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 14 日,蒋介石在洛阳召开第一、第二战区将领会议,八路军总部及各师师长与会。
17 日,刘伯承与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等应召面见蒋介石,蒋介石对八路军出师以来积极支援正面战场,屡创日军的行动慰勉一番,并一一称赞了朱德等5人,说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
2 月中旬,蒋介石下令反攻太原。朱德来到第二战区司令部,与阎锡山、卫立煌等人一起研究作战计划,决定把在山西的中国军队分为东、南、北三路军,朱德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担任东路军总指挥,统领第129师及其他部队作战。
然而,由于战局的变化,这个计划并没有能够实施。当时,日军大本营鉴于侵华战争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决心改变战略部署,首先集中兵力解决华北问题。
于是,日军从其他方向调来好几个师团,使其总兵力陡然增加至 11 个半师团,置重点于山西,计划发动山西南部作战。
就在日军向南部进攻时,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第129师和第115师一部向正太路阳泉至井陉一带进击。刘伯承奉命进至正太路负责阻击石家庄方面的援敌。
他令陈锡联、孔庆德等化装侦察井陉方向敌情,准备在这里寻找战机。
通过侦察我军发现,井陉西南 10 千米的旧关据点驻有军 200 余人,属井陉警备队管辖。
于是,刘伯承决心采用“攻其所必救”的战术,以第769团袭击旧关,但不切断敌人的电话线,让其呼喊井陉警备队出援,以第386旅设伏于井陉至旧关间的长生口,歼灭援敌。
其实 ,1937 年 10 月,第386旅曾经在长生口伏击过一次敌人,此战我军毙敌 50 余人,缴获 10 多支步枪及一些弹药等军用品。
时隔 4 个月后,第386旅在这里再次伏击日军。战前,刘伯承再次叮嘱陈锡联:
“你们一定不要把旧关的电话线切断了,否则井陉的敌人就听不见了!”
作为政委,邓小平对担任伏击的第386旅格外关注,他对陈赓说:
“你们关键是要注意隐蔽性和突然性,千万不要让井陉敌人有所发现。”
2 月 21 日,刘伯承率129师师部进驻井陉县吕家村,陈赓带领第772团和第771团部分官兵重返第一次伏击战时的宿营地——支沙口。
叶成焕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陈赓令第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领号称“夜老虎”的2营,于 22 日凌晨 1 时出发,拂晓前,赶到长生口南山布设伏击圈。
22 日凌晨 4 时许,陈锡联率第769团开始佯攻旧关,6 时左右,从井陉城方向的公路上,传来了日军救援部队的汽车马达声。
不一会,8 辆汽车载着 200 多名日军,全部进入叶成焕布设的伏击圈,第771团和第772团突然发起攻击,经过 5 小时的激战,毙敌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 余人,缴获步枪 50 余支,8 辆汽车被我炸毁 5 辆,剩下的 3 辆,载着少数残敌窜向井陉。
第386旅在长生口复战又捷,迫使日军不得不调集更多的兵力,来对付我军,从而钳制了日军向晋南的进攻。
此后,第129师南移至邯长大道以北武乡、襄垣地区,破坏敌后方补给线,寻机歼敌,以策应我第115师在晋西的作战行动,钳制日军向潼关进攻。
3月8日,队伍进至襄垣以北的下良镇、西营一带,拟定了“在黎城、东阳关、涉县之线,寻求敌人弱点或诱其暴露弱点而痛击之”的作战方针,并立即开始周密的侦察和进行必要的作战准备。
八路军伏击日军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邯长公路东起河北邯郸,横穿太行山区,是晋西南日军从平汉线取得补给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各县城都有敌军驻守。涉县驻敌四百余人,黎城驻敌一千余人,该城是敌第108师团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驻敌三千余人,沿线敌之运输车辆来往频繁。
根据侦察判断和敌一处受袭他处必援的规律,我第129师决定,首先以吸打援敌的战法,在神头村地区伏击歼敌,尔后寻机再战。
陈赓日记中记载,在神头岭伏击日军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在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下,第386旅经过缜密侦查、认真研判后做出的决定:
“师决以385旅第769(缺一个营)袭攻黎城,以一个营进占东阳关,钳制涉县可能来援之敌,本旅全部秘密进入黎城与潞城间公路以北山地待伏敌人。”
很快,刘伯承来到第386旅征求陈赓意见:
“长生口打了胜仗,但我们自己也付出了较大代价,是不合算的。以后打伏击,要尽量减少伤亡,子弹要打在敌人头上,刺刀要捅在敌人的肚子上,手榴弹要扔在敌人的屁股上。把黎城里的鬼子调出来打一顿。陈赓,你来过把瘾,要得不?”
师长激将,作为旅长他自然接招,的确,陈赓也认为长生口自己亏了:“未能将敌全部消灭,实为憾事。而且与前几次伏击战相比,伤亡达百余人,代价大了些,很不合算。”
他俩都熟读兵书,设伏战场应选在哪里,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陈赓派出两组便衣侦察人员(这是他的老本行),侦察黎、潞间敌情、地形及长治日军动态,他自己则在地图上划道道:
敌人在潞城兵力增至三千多人,馒头太大了,我的兵力不足,要没有个好地方还真吃不下。
图片来自网络
军用地图标识,神头岭位于潞城县城东北十二公里处,那里有一条深沟,神头村位于沟底,公路也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险峻,既便于隐蔽,又便于出击。
时任第386旅作战股长的周希汉回忆:
根据陈赓旅长意见,大家又展开了讨论,最后终于统一了认识,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仗就在神头岭村打。具体部署是771团在左、772团主力在右,都埋伏在路北,771团抽出一支小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以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
3月15日,陈赓下令:
“各部均到达上遥集结,韩团(补充团,团长韩东山,开国少将)借此通过马路,进入平顺以北公路南之鞋底村及安南岭一带,鞋底村仅以北高地置一个连埋伏,其余两个连即埋伏于安南岭;
772团主力埋伏于申家山以西南高地及1269高地,派出一连伸入潞城以东北之505高地,扰乱潞城之敌,又以一排进至潞城北之余庄警戒,派出便衣队二十余人伸至潞城西南,侦察和扰乱可能由长治来援之敌;
771团主力位置于续村岭,派出一部乘夜破坏赵店木桥,截断其交通,待敌通过时,放行其先头至771团附近,各部即迅速突然出击,聚而歼之。”
神头岭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当晚,夜幕缓缓降临,一支长长的行列,由上遥村向南,沿着山间小道,伸向漫流岭、申家山、神头村方向前进。
第386旅补充团刚刚成立不久,本来准备南下林县、辉县,开辟豫北根据地,为了锻炼队伍、弥补兵力的不足,陈赓要补充团打了这一仗再走。
这个团的大部分战士,以前都还是辽县、黎城、涉县一带的游击队员和民兵,参加这样大的战斗还是第一次,但劲头却很足。
路过申家山时,旅部的同志留下,陈赓则仍拄着手杖,和部队一起继续前进。
此时,周希汉已经由第386旅作战股长,被调到补充团任参谋长,一出村,陈赓就对他说:“周希汉,作战股长的任务完成啦,当你的参谋长了。”
陈赓还要周希汉立即通知部队,保持肃静,不许再说话。于是,队伍立即肃穆起来,浴着月光,悄悄地沿着山冈,狭谷急进。
16日2时,陈赓接到侦察报告:
由黎城至潞城马路是在山岭上,不在山沟内(图上是在山沟内),神头岭山梁宽度不过一二百米,路两边的地势虽然比公路稍高,没有任何隐蔽物,这样的地形并不适于打大规模的伏击战。
不过,蒋军曾在马路边修筑战壕工事,陈赓让几名战士埋伏在战壕里,自己到公路两侧观察效果,结果伏兵很难被发现。
重新分析地形和敌情后,他最终决定将伏击地点由神头村西改在神头岭上。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处山岭地形虽不算十分理想,但可利用旧工事隐蔽伪装。同时,日军汽车、骑兵在此地形运动更为不便,我军可乘机变不利为有利,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他当即调整部署:
一、以第772团埋伏于大路以北、神头以东1187高地(1个营)及岭南安西北高地,771团转到郭老湾西北高地,772团第2营及771团1营暂留1269高地待机。
二、团特务连前伸至潞河村,向黎城方向警戒,并破坏赵店木桥,断敌交通,确保主力歼敌;
三、以772团第3营(欠一个连)在李家庄以东,准备适时出击,断敌退路;
四、以772团3营一个连伸至潞城东北1505高地袭扰潞城之敌,使敌不敢倾巢出援,另一个排在余庄,保障主力侧后安全;
五、以补充团埋伏在薛家庄、安南岭以西地区,从公路东侧突击敌人,另派出便衣20余人至潞城西南监视长治之敌。
部署完毕之后,陈赓先在神头村里看了看,又到各团亲自察看,他由第771团来到补充团阵地上时,五连的一群战士正围在一起研究如何伪装,如何保持地形的本来面貌。
陈赓表扬了大家几句。接着,具体指示大家不要随便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了的草,一定要顺着风向扶起来。
这时,一个战士突然问道:
“旅长,这地方怎么好打埋伏?离路这么近,可不要给鬼子踩到头上发现了啊!”
陈赓笑道:
“这地方,我看是不错。只要伪装得好,敌人踩到了也不会发现。要是发现了,你们开我的斗争会好不好?
战士们都嘿嘿笑了起来。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沉闷的轰隆声,那是担负 “钓鱼”任务的陈锡联,率领的左翼队的第769团对黎城的袭击开始。
正在睡梦中的日军被从天而降的我勇士们打得晕头转向,一时摸不清情况,只好龟缩在房子里顽抗,同时,拼命地向潞城、涉县等地呼救。
4时,该团1营突入城内,与敌展开激战。在得知潞城、涉县之敌均已出援之后,即主动撤至黎城西北乔家庄地区。
涉县之敌惊闻黎城被袭,以数百人乘汽车来援。刚过东阳关,即发现我第769团设伏部队,并向我射击,我随之还击和组织出击,该敌稍事抵抗,即向涉县回撤。
日军增援队伍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一支兼有押运任务的日军增援部队从潞城出发,前往黎城,这只部队由三个单位组成:
一、第16师团(中岛中将)野炮兵第22联队(三国大佐)第4大队(真边少佐)段列(林清辎重兵少尉),将校3人,士官及士兵87人,计90人,马81匹;(定员90人,马81匹)
二、第108师团(下元中将)辎重兵第108联队(粕谷辎重兵中佐)第2中队(笹尾二郎辎重兵中尉),将校5人,士官及兵338人,计343人,马264匹;(定员人562,马376。)
三、第108师团(下元中将)步兵第117联队(高树大佐)第2中队(三浦大尉)第3小队(伊藤步兵少尉)。将校1人,士官及兵51人,计52人;(定员54人)
另外,还有两名随军记者高桥正男、本多德治。以上共计487人,马345匹。(我方资料为1500人)
9时30分,这股日军来到神头村停下休息。
我军资料记载:
日军在休息时还派出了一支骑兵小分队,沿一条放羊小道径直朝772团1营的预伏阵地前去侦察。
但是,以上日军并无骑兵编制,并且我接触过的所有日方资料均表明日军当时并未侦察警戒。
15分钟后,日军按伊藤小队——笹尾中队——林清部队行军序列前进。
不久,当伊藤小队及笹尾中队全部,林清部队的大部(人57,马50匹,林清辎重兵少尉也在内)进入设伏区,八路军各部立即按照统一信号,突然开火。
霎时间,平静的山梁仿佛变成了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顿时,成百成千的手榴弹雨点般在日军中爆炸,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连同那弥漫的硝烟与黄土,汇成了一条愤怒的火龙,一下子把日军和整条公路吞没。
图片来自网络
战斗一开始,日军就被我军火力分隔为伊藤小队、笹尾中队和林清部队三部分,并趁势发起了冲击。第771团拦头,第772团第3营断尾,第772团主力和补充团从公路两侧向敌突击。
距离日军队伍最近的补充团官兵没等再下命令,便从工事里、草丛里飞奔出来,仲进敌群,用刺刀、大刀、长矛奋勇砍杀。
周希汉回忆:
第772团8连连长邓世松胸部负重伤,在临牺牲前的一刹那,仍挥着手榴弹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冲击;
该团1营一个战士负伤 4 处,用毛巾扎住伤口后,又一口气刺死了 3 个敌人,当他停止呼吸时,手里的刺刀还深深地插在敌人的肚子里;
司号员杜旺保抱着块大石头冲上公路,把一个日军砸得脑浆进裂;
炊事员老蔡也用扁担劈死了一个敌人,夺来了一支 三八式步枪……
这时,日军林清部队一部(人33,马31匹)距离我伏击圈还有约700米,见此情况立即掉头向潞城方向逃跑,我方因距离等问题没有追击,当时,判断这股敌人约百余人。
不过,他们很快在潞河村被第771团一个不剩地给收拾了。
伏击圈内的日军在我突然打击下,阵脚大乱,指挥失措,四处奔逃。日军这支增援部队辎重兵多战斗员少。
中队长笹尾二郎中尉立刻把部下的小山正美少尉、潼谷少尉、上野少尉分别安排部署,并命令战斗部队从道路的左右展开,匆忙地占领了两面的高地。
布置完毕了后,开始了对峙。然而,我八路军早已经在日军占领的高地前面布设了阵地。
战后,参加过此战的日本随军记者本多德治胆战心惊地回忆:
在几公里长的地段上的山梁上,露出一两千张脸,“连被憎恶的心燃烧着的充满着敌忾心的目光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里连一点掩蔽的东西都没有。部队散在三个方面,各各都向着敌人!就在这时候,将刀抽出来的笹尾队长叫喊道:‘大家一块死的地方就在这里!好好的干!’
喊刚毕就挥着刀站在前头为指挥部队前进了数步。正在这时,敌迫击炮弹转瞬之间在队长的头上炸裂了,重机关枪的子弹也向着集中,当场完成了壮烈的最后。
队长完结了!部下一瞬间被挡住了,又喊道:‘跟随我来!’代替笹尾队长抽出刀来的是小山正美少尉。‘我指挥放心吧! ’”
激战约半小时,我预备队第771团第2营从申家山赶来投入战斗,这支生力军的到来,马上使战斗局面起了变化。
日军虽然利用大车、死马作掩护,并立即占领公路两旁小高地全力顽抗,其大部仍被我交叉火力和手榴弹杀伤消灭,包围圈内的林清部队一部回窜入神头村内,凭借民房固守待援。
补充团2营营长和教导员急得直跺脚,连声问周希汉:
“怎么办?怎么办了?”
周希汉喊道:
“向村里冲!”
部队刚要运动,村里突然枪声大作,只见日军乱得像一窝蜂,稀里哗啦逃了出来。
陈赓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当敌人冲进神头村时,陈赓刚好由申家山下来,到了第772团指挥所问:
“村边是哪个排?”
叶成焕团长回答:
“7连1排。”
“是蒲达义那个排吗?”
“是 ”
陈赓知道,蒲达义排一贯勇猛顽强,能打硬仗,曾多次受到自己的表扬。他突然把手杖一挥,靳钉截铁地吼道:
“命令1排,不惜一切,把村子拿回来!”
紧接着,1排20 多个人在蒲达义的率领下,一个猛冲,仅以伤亡 5 人的代价就把敌人赶出了村子,并用猛烈的火力打死打伤了好几十个日本兵。
战至11时30分,伊藤小队和林清部队在伏击圈内的部分全部被歼,而笹尾中队残部则依托崖底窑洞和公路两旁小高地继续顽抗。
当神头岭围歼战激烈进行之时,黎城之敌一部曾向神头岭方向增援,但被浊漳河所隔,并遭我特务连阻击,该敌遂在炮火掩护下,抢修赵店桥。
神头岭伏歼战基本结束,我特务连奉命撤回,这时该敌才将桥修复。
13时,潞城留守之敌为解神头岭日军之围,以一部日军乘2辆汽车驰援,遭我第772团第7连阻击,将该敌击溃于神头村以南。
14时,潞城日军(十川队、安达队)100余人乘汽车7辆再次出动来援,我军未能阻止,只保持接触,其继续前进,至15时,已逼近神头岭。
这时,神头岭战场的敌军已大部被歼,残余日军多散于山崖草莽间,经过长时间激战,我军已非常疲劳,加上敌人援兵逼近,我军逐撤离了战斗。至 16 时,神头岭伏击战胜利结束。
17时,自黎城到的日援军(十川队、岩馆队、谷坂队)也经刚修复好的赵店桥来到神头岭。
当各路增援日军赶到时,笹尾中队残部仅余45名,其中的40人都负了伤,小山正美少尉也在援军到来前战死。
此次战斗,我方统计:
毙伤日军1500余人,缴获骡马600余匹,枪550余只。我军伤亡仅240余人。
我方统计与日军资料的统计数字有较大差别。据108师团老兵内藤清次郎回忆:
日军第108师团参战伊藤小队和笹尾中队共计395人,(随军记者未算在内)却战死342人,失踪8人,负伤40人,仅5人安然无恙;
林清部队参战林清辎重兵少尉以下57人,全部战死。
据日军统计,日军在神头岭战斗参战454人,共战死399人,失踪8人,马共损失314匹。
15天后,即3月31日,八路军在响堂铺战斗中被击毙的日军汽车伍长身上缴获的其在3月22日的日记记载:
神头岭战斗108师团共计战死290人,失踪60人,负伤40人,“护卫的一个小队全灭了。这样的损害,第108师团是没有过的”。
神头岭至今仍可以看到,道路是在山梁上
另外,1939年6月13日,著名的散文家吴伯萧重访神头岭旧战场时,了解到,王家油坊一家木匠铺在1938年3月16日半夜,卖给了日军240个装尸灰的箱子。
陈赓日记记载:
经过4小时的战斗,敌千余人及其辎重全部被我消灭,计击毙敌人800余人,俘虏10余名,缴枪约200余支,击毙骡马300余匹,俘获300余匹,军服药材弹药甚多。
日记中,陈赓对大获全胜的自己和部下提出了四点批评:
“(1)3营自动离开伏击地,并不机动让敌汽车来往;
(2)未区分界线,以致紊乱;
(3)机关枪在步兵转移时不转移火力,又不改换标尺,行超越射击;
(4)个别部队欠机动(如771团)。”
神头岭伏击战后来被我国各大军事院校列入教材,也被美国西点军校作为典型战例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