珥的弟子,因与李泼交好而转投东人党,辞官以后,他在全州纠集了一批对社会心怀不满之人,意图找机会举兵起事;

宋代官员画像

朝廷在接到举报后,立即派义禁府都事赶往黄海道和全罗道。郑汝立见事情败露,遂携子出逃,没过多久自杀身亡;

当时负责调查审理此案的是西人党成员郑澈,据郑汝立之子郑玉男交代,主谋是一位化名为“吉三峰”的人,此人“年可五六十,面痩而长,髯长过腹,语辄喘发”。如此含糊的回答无疑给了郑澈借题发挥的空间,他开始大肆逮捕与郑汝立交好或有过书信往来的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东人党;

最终,在郑澈的主导下,崔永庆、李泼、白惟让、郑彦智、郑彦信等东人党名士接连死于狱中,其他受牵连而被处死、流放或罢官的东人不下千人,史称“己丑狱事”。

古代文臣武将的画像

此事过后,郑澈升任左议政,西人党趁机恢复势力。为了平衡朝局,李昖又任命东人李海山、柳成龙为领议政和右议政,两党再次回归到同一水平线上。

东人党分裂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朝堂之上就立储一事再起风波。先是柳成龙与郑澈达成一致,相约共同上书请求建储,而李海山不仅没有参与其中,还私下联络仁嫔金氏,声称郑澈是要借立储之机谋害金氏和其子信城君李珝(xǔ);

金氏是李昖最宠爱的后宫,为他生下了第四子李珝,由于李昖迟迟没有嫡子,因此爱屋及乌,一度想要立李珝为世子,李海山也是利用这一点想要拿金氏当枪使来对付郑澈;

明代官员画像

事实证明,李海山的“挑拨离间”之计十分成功,没多久金氏就找机会向李昖哭诉道:“郑相欲杀吾母子!”李昖虽说不一定完全相信,但多少都受到一点影响,郑澈因而被免去左议政之职,随即迎来了东人党的猛烈攻击;

郑澈倒台后,关于该如何处置他,东人党内部出现了分歧。其实早在“己丑狱事”时东人党就出现了分化,当时一部分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西人党的攻击选择袖手旁观,而另一部分与郑汝立关系较好的人则遭受到严重的打击;

明代官员画像

回归现在,以李海山为首的一部分东人主张“赶尽杀绝”,坚持将郑澈处死。以柳成龙为首的另一部分东人则主张“做人留一线”,坚持保他性命,李昖最终听取了后者的意见,把郑澈流放江界。同时,在“己丑狱事”中被扩大打击的东人党成员也陆续获得平反;

此事之后,表面上东人党再次占据优势并重掌朝权,实际上内部彻底分裂为了“南人”和“北人”两派。至此,东、西、南、北四党全部出场;

而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里,朝鲜王朝党争不断,西人党又分化出“老论派”和“少论派”、南人党分化出“浊南派”与“清南派”、北人党分化出“大北派”和“小北派”。总之是争权夺利,频繁内斗,以致国力逐年衰退,直至灭亡。

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宣传海报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