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塔克拉玛干沙漠,必须以从域外引水为基础(续七)

是暨阳人也 2025-03-23 08:48:59

  本文将接着上文,介绍本人设想中的从大西南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与长江上游各干支流,调水每年一千亿立方米淡水,至大西北与黄渭河流域的线路。在请教了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后,对上文的雅鲁藏江源头水库尼木峡水库,隧道输水三百亿立方米每年,作个修改。

  在尼木峡水库大坝北面3800米海拔高程引水,三隧,每隧直径12米,因为一半以上时间为有压输水,所以,只需要损失水头30米,就能把每年三百亿立方米的淡水送65公里至堆龙曲,也就是在堆龙曲海拔3770米处开挖隧道。再接纳堆龙曲淡水每年20亿立方米,再打通隧道51公里至拉萨河西北的邦堆乡东部注入拉萨河,两地高差28米,并在邦堆乡东面,在拉萨河河床海拔3700米处筑一拦水大坝,坝长约3公里,坝高50米。见下两图。

从堆龙曲开挖隧道至拉萨河,全长约51公里。红线为隧道线路,蓝线为拉萨河大坝

  在引入拉萨河每年约100亿立方米水量后,在海拔高程约3720米处,向东北开挖隧道。隧径12米,四隧,隧道长度直至尼洋河上游海拔3700米左右的查浦曲注入尼洋曲一带。

  在请教了DEEPSEEK后,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本人本来设想的输水线路,会遇到一个大难题,即是仅凭主观想象不能解决问题。超长距离大口径输水隧道,包括有压隧道与无压输水,都面临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受隧道内壁糙率的影响,会产生输水的阻力。这种阻力还真不可小视,它会严重影响水流的速度从而影响输水量。以内径12米,糙率0.014的输水隧道而言,如果隧道长度达到120公里,隧道两端水位差20米,想达到每秒5米流速,则可能损失水头达到274米。就本案来说,从拉萨河水库输水至尼洋河,要完成每隧100亿立方米每年的输水任务,则必须送水至尼洋河海拔3445米左右处。查得这一海拔高度应该在工布江达县城一带。这不仅会损失太大的水头,还会进一步增加输水隧道的长度与建造成本。

  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全程都按这样的坡降比开挖隧道,本案的输水线路要作非常大的调整。不仅根本做不到把湖面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改造成向北送水至海西走廊一带的战略储水库(这一话题容后续展开),把雅鲁藏布江水送至怒江与澜沧江都会有更大的困难。

  怎么办?这两天,本人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头疼。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自以为是。要么改变输水线路,按科学的坡降比设计线路。要么另想办法解决问题。

  经求教DEEPSEEK,得到了一个启示。限于字数限制,本文先至此。同一话题且等下文展开。相信我,我在努力解决问题,找到大西南向大西北与黄河渭水流域输水的最佳方案。如果有同仁能读到此处,请不吝赐教,特别是专业人士。也请感兴趣的朋友点个赞,加个粉。我是认真的。

0 阅读:0

是暨阳人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