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挂靠”是否违法?看人社部门是怎么定性的

社保从业胡海军 2025-02-19 16:39:24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的相关规定,社保挂靠属于违法行为。因其本质上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来骗取社会保险参保和待遇资格。以下是具体定性和相关规定:

1. 社保挂靠的定性

虚构劳动关系:社保挂靠是指个人通过中介机构或虚构的用人单位,伪造劳动关系并缴纳社会保险的行为。这种操作缺乏真实的用工关系,违反了社会保险法律法规。

骗保行为:人社部明确将此类行为界定为“骗取社会保险参保资格”或“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属于违法行为。

2.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2022年3月实施) 明确将“虚构劳动关系”列为社保基金监督重点,严厉打击挂靠参保、违规补缴等行为。

3. 人社部的监管措施

-严查虚构劳动关系:通过大数据比对、信息共享等手段核查参保人与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关系。

打击中介机构:对协助社保挂靠的中介机构或个人依法查处,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

清理违规参保:对发现的挂靠参保行为,将清退违规缴费年限,追回违规享受的社保待遇。

4. 合法参保途径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可通过**灵活就业身份**在户籍地或居住地直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无需挂靠单位。

城乡居民社保:未就业的城乡居民可选择参加户籍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挂靠风险

个人风险:挂靠参保可能被列入社保“黑名单”,影响征信;若涉及骗保,需承担法律责任。

资金风险:中介机构可能卷款跑路,导致财产损失。

待遇风险:一旦被发现,已缴纳的社保费可能被清退,无法享受相应待遇。

所以,社保挂靠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人社部通过法律法规和监管手段持续打击此类行为。建议通过合法途径(如灵活就业参保或城乡居民社保)缴纳社会保险,避免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0 阅读:404

社保从业胡海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