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的人生纪事:(70)徐州溃逃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9-26 13:52:40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徐州人心惶惶,已经到处传说“剿匪”总部很快就要撤退。

一位行政督察专员专门前来求见杜聿明,杜聿明不见,要文强代为接见。

那位满面愁容的专员,一见文强差点哭出声来,他说:

“总部走不了的官佐和眷属,到处嚎叫哭诉,我身为地方官,既不敢管,又不知如何安插,特来请示。”

文强正在动脑筋如何应付这位专员,不料,自称是张治中将军胞弟的徐州市市长也来为民请命,并且带刺地说:

他身为市长,竟事前不知总部要撤退,总部撤退是否说明徐州也要放弃?

他还说,曾经多次找过谭司令,可他,尽打官腔,希望见见杜副总座,文强只好说道:

“杜副总座忙于军务,由我代见。你们的来意我一定转报,希望以国事为重,不要听信谣言,刘总司令从蚌埠电令我们,对造谣生事的以军法从事。

两位都是地方高级官员,有些事情可以自行裁夺,但要保守机密,这才是上策。”

文强照样是用一派官腔把他们搪塞过去。待这二人走后,他马上向杜聿明作了汇报。

杜聿明不无愧色地说:

“徐州撤退势在必行……我的责任重,你的责任也不轻。准备工作要暗暗布置,明天一早我再通知你要快办的事情。”

蒋介石梦想凭借“徐蚌会战”扭转战局,谁料被解放军抢先一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吞掉国民党军主力黄百韬兵团12万人,为展开“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

舒适存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点,参谋长舒适存早已看清楚了,但他知道官小言微,说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一次,他冷冷地对文强说:

“南京的决策人,只会吹肥皂泡泡。”

随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又犯急躁病,动辄呵责勤务兵。

舒适存的情绪,杜聿明也注意到了,一天晚上,杜聿明对文强说,他对舒适存有点不放心,要文强好好劝劝,给他说“英雄行险道”的道理。杜聿明说:

“我自己半生就是这样闯出来的。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百战百败,可是垓下一战成功,便将项羽逼死了。我们这次还是有希望闯过去的,千万不要失去信心。”

其实,杜聿明此时已认定国民党将在一年左右失去天下,心力交瘁的他,并无长远打算,只是想撤出徐州,转移兵力。同时,把被困在宿县的第十二兵团黄维所部解救出来。

杜聿明根据老经验,认为共军刚刚吞下黄百韬兵团12万人,没有三个月消化不了。他还给文强举例说,济南战役结束,共军就是用了三个月时间,才消化掉王耀武的全部“礼品”。

因此认为,出其不意地撤出徐州,救出黄维兵团,集中优势兵力,凭恃淮河天险,还是大有可为的。

杜聿明还感慨地说:

“江西十年剿共,也是在屡剿屡败之后,才迫使共军万里长征,最后他们才剩下两三万人。如果不是张、杨闹起了‘双十二事变’,共产党可能早就被消灭了……”

不过,这时黄百韬兵团被歼,犹如砍掉了徐州的右臂,徐蚌段早被解放军切断,杜聿明急于打通这条退路,同时也为了抢救黄维兵团免遭被各个击破的命运,调动了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并肩向南猛攻。

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国民党军仍如东援碾庄圩一样,寸步难进,黄维兵团在人民解放军的紧追狠打下,行至双堆集附近,已被围困得寸步难移。

蒋介石一天数次电话,限令杜聿明严厉督率所部驰援,“克日会师于符离集”。

文强看到,每来一次电话,杜聿明就满头大汗,不知该怎么回答,转眼就过了好几个“克日”,会师仍是可望而不可即。

廖运周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27日,反倒传来了十二兵团第一一O师师长廖运周率该师主力起义“投共”的消息。

廖运周是黄埔第5期生,他的堂弟廖运泽是黄埔第1期生,还一个堂弟廖运升是黄埔第4期生。

在抗战中,三兄弟率兵与日军作战,俱建功勋,廖运周和廖运升两人当上了国民党的师长,而二弟廖运泽则当上了国民党骑2军军长。

廖氏三兄弟虽然都是黄埔生,却非蒋介石嫡系,官场上始终不甚得意。抗战胜利后,因不满蒋介石内战,廖运泽、廖运升先后辞职,在国防部挂名赋闲。

1948年夏,蒋介石的手下嫡系大将一个个被战火“检验不行”,兄弟俩才被重新起用。其间,只有大哥廖运周“官运不倒”。

可万万没人想到的是,被蒋介石看重的廖运周,竟然是共产党员!

实际上,1927年,廖运周在黄埔军校五期炮兵科学习时,就加入了共产党,之后,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南下潮汕失利后,他回到南京。

1928年,他被组织派入第三十三军学兵团从事兵运工作,可是,没过多久学兵团解散,他只身回到老家安徽凤台廖家湾建立党支部,发动芜湖兵变。

后来,他遵照党的指示在国民党部队隐下身来,先后任团部副官、师部参谋、连长、师部副官长、少将旅长、副师长、第一一0师师长。1948年7月,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11月26日,黄维决定次日集中第十一、第一一八、第十八和第一一0共4个师齐头并进,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

廖运周立即派人潜往当面中原野战军六纵报告情况,请求乘突围之机举行战场起义,经刘伯承、陈毅批准,规定了起义部队行进信道和联络信号,并指示该纵队做好接应廖运周师和阻击黄维的准备。

考虑到4个师齐头并进,第一一零师被夹于中间,不利于起义行动,廖运周向黄维建议,说:

“要突围,将4个师齐头并进改为梯次行动,我师打先锋,先攻击得手,其它师即迅速跟进。”

黄维采纳了这个建议。27日,廖运周率第一一0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在解放军炮火掩护下,经6纵让开的通道,迅速向指定的地区开进。

黄维以为该师突围成功,命令后续3个师沿路“突围”,当即遭六纵痛击,折回双堆集。

文强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国事如麻,忧心如捣,终日与适公相对无语,可堪浩叹!”

28日上午,蒋介石终于将焦头烂额的杜聿明召去南京,宣布了新的命令:

放弃徐州,迅速转移兵力,尔后解黄维兵团之围,达成确保首都外围安全的任务。

杜聿明与参谋总长顾祝同私下商量,认为在局面困难,无法调拨援兵的情况下,既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如果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而“放弃徐州,出来再打”,那就会使三个兵团全部完蛋。

顾祝同答应杜聿明,照他的方案(只管撤退,暂不管救援黄维)执行。

杜聿明还特别叮嘱顾祝同不要在会上讨论,因为,他怀疑作战厅长郭汝瑰有“通共”嫌疑。

当晚,杜聿明飞返徐州,深夜(即29日凌晨)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司令召来总部,当面下达了于30日晚全部开始撤退的命令,舒适存和文强在座。

这三位兵团司令急急忙忙而来,又急急忙忙而去,看来都早已等着这道命令了。

杜聿明又宣布,在他的直接指挥下编两个直属纵队,第一纵队由文强兼任司令,所辖有总部的特务团.驻徐的宪兵团、工兵团、通讯兵团、两个炮兵团、一个装甲车团,跟随总部转进;

第二纵队司令为谭辅烈,所辖有地方武装部队、警察、铁道兵,也跟随总部转进。

同时,要他们征用徐州市城郊所有公私车辆,供撤退之用;并将徐州市公私银行的现金集中,随军押运;还要他们在大军安全撤离之后,把火车站的车头集中彻底破坏……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忙乱中,李弥不知怎么会向文强提起了大革命时期曾在四川万县杨森的二十军共事的旧话。

文强当天日记中记载:

“李弥司令系廿年前在万州之老朋友,今日他首先说出,相对一笑。回忆当年之幼稚,而今又是两鬓白,青春不再,可为浩叹!”

杜聿明原想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开始撤退,因此,在南京开会时对他怀疑“通共”的作战厅长郭汝瑰都未说明。

但他没想到,他于28日晚离开南京之前,南京方面的一些中央党政机关,便已抢先通知在徐州的各有关部门撤退。

消息一经泄露,顿时人心大乱,飞机场拥挤不堪,各机关都要求让他们尽先撤退,连刘峙也等到29日晨才坐上飞机飞走。

庞大的总部机关官员中,处长级的已经很难抢上飞机,中下级官佐如热锅上的蚂蚁,满城满街乱窜,好不容易窜到机场,飞机的舱门已被武装把守,只准上人,不准携带行李。

但是,每人的行李中都藏有贵重细软,谁肯轻易丢下?那些官太太们又闹又哭,死抱住衣物不放,强者抢上飞机,弱者只好望机兴叹。

飞机起飞了,不少人只好望着天空唉声叹气。机场上,到处是行李衣物乱放散堆,一片混乱。

文强看到,刘峙的参谋长李树正抱着一只四灯管的收音机夹杂在人群中乱挤,感到痛心不已。

他从机场归来,向杜聿明汇报了所见情景。杜聿明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

“葫芦岛撤退也是如此……”

文强只好黯然退出。

刘峙率领他的高级班底飞走,剩下的中下级官佐变成了釜底游魂,铁路线早已被共军切断,已处于插翅难飞的境地。这些人在徐州城内到处游荡,满腹积怨,便散布总部撤逃的“真实内幕”,再添上猜测和谣言,更加引起思想混乱。

徐州撤退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刘峙得到密报,便从蚌埠打电话给文强,命令他抓几个典型开刀正法,文强只好与徐州警备司令谭辅烈商量,瞒着杜聿明将刘峙的命令压下,不了了之。

按照杜聿明的命令,第二、十六兵团应在30日白天发动佯攻,入夜后开始撤退;第十三兵团主力应在阵地上掩护至12月1日夜撤退。

实际上,各部队都在风声鹤唳的恐慌中将撤退时间提前,12月1日,前进指挥部撤离徐州。

天刚蒙蒙亮,由第二处处长李剑虹陪同,文强乘吉普车在徐州市区作了一次巡视。只见满街满巷尽是执枪士兵,拉民夫,抓牲畜和车辆,挨户打门,强取绳索扁担,翻箱倒柜,找衣服、干粮。

在江苏师范学院大楼前,遗弃的物资遍地皆是,卫兵一撤,即有成群结队的老百姓一拥上前,把物资大包小筐抢走,大概盐是最不值钱的,白花花的撒得满地都是。

有个官佐对文强说,带头抢物资的是前进指挥部无法离开徐州的官员家眷,她们闻风报信,组织了一些身强力壮的人,暗暗包围指挥部,一俟卫兵撤走,便熟练地把物资捆好,满载而去。

文强想,徐州如此秩序荡然,可见不许泄露的撤退军机早已泄露。杜聿明还认为自己的行动,神不知鬼不觉,钻了共军的空子呢……

文强想到此处,也无心继续巡视了,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可奈何地挥手叫司机赶快夺路返回总部。

徐州撤退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上午10时,大部队分三路撤退,指挥部安排在中间,在第二兵团、第五军王牌军的护卫之下,出西门向萧县方向前进。

文强在规定的集中地点等候多时,只等来了宪兵团长、特务团长等少数主官,其他人都早已抢先尾随在最先撤退的部队后面,各自逃命去了。

大路上,一时人头攒动,像蚂蚁一样地向前蠕动着,人们唯恐落伍,争先恐后互相穿插,乱作一团。

为了抢道,一些征用来的汽车和骡马牛车,在路旁陇亩田畦间践踏而过。人马车队,壅塞于途,反而造成寸步难移的局面,连杜聿明的坐车也无法通过。

杜聿明只好下车,急得举起他那根手杖,狠狠地往田埂上敲打,发泄一通后,也只好由警卫搀扶着,绕道而行,消失在人流中。

文强站在一处离城5华里的高岗上,指挥他的第一纵队头尾相连,紧紧跟进,一个军官跑到跟前诉苦说:

“第一纵队人马尚在后边,无法过来。本来规定分三路撤退,现在已经分成千路万路了,简直是一窝蜂,糟糕透了……”

第一纵队所属的少将级团长们,资历很深,而且都有特殊任务,他们的派头超过了军师长,现在却肯听文强的指挥,倒也说明杜聿明的面子不小。

可是将来如何?只有天晓得。文强暗自叹息。

突然,传来几声震天巨响,文强一惊,急忙打听,才知道,原来规定在大军撤离徐州郊区后,再开始破坏集中到黄口车站的剩余武器弹药与火车头。

不料,以保密局张亦东为首的爆破大队,竟等得不耐烦,提前行动。接着,第二处处长李剑虹也指使士兵举火焚烧军用地图、档案库,火焰冲天而起……

文强不禁浑身颤抖,心想:

他们如此不遵守军令,提前行动,爆炸的声音和冲天的火光,岂不是要惊动共军泄漏军机吗?

第一天撤退就十分艰难,文强日记中记载:

“预定宿营地点为红庙(离徐州约八十华里)。三大兵团及直属部队将近百万人,部队序列紊乱,整日行军,晚八时始抵萧县,未稍停步,又继续前进,抵红庙已深夜五时矣,不食而眠,困倦极矣。”

由于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提前一天撤退,人民解放军迅速跟进,于12月1日当天解放了徐州。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