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从雅鲁藏布江干流引水,经堆龙曲,拉萨河,输水至尼洋河,再经娘曲输至朱拉河谷,再输水至尼都藏布,进入易贡藏布流域。
在此有一个问题要说明。上文提出的引水量,比如从雅江干流尼木峡水库引水 每年300亿立方米,一般指的是最大引流量。引水量可以根据引水地区的来水不同,作不同的调整与控制。比如易贡藏布来水量大的时段,可多从易贡藏布引流入隧,可以加大雅江尼木峡水库的下泄水量。但是在修建雅堆隧道时,内径与隧道首尾的水位差却应该按最大的调水量来计算与设计并建设。
承接上文。隧道为主,结合修建水坝向北输水至易贡藏布后,本人设计调水线路时,遇到了第二个挑战。这就是如果把一江淡水送过易贡藏布,又不会造成水头的损失。
上文已述,调水至易贡藏布的支流尼都藏布的海拔高程在3680米左右。而易贡藏布在接纳尼都藏布的尼屋乡一带,海拔不到3200米,如果直接从尼屋藏布的下游3100米处建水坝,澭高水位至3675米处,再从霞曲3660米至3672米开挖隧道送水过分水岭至边坝县城以下,那么,尼屋藏布即易贡藏布的大坝将高达580米。这样的超巨高坝,目前咱们国内还没有纪录。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绕,从尼都藏布受水后,从尼都藏布直接穿隧23公里,输水至尼屋藏布上游海拔3600米左右处筑坝100米,再从尼屋藏布开隧道38公里,输水至霞曲海拔高程3675米处,直接送水入霞边隧道。这样,就能绕过尼屋藏布海拔过低需要建高坝的难题。详见下图。

当然,建这样的60多公里隧道,不仅成本增加,还损失水头。所以本人还是认为,应该在上 图红箭头处的尼屋藏布海拔3100多米处,修建一道超高的大坝。因为该处峡谷地带,坝顶长度不超过1500米。坝顶海拔高程至3680米。坝高近600米的大坝怎么修建?请专业人士能关注并提出方案。本人的设想是,一要利用当地的资源,利用石头来筑坝,可以建一道钢轨混凝土心墙的碾石坝。为什么说用钢轨呢?因为我国高铁修建后,不断汰换了堆积了大批钢轨,本人认为,咱们国家如果在修筑超高的大坝时,可以用这批钢轨来作为大坝的骨架。只要经过探伤检查,凡质量达标的旧钢轨完全可以用来修建大坝。
相信这样的大坝能经得起超大的压力。在钢轨作骨架的基础上,再捆扎上大号的高标准钢筋,足可以承压了。
一旦本人的设想能成立。那么,从雅江干流拉萨河尼洋河上游的近500亿立方米来水,都可汇注至尼屋藏布水库。连同尼屋藏布截得的50至80亿立方米淡水,经霞边隧道送水至怒江支流了。下图为霞边隧道线路示意图。

霞边隧道,五隧,隧径11米,坡降比万分之1。出口在边坝县城以下,海拔高程约3670米,内设压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