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这个地方,一直是旅游的圣地,不仅是国内游客,国外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有人流,尤其有高端客流的地方就有生意,就有市场。所以近年来张家界政府也是想尽了各种心思。

而张家界本身也是物产很丰富的地方,尤其是农产品。有一种神茶,叫茅岩莓茶,你是否听过和喝过呢?
一、关于茅岩莓茶说起茅岩莓,在张家应该人尽皆知。除了茅岩莓茶,现在也有很多的产品。那茅岩莓是啥呢?
这是一种生长在张家界原始森林的藤本植物,学名叫显齿蛇葡萄,属葡萄科。长成下面图里的这样。

结了果之后,是长这样。

而茅岩莓茶,则用的是这种显齿蛇葡萄的叶子而制作成的茶叶。这也是一种在湘西土家族广泛流传,具有700余年历史的药食同源、可内服外用的传统特色民族药。
为何要叫茅岩莓茶呢?那是因为它产于茅岩河的两岸,故称茅岩莓茶。主产区常年茅岩莓茶生产面积稳定在34公顷以上,总产量在15吨以上。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茅岩莓的神奇之处茅岩莓茶又名长寿藤、神茶。既然称之为神茶,肯定有其神的地方!
这种植物属于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的珍贵植物,所以其生长需具备三个苛刻的条件:
第一: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山巅。这个到不难,很多地方都有这环境条件。
第二:常年云雾缭绕,以保持它的湿度。这其实也不难,比如黄山,长白山,雁荡山等等,都是常年云雾缭绕。

第三:必须根植在特殊的石英砂岩土壤之中,获取所需物质。这个就是特色所在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一样。所以这种植物不是哪都能复制种植得了的。
而事实上,全国还有一块地方生产的。那就是湖南湘西州的永顺县。永顺莓茶和这种茅岩莓茶是同一种材料,且都在湖南,也都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张家界的茅岩莓茶,属于有机茶叶,一直是按有机食品标准生产的。早在1998年5月,茅岩莓就获得了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证书。
茅岩莓茶富含高活性的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尤其是黄酮,富含19种以上的生物黄酮,总黄酮含量最高达39.25%,普遍超过6%。
在近代,茅岩莓的发现,主要是在1993年,林业部门的一些专家深入张家界深山考察林业植物标本。偶尔从一位百岁老人的口中得知一种土家人祖辈相传能抗菌、消炎、镇痛供人当茶饮用的藤藤茶。就是这种茅岩莓茶。

茅岩莓生命力极强,野兽家畜不吃、病毒蚊虫不生,落地即生根,掉籽即发芽。在植物和果实表面有一层纯天然的蛋白霜。
关于茅岩莓,当地流传着很多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土家英雄覃垕王与茅岩莓张家界市永定区是土家族集聚地,历史上茅岩河畔出现了著名的反击朝廷的土家民族英雄覃垕王。
覃垕王是土家族的土司王,是张家界土家人民心中的“神”。明洪武三年,湖广地区遭受特大旱灾。而朱明皇朝不仅不抚慰灾民,反而对这一带的广大少数民族实行清乡,追捕流民,官霸职田,兵霸屯田,疯狂掠夺贡物,逼交香楠木修宫殿。

当地山民如牛负重,苦不堪言。覃垕看到自己的同胞遭受朱明王朝蹂躏,心甚不安,加之明升暗降的积怨,旧怨新仇一齐爆发出来,终于于洪武三年四月,他揭竿反明了。
覃垕率领土家起义军,首先冲进了慈利县城。明太祖朱元璋闻讯,急忙派遣征剿。可覃垕毫无惧色,率领土家起义军英勇抵抗,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尸横遍野。但最后,因敌众我寡,覃垕退守地势险要的茅岗七年寨。
明军依仗人多势众,将七年寨团团围住,企图将覃垕困死在山上。此后,覃垕王意外发现了茅岩莓,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以提神养气。也正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出现,才使覃垕王抵抗朱元璋部队长达七年之久。
而此后,据永定乡土志记载,当地将其制成茶,并将之作为贡茶,向朝廷进贡。
四、李时珍的遗憾公元1561年,李时珍于大庸卫各大土司大战之时首度进入大庸卫,搜寻此草未果。
公元1568年,李时珍再入大庸卫,因山林多雨、地势险峻,难以前行,最终弃之。
公元1578年,李时珍时年花甲,最后深入大庸卫,寻找此草,其足迹遍布山林、风餐露宿。因年事已高,无法攀援悬崖峭壁,最终败兴而归,遗憾终生。
公元1593年,李时珍逝世前招其子于榻前说:“余此生心愿了之,唯二事终难如愿。一则,书成,却未将上之朝;二则,先人所载,太祖期间,神茶救兵具奇效,父此生三入大庸卫,终不得见,为此生之憾也!”。
五、光绪的救命药公元1878年,光绪帝老师陈子贺回武夷山省亲,途旅永定县听当地人讲述一能治百病之“神草”。而此时正值光绪帝患病之际,脉案记载:“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陈子贺闻之,觉帝之病有望痊愈,立即将“神草”呈献光绪。光绪饮后感觉味道奇佳,便经常泡饮,不到半年,红痘、黑斑消失,皮肤光润。光绪欢喜,即拟旨,命此茶为“天子神茶”。
陈子贺闻之,急奏请皇上,若将此茶降旨为天子茶,百姓安敢饮用?请圣上将其归还于百姓。光绪准奏,遂降旨为“土家神茶”,土家人需每年进贡,供皇室享用。
大好河山,物宝天华,我们一起去全国各地探秘神奇的农产品吧!
欢迎关注、评论、点赞与转发,农度老杨和你一起分享更多特色农产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